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53年11月3日,2004年经市政府批准增名“蚌埠市中心医院”,1996年被国家原卫生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首批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地市级三甲医院。2018年门急诊量105.6万人次,出院病人4.1万人次,完成住院手术1.5万台次,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为66.3%。医院规模: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112张,专科设置齐全,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9个。医院现有紧密型医联体单位3家:蚌山区... [详情]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53年11月3日,2004年经市政府批准增名“蚌埠市中心医院”,1996年被国家原卫生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首批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地市级三甲医院。2018年门急诊量105.6万人次,出院病人4.1万人次,完成住院手术1.5万台次,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为66.3%。医院规模: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112张,专科设置齐全,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9个。医院现有紧密型医联体单位3家:蚌山区医院(青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淮上区曹老集镇中心卫生院、怀远上和分院。高新院区已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建成后开放床位1200张、医康养中心床位500张,区域急救医学中心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新增床位800张,人才队伍:医院现有职工137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6人,博士、硕士生15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江淮名医6人,安徽省名中医1名,省市级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常委89人。技术力量:拥有国家级救治中心1个,区域救治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市级重点学科和11个,市级质控中心24个、市项目管理办公室1个。救治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区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省级重点学科:全科医学科、消化内科、烧伤科、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市级重点学科:血液内科、妇产科、骨科、超声医学科、临床药学、儿科、神经内科、危重病医学科、心内科、肿瘤内科、护理部市级质控中心:妇产科专业、内分泌专业、影像诊断专业、血液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皮肤性病科专业、耳鼻咽喉科专业、血液透析专业、老年病专业、临床路径管理专业、护理专业、肺癌专业、内镜专业、神经内科专业、肿瘤(肺癌除外)专业、急诊专业质控中心、重症医学专业、麻醉专业、超声医学专业、医院感染、骨科专业、医学检验专业、病理专业市项目管理办公室:市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医院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建立了消化内科、消化内镜、骨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专科联盟以及胆胰外科共建学科,有力推动了医院整体科技的进步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科研教学: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全国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实践基地、国家乡村医生培训中心,2018年举办3项国家级、5项省级和23项市级继教项目,获批市科技局科研课题9项,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15项,发表SCI、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共计116篇,参与市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9篇。医疗设备:医院拥有万元以上设备千余台,设备总价值2.03亿。拥有3.0T核磁共振仪、1.5T核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1250毫安悬吊式DSA、高清系列内镜及胶囊内镜、直接式数字摄片系统、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室镜系列、ASA手术导航系统、光子嫩肤激光机、点阵激光机、调Q激光机、高清腹腔镜系列等,为准确有效诊治临床疑难杂症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和现代化技术支持。门急诊服务:医院实行无节假日门诊,开设专家门诊、专科专病门诊、名医堂、多学科联合门诊和会诊中心、慢性病方便门诊等特色门诊。急诊24小时开诊,成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救绿色通道更加畅通。开通了网站预约、手机APP预约、微信预约、诊间预约、自助机预约、电话预约、窗口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就诊。持续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提供诊间结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医保一站式兑付。开通了掌上门诊,通过手机APP可以进行智能导诊、查询专家信息、自助预约挂号、线上支付、报告单查询。所有医技科室均实现了窗口确费,常规检查当日完成,特殊检查集中预约。成立了“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在就诊高峰期开展门诊志愿者咨询服务。住院服务:医院设立出入院管理科,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结算、预约分时结算服务,为行动不便、无家属陪护的患者提供床边结算。实行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渠道的费用查询和支付方式,严格执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为“爱心卡”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对低保、五保等特困人员给予“一站式”报补。医保管理上实现了患者可双向转诊、跨省异地转诊,异地医保、省铁路医保审批和结算,开放抗癌谈判药品定点双通道即时结算,实施住院医疗费用一日一清单制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到出院全过程,同时延续护理服务,大力推进“一病一优”。积极开展医患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定期召开各病种患教会,寓教于乐。医院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省、市文明单位、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双拥模范单位”、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2018年,医院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称号;获批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成功通过三甲复审和大型医院巡查;成功创建省内首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成功搭建全市老年医康养联盟;医院荣获第五届中国医影节“金丹奖”年度优秀团队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王开明荣获“安徽省第三届江淮名医”,吴寅荣获“安徽省名中医”,李静、万敏分别荣获“安徽医师杰出成就奖”、“安徽好医生”荣誉称号;“晓燕工作室”等23个部门和科室、丁中等62人受到国家、省、市级各类表彰,在多项省、市级大赛分别取得优异成绩,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谨记“博学、精医、仁爱、和谐”院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致力于建成患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技术精湛、服务温馨、和谐人文的现代化医院。

