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心血管医生经常诊断的心脏神经症有可能是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心脏神经症实际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其病因可能与疑病、焦虑、抑郁等因素有关。心脏神经症患者发病前往往有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存在医源性或非医源性的不良暗示而产生对疾病的恐惧,或是其亲朋好友、熟人死于心脏疾病。除可能的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外,亦可能有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巨大压力,社会适应不良。心脏神经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心脏症状明显,虽然经多方检查,且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但还是反复就诊于心血管门诊或住院。患者常因“心脏症状”而产生惊恐发作,而急诊就医。心脏神经症患者临床主诉包括:心悸、胸闷、胸痛、气短、失眠、早醒、乏力等,但也见于患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背景的患者,从而使病情变得更复杂、顽固、难治。心血管医生需要提高认识,对该类患者应想到进行心理问题筛查,以免漏诊抑郁或焦虑等疾病,诊断明确者应在必要时给予相应抗抑郁、抗焦虑治疗。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增高;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重度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际自然死亡数比预测死亡数要高;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患者死亡危险性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