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特检科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超声室于1984年开始小儿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1986年开展腹部和颅脑实时二维超声诊断。目前超声室有主任医师兼硕士生导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8名、超声专业技师1名和护师1名。拥有世界上先进的VIVID-7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7台和连接全院的PACS系统。我们团队经过二十余年的超声实践和学习、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高分辨力的高档彩超以及与多学科的合作,使得科室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与全国重点学科的儿童医院水平相一致。在超声诊断小儿心脏、腹部和颅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心脏超声:

2007年完成心脏超声17208例。超声能明确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永存动脉干、法洛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腔静脉异位引流、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肺动脉瓣闭锁、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主动脉弓离断等,超声诊断与手术和心血管造影结果相一致。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超声诊断后多可直接手术或介入治疗。

与心内科合作开展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与胸外科合作开展经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腹部超声:

2007年完成腹部、浅表和颅脑超声 59740例。

在诊断小儿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和腹腔等腹部脏器的先天性畸形、炎症、结石、肿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小儿急诊如:肠套叠、急性阑尾炎、肠旋转不良、睾丸附件扭转、内脏破裂等疾病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开展颅脑二维多普勒超声二十余年,能明确诊断颅内出血、脑积水、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白质软化及颅脑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小儿颅脑超声具有检查方便、准确、无创伤、可重复、费用低等优势。

与临床合作开展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肾脏穿刺;术中超声引导下软组织异物、肿瘤及各种组织的穿刺等,方便安全,成功率高。

心电图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电图室目前工作人员6人,拥有日本光电6511单导心电图仪3台,日本光电9130P 12导心电图仪1台,德国Marquette 12导联心电图仪1台,德国SIEMENS ELG-8110心电图仪1台,PHILIPS ZYMED-1810动态心电图系统1套,PHILIPS ZYMED动态心电图记录盒6只,美国GE3000心电监护仪1台。

心电图室已开展常规心电图,药物试验(阿托品试验,心得安试验),运动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并辅助心内科进行介入治疗.心导管检查术中的心电监护及心内测压。

常规心电图检查不仅对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临床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医院各科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主要可对如下疾病作出诊断:1.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最有价值,特别对听诊上不能确定的心律失常更有价值。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3.对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冠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和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过低或过高等)对心肌的作用。5.对胸痛、胸闷、心悸、晕厥等患者,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动态心电图是指记录检查者日常活动状态下持续24小时的心电活动,尤其对短暂、一次性、阵发性心律失常,ST-T变化的检获率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并可协助了解受检者各项活动(工作、运动、休息、睡眠),症状(胸闷、胸痛、心悸),用药等与心电活动的关系,以利于明确诊断,指导病人用药和活动。可用于:1.判断原因不明的心悸、胸痛、气急、头昏、昏厥等症状是否属于心源性。2.对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与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的鉴别。3.心律失常的定性与定量的诊断。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定性与定量的诊断。

脑电图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脑电图室创办于1979年,目前工作人员5人;拥有丹麦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1台,上海世迦SP-MARSⅡ无纸脑电图仪2台,上海世迦SP-MARSⅢ无纸脑电图仪2台,上海海神NDI-200肌电图诱发电位仪1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脑电图室已开展无笔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肌电图、神经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测。

脑电图是用安放在头皮上的电极,通过放大仪器(脑电图机),将大脑自发电活动放大约一百万倍后所作的记录。脑电图检查对区别脑部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弥漫性或局限性损害,对于癫痫的诊断及病灶定位、脑炎的诊断、中毒性和代谢性等各种原因引起脑病等的诊断均有辅助诊断价值,特别是对癫痫的诊断意义更大。

从脑电图的角度来看,小儿脑电图有其特殊性,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上的成熟程度与年龄变化相一致。小儿脑电图的特点以慢波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波逐渐减少,&alpha;波逐渐增多。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脑电波频率,加之小儿脑电图描记过程中往往欠合作,常伴有较多的伪差夹入在脑电波中,故对小儿各年龄段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的判断有一定的困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脑电图室开科近三十年,已检测病例约十五万人次,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小儿脑电图的评判有着良好的把握,为临床各科室对各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

