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伏天,来河南中医一附院做“冬病夏治”啦!

《黄帝内经》上讲,“春夏养阳,秋冬讲阴”。通过夏天的治疗,补充阳气,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一些秋冬季节的常见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我省建院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医院的七个科室都在开展冬病夏治方面已经独具特色。 天越热,治“寒症”效果越好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易患鼻炎、咽炎、流感,肺炎、哮喘、怕冷。殊不知这些都和夏天阳气耗损有关。因此夏季充实阳气、强壮正气就很重要。冬病夏治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现正值三伏天,不妨试试冬病夏治。那么,何为“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治疗哪些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由专家来为你解答。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容易发生的慢性疾病,通过夏天(暑天)的一些特殊治疗,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目的。包括“穴位贴敷”、“艾灸”、“火龙灸”、“督灸”、“毫针”、“拔罐”、“理疗”、“药物”等多种方法,其中“穴位贴敷”(三伏贴)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穴位贴敷,要到正规医院 目前在很多人眼中穴位贴敷就是一贴就完事,以为不需要什么医疗知识及医疗技术。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由专科医生亲自操作,根据中医针经络理论选定适当的穴位,并局部按压以达到最佳疗效,再采用特制的中药调配而成的药膏进行穴位局部敷贴。敷贴后要动态观察病人的反应以及不适症状,并作相应处理。所以,选用冬病夏治的病友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专业的科室去辩证治疗,不要在非正规医疗机构去贴,更不要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自己私自贴,以免耽误病情。 穴位贴敷,出红泡不用紧张 患有本适应症的急性患者,可随时进行贴敷治疗,不必拘泥于“三伏天”。常规每年贴敷两季(三伏贴,三九贴),通常每季贴敷视病情5—10次,每次贴敷原则上成人4—8个小时,儿童酌减1—3个小时,但必须因人而异。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因个体差异,局部出现灼热、疼痛感时可提前去除贴药。 贴敷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热、极个别人会出现疼痛,去药后1—2天部分病人穴位上可能出现水泡,此时请不要担心,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对老年人,久病不愈的哮喘、月子病、怕风怕冷等,通过发泡的治疗,来年冬天您的病会明显减轻(减少),因此一定要坚持治疗。如出现小水泡,不用处理,大水泡可及时来医院处理。 “穴位贴敷”后,生冷海鲜要少吃 贴敷治疗期间忌食海鲜、肥甘厚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贴后6~10小时内不能洗澡,忌搓洗局部。特别要提醒的是,冬天易患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的病人,夏季夜间不要在室外露宿,以免风寒湿气蓄积于体内;一遇风寒就会犯“头风症”的患者,夏季忌用冷水洗头,禁止直接对着电风扇和空调长时间吹风;而对冬天手脚冰冷的体质虚寒者,夏季则应少食生冷瓜果和冷饮,在大汗淋漓时更不要贪凉去冲凉水澡,以免因此大伤阳气。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九大科室 针灸科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是省内成立最早的针灸科室,是中原地区最大最专业的针灸临床基地。科室在中原地区最早挖掘、整理、开展冬病夏治工作,以理论的系统和治疗的专业闻名,近十五年来更是创造性的发展和完善了冬病夏治的理念和方法,受到业界的好评,成为全国冬病夏治的标杆科室之一。 治疗疾病:呼吸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易感冒等;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疼痛、风湿、类风湿病等;其他如虚寒胃痛、结肠炎、体虚畏寒、怕冷、不敢吹电扇、空调、月子病等。 贴敷时间:6月21日、7月8日、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前后均可。 贴敷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 咨询电话:0371—66265530、66231911、66216702、66231910 推拿科 为了增强三伏穴贴的疗效,提高广大患者免疫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在三伏期间,首先使用中药火攻疗法疏通经络,然后配合穴位贴敷,使中药精华渗入穴位,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从而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治疗疾病:颈肩腰腿痛、老寒腿、老年虚寒性疾病、慢性胃肠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小儿及成人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 贴敷时间: 第一贴、6月21日-7月7日 第二贴、7月8日-7月17日 第三贴、7月18日-7月27日 第四贴、7月28日-8月6日 第五贴、8月7日-8月16日 贴敷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 咨询电话:0371-66232990、66220753 心脏中心: 夏季,许多心脏病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往往使患者认为心脏病好转了,从而掉以轻心,甚至停止治疗。实际上,夏季是心脏病等一些慢性疾病的缓解期,心脏原有病理变化的并不是好转。研究发现,夏季治疗心脏病的有效程度比冬季高15.2%。