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阴阳罐法消除亚健康
针灸科主任医师赵俐黎说,太极阴阳罐法是科室的医生在深入挖掘整理祖国传统中医拔罐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该科多年来治疗亚健康的经验,独创的一种复合罐法,该疗法对于以疲劳失眠为表现的亚健康具有非常明显的调理作用,深受患者朋友的欢迎。
众所周知,拔火罐是祖国医学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作用。因为拔罐疗法简、便、验、廉,所以从先秦时代到现代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关于太极阴阳罐法的形成,针灸科的医师在临床应用拔罐、走罐法治疗疾病时,发现背俞穴和督脉拔罐对于亚健康类疾病疗效特别显著,于是就决定以此立项,集中攻关,科室工作人员医海拾珍、古今结合,继承古代拔罐法的经验,深入研究阴阳学说的内涵,又结合现代脊柱医学的研究成果,反复演练、推敲,还吸收了精油、音乐、刮痧的一些技术,终于创立出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拔罐方法,称为太极阴阳罐法。该罐法分为龙凤呈祥罐法和太极罐法两部分,科学地将音乐、太极、闪罐、留罐、走罐、精油等多种治疗方法融合于一体,集治疗性观赏性于一体。
经过一年的临床观察,这套罐法不仅是在病人的感觉舒适度还是在临床疗效方面都远远优于其他罐法。该罐法曾在河南省中医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
关于太极阴阳罐法的原理,赵俐黎主任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又因其与任脉相通,故又可联络一身之阴气。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两侧,其背俞穴与五脏六腑密切相连,长于治疗脏腑病证。同时,督脉和膀胱经都入络脑,与脑髓关系密切,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走罐,能有效改善经络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促进阴阳平衡。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华佗夹脊穴、背俞穴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阶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 走罐的机械刺激可通过皮肤及血管感受器的反射弧,调节相应神经节段,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阶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良性信息作用于大脑皮层,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调整功能,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调动起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协同达到恢复生理平衡、消防病理过程、抵御疾病的目的。
另外,科室还自行研制了具有安神促眠、补气消疲之功的消疲怡神精油。应用拔罐法在背俞穴涂抹,更易于其吸收。选用舒缓优雅的古琴曲“鸥鹭忘机”,取其恬然静心的意境,在音乐的引导下,使人身心放松。
太极阴阳罐法具有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培元固本、消疲安神等作用,特别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疲劳、失眠、躯体疼痛、健忘、头昏等)的调理,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体虚抵抗力下降、性功能减退等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目前,经过600余患者朋友的应用,普遍感到该罐法体验舒适、操作优美、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