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1 22:00
睡眠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睡够了,精神才会好起来,白天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工作。但是有些人睡觉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失眠,喜欢睡觉做梦。而有些人睡眠质量差,导致起床后精神不好,睡眠不好。睡眠质量差的危害会出现,那么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呢?从短期或长期来看,长期睡眠的危害是什么?
目 充足的睡眠对肝脏有什么好处?失眠对男性有什么影响?长期睡眠有什么危害?什么是睡眠质量差?什么是科学的饮食来解决睡眠问题?
充足的睡眠对肝脏有什么好处?
肝病专家认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肝脏的健康非常不利。熬夜很常见。加班、开夜车、卡拉OK等会影响情绪的稳定和平静,直接危害肝脏的健康。
大多数肝癌是由“熬夜”引起的
临床医学证明,除了遗传和传染因素外,大多数肝病都是“沸腾”出来的。工作量过大,学习量过大,往往使人精神疲劳,身体疲劳,加上长期缺乏睡眠,或睡眠过少,从长远来看,肝脏慢慢出现疾病。
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伴有失眠、情绪不稳定、倦怠、疲劳等症状。因此,治疗脂肪肝,特别是重度脂肪肝,应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休息可以减少体力消耗,减少糖原分解、蛋白质分解和活动后乳酸的产生,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使肝脏获得更多的血液、氧气和营养供应,促进肝细胞的康复。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肝脏的免疫力
根据日本学者的观察,肝脏的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40%,运动时肝脏的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80%~85%。肝血流量的减少会直接影响肝脏的营养和氧气供应。然而,对所有肝病患者来说,过度强调卧床休息和睡眠会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影响大脑调节功能和内脏功能的协调,不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
结果表明,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50%,早上32名乙肝病毒携带者~7点不睡觉,白天检查这些受试者,发现他们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动能力下降了31%。当这些志愿者有足够的睡眠时,他们的免疫力就会完全恢复。
2失眠对男性的影响
1、免疫力下降
整夜工作,长期睡眠不良,新陈代谢不平衡,大量阻碍身体生理活性的有害物质会积聚在各组织器官中,各种免疫物质的分泌减少,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弱,导致免疫力下降,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2、性功能障碍
性活动受到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性功能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会因悲伤、抑郁和焦虑而影响性兴奋。此外,经常服用镇静和睡眠药物必然会对性兴奋和性功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两者相互推动,导致性功能障碍,男性容易患阳痿。
3、事故增多
夜间轮班工人和失眠者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和活力都降低了。统计数据显示,与睡眠相关的车祸常发生在早上2:00-6:00,与司机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密切相关。
4、加速人体衰老
男人似乎不像女人那样害怕衰老,但衰老会降低你的整个身体功能。晚上睡觉时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5-7倍,皮肤新陈代谢的高峰期是晚上1-3点。经常上夜班或失眠的人会影响肝脏和皮肤的血液供应。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会使人看起来苍白憔悴。
5、引起高血压
大约三分之一的原发性高血压是由睡眠障碍引起的。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其特点是,经过一夜的睡眠,不仅血压没有下降,而且高于睡前,导致脑血管事故。如果这些疾病在睡眠中缓解呼吸暂停和低氧,高血压可以得到控制或。
3长期睡眠有什么危害?