如果在夏季缓解期抓紧治疗,趁热打铁,治病除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穴位敷贴可调整脏腑功能,储备人体阳气,加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脏供血,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疾病:1、冠心病心绞痛(轻度)、心衰(心功能I~III级)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医辨证属阳虚气虚为主,或寒热错杂偏寒的患者。2、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胸闷、心慌、胸痛等。 贴敷时间: 夏至贴:6月21日 预防贴:7月8日 头伏贴:7月18日 中伏贴:7月28日 末伏贴:8月7日 巩固贴:8月17日 注意事项:心脏病患者不可停药,宜规范化用药基础上进行冬病夏治。 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房楼(3号楼)一楼 咨询电话:0371-66231732、66263102 脾胃肝胆病科 胃痛、胃胀、痞满、泄泻等多属脾胃虚寒,一般情况下,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胃脘部或腹部胃寒喜温,喜揉按、食欲减退、喜温食,畏寒凉食物、泛吐清水、恶心呕吐、嗳气、腹泻等症状。还有患者平素易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冰凉、体虚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均可进行冬病夏治治疗。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冬病夏治秉承“古法养生”,除穴位贴敷外,还有脐疗、督灸、腹部铺灸、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 督灸是一种将中药粉、姜泥、艾绒置于督脉上进行灸治的治疗方法。适应症:阳虚怕冷、泄泻、体虚易感、风寒湿痹等。督灸起到益气温阳、培元固本的作用。 隔药熏脐疗法:是将药物(多为复方)研细末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使药物通过肚脐温热深透于体内的一种外治法。多用于虚证、寒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用于养生保健。 贴敷时间: 6月21日~7月17日 伏前加强 7月18日~7月27日 头伏 7月28日~8月 6日 中伏 8月7日~8月16日 末伏 8月17日~8月26日 伏后加强 贴敷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9号楼脾胃肝胆病科中医外治室 咨询电话:0371-66211150 耳鼻喉科 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称做过敏性鼻炎,并可以引起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清涕等一系列过敏性症状。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还有: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耳闷、嗅觉下降或者消失、头昏、头痛等,如果部队官兵患有过敏性鼻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常工作及训练。了解过日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并进行合理的预防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过敏性鼻炎是鼻科疑难病症,中医认为为肺、脾、肾聚虚所致,一般虚寒体质、气虚及老人儿童常患此病。我科在秉承科室原有中医优势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尤其是在鼻腔熏洗外治与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穴位埋线、督灸等结合治疗该病在全国处于先进及领先地位。 治疗项目:过敏性鼻炎穴位敷贴疗法,过敏性鼻炎督灸治疗,过敏性鼻炎针灸治疗。 咨询电话:0371-66264725、66212468 贴敷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楼耳鼻喉科门诊治疗室 科室微信公众号:河南中西医耳鼻喉(erbihou0371) 肺病科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属于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根据“内病外治”、“子午流注”和“冬病夏治”的理论,在农历“三伏”期间,采用细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生姜汁、等天然中药,贴敷天突、肺俞、膻中、大推、膏育等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和穴位传导,有助于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 穴位贴敷给药也是目前国际上重点开发的给药途径,其与皮肤给药吸收机理一致。皮肤角质层有贮存作用,使血浓曲线平缓,有着超越一般给药的独特优点,无胃及消化道的首过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治疗疾病: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 贴敷时间: 夏至贴:6月21日 预防贴:7月8日 头伏贴:7月18日 中伏贴:7月28日 末伏贴:8月7日 巩固贴:8月17日 贴敷地点:3号楼21楼中医特色治疗室、22号楼肺病科中医特色治疗室 咨询电话:0371-66297127、66297032、66231532 儿科: 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也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在经过春三月的发陈、补养之后,夏季对身体进行适当的调理,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减少秋冬疾病的发生。 穴位贴敷就是将中药研成细粉,用姜汁调成泥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穴位,在三伏天贴上,持续贴2小时左右。贴敷对小儿更有优势,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小儿娇嫩的脏腑,副作用小,而且不用打针吃药,小儿更容易接受。 适应

