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据专家估算,我国60岁以上人口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大约为50%,男性为20%。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那么骨质疏松从何而来?又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湖南省骨质疏松高峰论坛”。
由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承办的“湖南省骨质疏松高峰论坛”于日前在天台山庄举行,来自全省的70多位骨科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会。
湖南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院长袁仕炜介绍,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性激素分泌减少,特别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骨质疏松,户外运动减少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即为中重度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最简便实惠的办法就是晒太阳。一般来说,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需要60分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肝脏、鱼油等。人体从儿童期开始,就要注意饮食中钙质的摄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腐、虾皮、紫菜等。
每天坚持室外体育锻炼,适当进行走路、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通过肌肉舒缩刺激骨骼以增强骨骼质量和密度。 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又可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喝大量的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