短期危害:
1.容易暴饮暴食。许多研究表明,短期缺乏感觉的人更容易吃得太多,更喜欢高热量和高碳水化合物,吃得更油腻。
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事故风险增加3倍。主要原因包括: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睛协调能力和手脚麻木。
3.很容易变丑。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容易使面色暗淡,魅力大大降低,失去亲和力。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加速皮肤老化。
4.更容易感冒。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感冒风险增加3倍。
5.大脑组织减少。研究发现,一个晚上的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组织减少,这与大脑损伤后两种脑分子血液检查的水平相同。
6.情绪失控的可能性更大。研究发现,一个晚上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更加活跃,这表明睡眠不足很容易失控。
7.注意力丧失,更容易健忘。缺乏意识会影响大脑记忆的强化过程,进而影响信息提取和新信息的输入。
长期危害:
1.中风的风险增加了4倍。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中风的风险是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4倍。
2.肥胖的风险急剧增加。许多研究发现,长期缺乏感觉会改变常规的食欲,导致过度饮食,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3.增加一些癌症的风险。对1240名结肠镜检查参与者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患者患肠息肉(结肠癌早期)的风险增加了50%。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4.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201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过多或过少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2012年,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过少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5.心脏病风险增加。研究发现,长期缺乏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和心脏病发作密切相关。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分别增加48%和15%。
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本文解释了两种危害,即短期和长期的危害。患者应注意其危害的严重性,并改善和调整睡眠。当患者睡眠质量差时,应使用多种方法来缓解。患者可以在睡觉前放松自己,喝一些饮料来帮助睡眠。睡觉时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对睡眠不好。如果睡眠不能改善,药物可以直接控制。
睡眠质量不好吃什么?
1.牛奶
研究发现,牛奶含有一种生化物质色氨酸,可以使人入睡。实验证明,在有效时间内,一般安眠药的作用逐渐减弱,而牛奶的催眠作用逐渐增强,尤其是在下半夜。
2.水果
把橘子、橘子或苹果等水果切开,放在枕头上闻闻香味,就可以入睡了。原来水果中的香味有很强的镇静神经的作用。
3.糖水
当人们易怒时,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很难安静地入睡。此时,如果你能喝一杯糖水,你就能很快入睡。睡眠的原因是大脑中的一种血清。饮用糖水后,人们在体内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终产生大量血清素,抑制大脑,进入睡眠状态。
4.小米
中医认为小米微寒,味甘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安脏的功效。用小米加水煮粥,淀粉可以完全糊化,其他营养成分可以水溶,生津胃,易于消化吸收。
5.食醋
有些人因为旅途疲劳而睡不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在睡觉前把一汤匙醋倒入一杯冷开水中,这不仅容易入睡,而且睡得很香。
科学饮食解决睡眠烦恼
早醒,不容忽视
一些对光线敏感的人在春天早起,但大多数人可以再次入睡。但有些人在早醒后会对睡眠感到失望、不满或焦虑。有了这种感觉,心情可能会烦躁,更难再入睡。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方法可以放松自己,那就是做一些深呼吸。具体操作没有特殊要求,可以让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慢。比如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吸气和呼气可以达到6秒左右。经过几分钟的深呼吸,大部分情绪都会平静下来,然后可能会再次入睡。假如不需要起床,让自己闭上眼睛。除深呼吸外,还可以戴耳机听轻音乐。没有歌词的音乐也会让人放松。此外,自我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安慰方式。你可以用手掌轻轻抚摸对侧胸部和腹部。按摩一段时间后,皮肤会受到重复和简单的刺激,大脑皮层会受到抑制,会出现睡意。当然,如果早醒持续,难以再次入睡,白天心情不好,就要警惕抑郁的可能性。因为抑郁症的生物学表现之一是早醒。若早醒伴心烦,应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以消除是否患有抑郁症。
午睡总比午睡好
许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研究发现,如果中午能休息一会儿,对下午的精神状态、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好处,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然而,午休并不意味着午睡。也就是说,午休困了就小睡一会儿,不困的时候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小睡时间一般在一刻钟左右,好不要超过半小时。但不建议中午正式睡觉。如果中午睡觉,晚上困倦的时间会推迟。如果午睡时间长,醒来后大部分都会迷迷糊糊,头脑不清,做事不利索,容易出错,比如失手掉东西,走路滑倒。这种情况被称为睡眠惰性。只有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头脑才能完全恢复清醒。
如果你中午没有困倦,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在下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操作非常简单,双手微微弯曲成船,分别扣在两只眼睛上,不要接触眼睑。不要覆盖鼻子和嘴巴,以确保呼吸顺畅。操作要点是注意手指紧密贴合,手指和手掌和脸之间不要漏光。这样,人为地在短时间内为自己创造一个暗淡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更好地休息大脑。这种方法每次五六分钟就能满足要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