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王女士三年前突发不明原因的停止排气、排便,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开腹探查术,术中未发现梗阻及其它异常情况,只能理肠后关腹。
患者出院后很快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及腹部肠型,伴发便秘,当地医院给予蓖麻油、番泻叶等泻剂口服后,可以排出大便,肠梗阻症状也有所缓解。但患者停药后频繁出现上述症状,必须依靠泻剂缓解,故每日只能进流质食物,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体重逐渐减轻。
来到我院后,作为疑难病症,我院肛肠科二区非常重视,针对性地进行结肠传输实验、钡灌肠、排粪造影等专科检查,以及腹部CT等排除腹膜后占位。最终,专家们经过会诊,诊断为传输型便秘,病变位置在左半结肠,伴有肠粘连,建议行左半结肠切除术。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详细分析病情后,患者以保守治疗无效,并逐渐营养不良,坚持要求手术治疗。
在手术中,专家们探查发现:王女士回盲部、横结肠、乙状结肠、大部分小肠及其肠系膜、大网膜与腹部手术切口致密粘连,形成类似冰冻腹腔的网兜状粘连带,小肠多发锐角梗阻,右半结肠代偿性增粗。腹腔粘连情况严重超乎想象,我们按照解剖层次,仔细的将小肠全部游离、松解,无任何破损,并行左半结肠切除。
术后病理结果,所切除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肠管慢性炎症改变,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大。与术前诊断基本一致。
术后5天患者就排气、排便,开始给予流质饮食,感觉病情恢复顺利,但第7天时又出现梗阻症状,腹平片提示多发气液平面,我们仔细分析病情后,认为应排除机械性梗阻,考虑术后炎症性肠梗阻,给予对症处理,术后第10天顺利排气排便,梗阻及便秘症状完全解除。
患者的主刀医师,我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周艳阳指出:顽固性便秘临床非常多见,但在治疗上有诸多误区,如滥用泻剂等,导致病情加重,给正规治疗带来非常多的困扰;因长期不全梗阻,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临床比较少见,但我们诊断准确,处理得当,避免了二次开腹,恢复比较理想;我科治疗便秘病有二十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从该病例中又有了新的收获。(肛肠二区屈海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