医生团队 更多>

叶 强
简介: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外科急腹症。在肝、胆、胰、肠、方面有着较深的研究
王儒强
简介: 王儒强 副主任药师 科主任。蚌埠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安徽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药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淮海医药》编委。蚌埠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1988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药学系,本科学历。长期从事药事管理、临床药学等药事、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专业方向是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工作,重点是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等临床药学方面有所研究,主持参与科研三项。发表本专业论文近二十余篇。
袁海
简介: 袁海,副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长期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微创治疗工作,先后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肝脏肿瘤、肺肿瘤、肾肿瘤、胰腺肿瘤、妇科肿瘤、食管良恶性狭窄、胆道恶性梗阻等介入治疗以及呼吸道、消化道、产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
朱国华
简介: 朱国华,男,副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从事医学影像工作25年,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影像学诊断。从事介入诊疗工作15年,在肝癌、肺癌等肿瘤、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妇科大出血、消化道支架置入、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进修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收起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参加卫生系统游泳比赛或佳绩

2014年8月5日上午,我院工会组织职工游泳爱好者十余人参加在解放军装甲兵学院游泳馆举办的市卫生系统职工游泳比赛。在本次比赛设置的个人赛和两大类六个项目中,我院选手方豫获得了女子50米和女子200米两项个人赛冠军;詹望、徐勉分获男子50米第三、第四名;郭玉龙获男子200米第四名;包揽了男子4X50米接力、男女混合4X50米接力的两项团体赛冠军。最终,获团体总分第一名。院工会 

护理部成功举办省级继教学习班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反映整个医院质量水平的缩影,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质量,更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如何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经省继续教育委员会批准,由护理部李宁主任承办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学习班与8月1日开班。本次学习班班邀请了安徽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主任护师张建凤,等多位省内护理专家授课,讲课内容生动丰富、深入浅出、举了大量生动的临床事例,学员们受益匪浅。来自全市护理人员共计200人参加了此次学习班。(王琳/文马红玲/图)

我院开展输血病历质量专项检查

为了提高临床输血管理质量,促进合理用血,保障医疗安全,7月30日下午,我院组织部分院输血委员会暨病案委员会专家开展了“输血病历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张旭副院长主持了该项活动,输血科全程配合。专家们对随机抽取的40份涉及输血的归档病历对照评分标准逐一评判,重点围绕输血适应证的把握、输血相关文书的书写、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特殊用血的审批程序等方面就行评价。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专家们认真分析,积极讨论,并对我院输血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尽快整合、分析现存的问题,对责任科室下达反馈意见,督促落实整改,并以简报形式下发全院。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力促进我院输血工作更加规范,为广大医患提供更加安全有力的保障。(竟雪莹) 

护理部召开“品管圈”工作推进会

为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推动“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开展,使整体服务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今年,护理部在去年四个试点科室开展品管圈的基础上,指导临床27个护理单元全部开题。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圈圈),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7月22-25日,护理部以片为单位分别召开四场工作推进会议。按照“品管圈”开展流程对各科室开展情况一一点评,帮助他们解决在开展过程中困惑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全院27个“品管圈”课题计划10月份结题,护理部将对所开课题进行总结和评奖,推广取得的有形和无形成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王琳文/图)

我院开展2014年全省机构和人员编制信息核查工作

根据中央、省编办关于深入开展地方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要求,我院已于2014年4月开展实名制核查工作,2014年7月实行编制人员实名制签名工作,本着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精神,人事科人员前往医院各个科室,与在编人员核对信息后由本人签名确认。经过一周时间,完成了全院738名在编人员的信息核对与签名工作。通过核查和实名制网络管理,建成了横向联通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机构编制系统的信息网络,基本实现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实时查询。实现机构编制和实际情况真正对应,全面掌握现状,对于于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具有重要作用。(刘传莉) 

消化内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

肝硬化六年出血六次内镜下行组织胶注射消化内科成功开展我市首例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7月24日上午,在我院内镜中心,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旭为一肝硬化患者做消化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市内镜下治疗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的空白,使蚌埠三院内镜下治疗技术又上升到新的水平,给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该患者为男性,今年62岁,有肝硬化6年的病史,曾经反复出血6次,其中今年以来大出血3次。今年7月14日入住市三院消化内科时,血色素仅35克/升,重度贫血,病情危重……医生立即先给予止血、输血等相关急救,再做胃镜等检查,发现该患者食管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张旭副院长带领医护人员分析研究病情,决定采取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因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现象。该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在麻醉科医师陈亮的配合下,张旭副院长成功实施无痛胃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已经能正常进食。张旭副院长介绍,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复出血,不易止血等特点,是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硬化治疗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术后再发出血率极低。组织胶是一种水样固化物,在胃镜直视下将组织胶注射到曲张的胃底静脉内,能有效地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较传统硬化剂治疗迅速安全副作用小,是有效控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理想方法。我院消化内科在张旭副院长的带领下,自2008年即开展了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术,目前该项技术已臻成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最终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胃底静脉曲张镜下治疗新技术,解除广大肝硬化患者的病痛。(钱杰娜冯春)

