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率先在成都地区开展生物治疗肿瘤的先进技术,目前已做治疗近三百次,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治疗DC-CIK (或DC/CIK)是指与DC细胞共培养的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是一类抗肿瘤抗病毒效应细胞,能在体外被诱导并大量增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的DC可以通过Ⅱ型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等途径提呈肿瘤抗原,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CIK细胞和DC细胞是细胞免疫治疗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可确保高效的免疫反应。
DC-CIK在白血病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与DC共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速率和更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DC-CIK细胞可以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童春容等临床研究显示:DC-CIK细胞治疗具有明显清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的作用,并且静脉输注安全。
DC-CIK在肿瘤中的应用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共培养后即可获得DC-CIK细胞。它既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lK的增殖,并加强其抗肿瘤活性。DC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够诱导持久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CIK细胞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微小残余病灶,所以负载肿瘤抗原的DC与CIK的有机结合(即DC-CIK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双重抗肿瘤效应。
DC-CIK细胞在肝炎中的应用
临床动态观察慢性乙肝患者DC—CI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发现,患者 DC—CI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人。推测 DC—CIK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肝炎病毒作用:①体外培养DC—CIK细胞过程中采用的CD。单抗(MabCD3)及II.-2等细胞因子直接激活扩增DC—CIK,回输后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②研究显示MabCD3+、1L-2培养激活的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NF-7、IL一2等。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渗透细胞内抑制或杀伤病毒或通过改善体内的细胞因子环境,上调病毒感染细胞的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激活扩增病毒特异性DC—CIK、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从而清除病毒
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日趋完善,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在临床逐渐开展,相关报道可见。实验研究方面,Marten实验研究表明:DC和CIK功培养可以同时促进CIK细胞和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张嵩等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完全消失;而且DC-CI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对集体免疫系统功能不产生危害,在当前对肿瘤特异性抗原了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用DC-CIK细胞作为肿瘤放化疗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