肥胖专病门诊暑期优惠活动

从即日起至2014年8月31日,来我院肥胖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均可享受以下三重优惠活动: 优惠一:免费体脂测定,测量身体脂肪含量;免费内脏脂肪含量测定;免费基础代谢率测定。 优惠二:免费营养治疗指导,制定1周减肥食谱。 优惠三:减肥过程中,专家免费电话指导。 肥胖专病门诊咨询电话:0371-66211264

关于消化病中心、脑病四区、乳腺病区、眼科病区搬迁通知

患者朋友们: 根据我院安排,消化病中心、脑病四区搬至9号楼。乳腺病区、眼科病区搬至3号楼7楼。 9号楼楼层安排: 二楼:脑病四区,收治眩晕病、中风及其他神经内科杂症,电话:0371-66211622 三楼:消化一区,收治消化道肿瘤、肠病,电话:0371-66231632; 四楼:消化二区,收治胃、胆、胰腺病,电话:0371-66262967; 五楼:消化三区,收治丙肝肝硬化、自免肝、脂肪肝、药物肝、不明原因肝损伤,电话:0371-66211181; 六楼:消化五区,收治乙肝、乙肝肝硬化、重型肝炎,电话:0371-66244558; 七楼:中医外治室(0371-66211150)、人工肝室(0371-66220253)、肠疗室、生物治疗室。 乳腺病区、眼科病区搬至3号楼7楼。电话0371-66221360 感谢您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

我院儿科、皮肤科开设晚间门诊通知

儿科晚间坐诊医生排班表 周一:黄岩杰、闫永彬 周二:丁樱、周正、宋纯东、姚献花 周三:宋桂华、翟文生、郑宏、王迎红 周四:候艳军 周五:都修波、成淑凤 皮肤科晚间坐诊医生排班表(每晚限号20个) 周一:张晓静 周二:刘学伟 周三:宋群先 周四:陈绍裴 周五:李建伟
上一页
2/2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高钾血症可以引起呼吸衰竭吗

高钾血症可能引起呼吸衰竭。高钾血症导致呼吸衰竭的机制主要有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代谢性酸中毒、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1、严重心律失常:血钾浓度超过6.5毫摩尔/升时可能引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高钾血症会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导致窦房结功能抑制和传导系统异常,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后,全身组织缺氧可继发呼吸衰竭。2、呼吸肌麻痹:...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炎症、遗传因素以及饮水习惯不良。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芳香胺类物质是明确的膀胱癌致癌物,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烟雾中的有害成分经肺部吸收后通过尿液排泄,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导致DNA损伤和异常增殖。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低至接近非吸烟者水平。2、职业化学暴露:接触苯胺染料、橡胶、皮革、印...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咳嗽怎么治最有效

咳嗽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止咳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 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咽喉干燥刺激。温热饮品如蜂蜜水可舒缓咽喉,每日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 2、止咳药物 右美沙芬可抑制咳嗽中枢,适用于干咳;愈创甘油醚能稀释痰液;苯丙哌林兼具中枢与外周镇咳作用。需遵医嘱选择合适剂型。 3、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可减轻气道炎症,异丙托溴铵缓解支气管痉挛。雾化治疗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对顽固性咳嗽效果显著。 4、病因治疗 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过敏性疾病需配合氯雷他定抗组胺。慢性咳嗽可能与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有关,需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咳嗽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宜。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胸痛、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
王星光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