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1 22:00
对于非常小的婴儿来说,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婴儿的睡眠时间比成年人长得多。如果婴儿长时间睡眠不好,会严重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对婴儿的健康危害很大。因此,家长应注意婴儿的睡眠问题,并通过以下方法改善婴儿的睡眠。让我们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目 记录儿童睡眠障碍及早注意婴儿睡眠时间的标准基因 如何提高儿童睡眠质量,改善儿童睡眠的措施有哪些?
儿童睡眠障碍及早注意
1、睡眠困难或睡眠不安。
前者是儿童不能入睡,后者睡眠不深或容易醒来。年龄越大,睡眠障碍的形式就越接近成年人。所以,睡觉前不要太有趣或恐吓孩子。让它养成定期日常生活的睡眠习惯。
2、夜惊。
从睡眠中醒来,眼睛直视,表情紧张,兴奋不安,大声喊叫,不容易醒来,不听安慰,15分钟后再次入睡。醒来后不记得了。
3、梦魇。
白天受到恐吓或过度兴奋,或睡眠胸部压力导致呼吸不良等因素,可使儿童噩梦,表现为儿童从噩梦中醒来,醒来后仍有短暂的情绪紧张,伴有冷汗、心悸和轻微苍白现象,梦中紧张的场景可以恍惚回忆,一会儿后安静入睡。
4、梦游症。
它可以发生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也是癫痫的表现之一。孩子们从睡眠中起床,步态不稳定,醉醺醺的,面无表情,经常沉默,在室内行走,可以避免障碍。一会儿后,自己睡觉。有时在路边绊倒后立即入睡,醒来后无法回忆起梦中的经历。
夜惊和梦游可能是神经症的表现,也可能是癫痫的症状,需要脑电图检查来鉴别。
2婴儿睡眠时间标准
婴儿的正常时间一般不同,具体如下:
1岁以下婴儿的正常睡眠时间: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的婴儿每天需要大约16小时的睡眠。睡眠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保证睡眠时间。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主要是由钙缺乏、白天恐惧、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有些孩子晚上睡不好,因为他们白天睡得太多了。在这方面,母亲应注意给孩子钙,科学喂养;也应尽量确保婴儿夜间睡眠完整,不应经常喂养或更换尿布,尤其是在半夜,因为婴儿在半夜分泌激素快。
1-3岁婴儿的正常睡眠时间:每晚12小时,白天2-3小时
宝宝每天晚上睡12个小时,白天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节奏来确定。例如,一些婴儿习惯于在中午和下午晚些时候睡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很容易因为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他们进入睡眠状态,但大脑仍在移动;睡着,经常磨牙、踢被子、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母亲在婴儿睡觉前1小时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讲一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也有助于入睡。
4-6岁婴儿的正常睡眠时间:每天睡10-12小时
4-6岁的婴儿每天需要睡12个小时。他们每天晚上8点左右上床睡觉,中午尽量小睡一会儿。大一点的孩子睡10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就够了。如果婴儿睡眠不足,不仅会抑郁,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说,睡眠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婴儿基本上没有睡眠障碍,只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睡觉前不要吃东西,卧室(卧室装饰渲染)不要有太亮的灯或更令人兴奋的音乐;好和孩子们一起安排时间表,敦促他们按时睡觉;让孩子们在睡觉前做一些准备,比如刷牙、洗脸、整理床等,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建议婴儿“该睡觉了”。
3基因作用大 儿童睡眠受影响
1.基因对儿童的影响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000对双胞胎,发现1000对双胞胎中有400对是完全一样的,其余的都是异卵双胞胎。由于同卵双胞胎由相同的基因组成,研究人员可以确定遗传因素在儿童睡眠模式中的作用。这对双胞胎紧随其后的是4岁的孩子。
在比较同卵和异卵的双胞胎基因时,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在儿童睡眠模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儿童夜间睡眠模式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白天的睡眠实际上受到环境因素而不是基因的影响。然而,当孩子们长大18个月时,他们晚上的睡眠模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2.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说,当孩子们慢慢长大时,环境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白天。研究人员解释了4岁儿童的睡眠习惯。然而,研究人员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睡眠习惯无能为力。相反,研究人员强调,基因并不是影响孩子睡眠习惯的因素。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更健康的睡眠规律,因为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魁北拉瓦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艾佛丽娜说,目前还不清楚基因会影响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孩子的睡眠习惯。她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不那么成熟,对环境非常敏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在18个月后对环境的影响比他小时候更大。但艾佛历娜补充说:“这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基因会影响婴儿18个月前的睡眠习惯和18个月后的再次影响。”
3.婴幼儿需要多少睡眠?