我院纳入市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动态管理

我院积极贯彻市文明委下发的《关于实行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动态管理的通知》精神,7月初,纳入市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动态管理,7月底,下发了《关于实行文明创建工作动态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转变以往“评时忙”的怪圈,变“评时忙”为“平时忙”,达到月月有任务、时时在创建,促进文明创建日常化、常态化,全面提升创建水平。近年来,我院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与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不相适应,存在文明创建工作“临时突击”现象。纳入市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动态管理后,市文明办运用“系统”发布文明创建工作主要任务,由我院有关工作人员登录“系统”,按要求及时上传文明创建动态信息和工作资料,经县、区文明办初审,市文明办审核合格后,“系统”将按照《蚌埠市文明单位动态管理考核测评体系》计分,计分结果作为市文明办对我院文明创建工作年度考核和届满申报的依据。市文明办通过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对每年动态管理排名前10位的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在现有文明创建人均奖励标准增加一倍发放奖励;年度排名后5位的文明单位,现有人均文明创建奖励减半发放;连续两年后5位的文明单位,取消年度文明创建奖金并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同时暂停两年市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资格。《通知》中要求,各责任科室须高度重视,落实好文明创建工作的兼职人员,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文明创建动态管理考核任务分解表》相关考核内容以电子件的形式及时报送至院文明办,院文明办再及时上传到《蚌埠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中,确保市文明办对我院文明创建工作年度考核优秀,为争创下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夯实基础。(钱杰娜)

规范恶性血液病诊疗技术研究血液病诊疗现状和前景

“2014年新的中国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与WHO提出的血液淋巴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断模式有哪些新的变化?”“2014年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综合诊断模式,在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治疗时机选择、预后因素分层、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使治疗技术更加规范。”7月18——20日,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承办的国家级继教项目“恶性血液病规范化治疗及诊疗进展学习班”上,国内知名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李建勇教授在解答学员问题。7月19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继教班开幕式,安徽省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庆曙、安徽省血液专业委员会前任及后任主任委员孙自敏、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副局长薛惠祥、市卫生局科教科科长黄莺、市医学会秘书长钱大喜,市三院党委书记、院长赵春淮院长、副院长冯燕娴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我院大内科、血液科主任李静主持开幕式。两天的继教班上,十余名省内外血液学专家应邀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及报告。国际骨髓瘤基金会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成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苏省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一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建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军民;安徽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首席专家、安徽省临床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血液学分会前任及后任主委、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自敏;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内科学会常委、省血液学会常委、安医一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夏瑞祥;中华医学会安徽省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庆曙;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欣等分别进行“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研究进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现状和前景”“AML诊治及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慢粒白血病的诊治进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评估及分层诊疗”等专题讲座。省内血液学专家蔡晓燕、黄东平、杨明珍等,分别进行“细化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治模式”、“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规范诊疗”、“弥漫大B淋巴瘤诊治指南解读及进展”等专题讲座。此次国家级继教班规模空前,来自全省各个地市的参会代表200余名,云集了本省血液界的精英,省血液学会的主委、副主委及常委、委员和全省各家医院的血液科主任,蚌埠市血液专业委员的全体委员、本市各家医院及三县和来自周边地区各医疗单位的同道。学员通过两天的专业学习,并通过与省内外专家的近距离交流,进一步规范了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了解到国内外目前血液病最前沿诊疗进展,探讨了在日常诊疗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本地区血液病事业的发展,今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钱杰娜文/图)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狐臭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狐臭手术费用在2000-10000元之间波动,具体受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麻醉类型、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1、传统切除术:通过切除大汗腺组织达到根治效果,费用约2000-5000元。适用于重度狐臭患者,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可能遗留线性疤痕。部分医保定点医院可报销基础手术费用,但美容缝合等附加项目需自费。2、微创刮吸术:采用腋下小切口配合刮匙清除汗...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脸部整形需要多少钱

脸部整形一般需要5000元到50000元,实际费用受到手术类型、医院等级、医生资质、麻醉方式、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唐氏筛查21三体临界风险指的是什么

唐氏筛查21三体临界风险是指孕妇在产前筛查中,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值处于临界范围,需进一步检查明确。21三体综合征即唐氏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特殊面容和发育迟缓。 1、筛查原理 唐氏筛查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因素,计算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概率。临界风险通常指风险值介于1/270至1/1000之间,既非高风险也非低风险。 2、临床意义 临界风险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也不足以确诊。此时需结合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等软指标,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胎儿鼻骨缺失、心脏结构异常等超声异常表现。 3、后续检查 对于临界风险孕妇,建议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通过分析母体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提高检出率。若结果仍存疑或合并其他高危因素,需通过羊膜腔穿刺术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4、影响因素 筛查结果可能受孕妇体重、双胎妊娠、试管婴儿等因素干扰。部分临界风险孕妇可能存在胎盘功能异常或妊娠并发症,需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排除子痫前期等疾病。 5、处理原则 确诊21三体综合征的胎儿可根据孕周选择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继续妊娠者需定期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新生儿出生后需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常见并发症。 对于唐氏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建议保持规律产检并遵医嘱完善后续检查。日常注意补充叶酸和均衡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致畸物质。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有助于缓解焦虑,同时可通过遗传咨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为后续决策做好准备。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