根据国家睡眠基金会,蹒跚学步的儿童应在24小时内至少休息12-14小时。但如果你的孩子休息时间更少,你不必太担心,因为每个孩子的睡眠习惯都是不同的。但如果你的孩子白天很困或有一些行为问题,他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睡眠。
如何提高儿童的睡眠质量?
1、按时睡觉
有规律工作和休息的婴儿更健康、更聪明,母亲应该帮助婴儿建立生物钟。例如,每天晚上8点准时上床睡觉,母亲应该每天按时遵守协议,不要找到各种理由随意打破婴儿的工作和休息系统。一段时间后,婴儿会形成条件反射,每天晚上准时入睡。
2、睡前洗个澡
小家伙一出汗,皮肤就容易发痒,尤其是皮肤敏感的宝宝。晚上,他们经常因为皮肤发痒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所以妈妈们不妨在睡觉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既能清洁皮肤,又能安抚情绪。在寒冷的日子里,别忘了经常给宝宝换内衣,坚持每天用温水洗小屁股。清洁宝宝下半身非常重要。残留的尿痕容易引起皮肤问题,影响宝宝的睡眠。
3、睡前情绪按抚
睡前半小时,妈妈不仅可以帮宝宝洗澡,还可以让宝宝喝牛奶。吮吸过程也是安抚宝宝情绪的过程。喝完奶粉后,用温水清洁口腔。这比宝宝半夜因饥饿吵着喝牛奶要好。
不要让孩子受到强烈的刺激,这样可以快速入睡,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同时,孩子既不能“睡眠不足”,也不能“睡眠过长”。只有“适度睡眠”,才能保证孩子更好的成长!
5改善婴儿睡眠的措施有哪些?
1.逐步调整
从假期到学校的过渡阶段应逐步调整。如果孩子晚上休息晚,早上起床晚,他应该在开学前两到三周调整作息时间,提前半小时睡觉(如果他们在假期10点睡觉,他们必须在9点半睡觉),然后在早上提前30分钟叫醒他们。每三天一个周期,将休息时间和起床时间提前半小时,直到达到预期时间点。
2.远离电子设备
晚上,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不能放在儿童房间里。根据加州大学在伯克利的研究,如果这些电子设备放在儿童房间里,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诱惑他们玩耍,这会影响他们晚上睡觉。如果他们晚上休息不好,他们会在白天感到困倦,早上起不来。
3.保持房间凉爽
儿童睡眠的佳温度在20-22度之间,如果温度过高,就会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
4.用薰衣草洗涤剂清洗床单
一些研究表明,香味可以降低血压和心率。其中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睡觉前闻到薰衣草的香味可以使他们睡得更重,睡得更香,早上起床比正常更好。
5.设置熄灯时间
睡前60分钟,调暗灯光,放一些轻柔的催眠音乐,让孩子知道休息时间到了,该睡觉了(关掉电视或者所有其他吵闹的电子设备)。
6.检查孩子打鼾
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打鼾,不是感冒或过敏引起的,请咨询儿科医生。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表现为睡眠时突然停止呼吸,然后开始呼吸。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情况,从而影响儿童的学习。然而,这种症状往往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事实研究表明,儿童打鼾可能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
你知道吗?睡眠不足会导致抑郁、易怒、焦虑、抑郁和孤独,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心理发育。从生理需求来看,6-13岁的儿童每天需要9岁~睡眠11小时,青少年每天需要8小时~睡眠10小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