科室医生

(共25位)
查看更多>>
小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小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小儿癫痫的脑电图诊断
小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小儿脑电图
陈静
陈静医士

好评率:92%

预约挂号
小儿脑电图、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及视觉诱发电位
颜晨
颜晨医士

好评率:98%

预约挂号
小儿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及视觉诱发电位
小儿脑电图
姚军
姚军技师

好评率:92%

预约挂号
小儿脑电图、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及视觉诱发电位
小儿腹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浅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浅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浅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浅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小儿腹部、浅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在省内率先引进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weightsupport,PWS)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今年2月,我院康复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开展患儿康复训练,且通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发现,患儿的下肢肌力、异常步态及姿势得到了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步行训练一直是儿童康复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尽早的实现独立行走也是脑瘫患儿最重要的康复目的。作为脑瘫患儿重要康复治疗方法之一的减重步行训练,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脊髓中枢模式激动源理论(centralpatterngenerator,CPG),是指运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负重减少,提高其步行能力,再配合运动平板进行训练。引进儿童XY-K-E2型减重步态训练仪后,我院挑选脑瘫、脊髓炎及股骨骨折恢复期的患儿近80名,并根据病情制定以PWS为核心的康复治疗方案,通过与传统的康复治疗对比发现,减重步行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性增高,股二头肌活动增加,还能提早介入患儿下肢的运动康复,利于平衡功能、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的改善,同时因其便捷和自由,受到广大患儿及家属的青睐。减重步态训练仪的使用,体现了我院康复科与时俱进,为提高患儿康复水平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康复科将继续学习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而不断努力。 

我院成功实施喉罩下支气管肉芽切除术

4月23日,我院呼吸科和麻醉科合作实施喉罩下支气管肉芽切除术,首次采用喉罩对气道狭窄伴气管异物患儿实施麻醉,标志着我院气道手术的麻醉管理取得了新的进展。该名手术患儿年龄8岁,因“咳嗽11天”被诊断为左支气管狭窄、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其左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左主支气管狭窄,支气管炎性变,经呼吸科研究后拟手术切除气管内疤痕及肉芽组织后取出异物。气道手术因在儿童狭小的气道内进行手术操作,不仅需维持患儿足够的通气和氧合,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对手术视野暴露的影响,传统手术中控制呼吸、维持通气气管导管影响了纤维支气管镜等手术器械的操作,这对麻醉科医师和呼吸内科医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呼吸科通常采用咪唑安定镇静、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实施支气管镜取异物,而麻醉科传统的麻醉方式是保证足够麻醉深度,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但该患儿异物吸入已长达1年余,由于异物长期刺激粘膜,导致支气管内肉芽组织生长,气管疤痕形成气道狭窄,手术操作费时,且使用电刀切除疤痕组织时要求FiO2<40%,病人对长时间操作的缺氧耐受性较差。因此该患儿存在气道管理困难、正常氧合难以维持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喉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既解决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普通气管导管不顺畅的问题,又能达到良好的气道管理和足够的麻醉深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经过呼吸科医师和麻醉医师5个小时的密切配合,成功切除该患儿支气管肉芽并取出异物,术后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拔除喉罩后送至PICU监护。近年来我院麻醉科团队致力于气道手术的麻醉管理方式的探索,今年2月以来分别在美国《pediatricanesthesia》杂志发表相关SCI论文(IF2.4),在中华一级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篇。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团队的气道手术麻醉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院喜获第八届浙江大学林百欣高科技奖

近期,浙江大学公布了第八届“林百欣高科技奖”的获奖名单。此奖项经林百欣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后,报林百欣高科技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香港丽新集团董事局主助主席林建高先生批准后,共评选出18名获奖者。我院江克文博士位列其中,并荣获三等奖,也是我院第一次获此奖项。江克文博士长期致力于脑神经通路研究,曾多次前往美国研学,在KATP通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发育脑GABA活性转换与神经发生、癫痫模型胶质细胞通讯功能的变化、发育脑突触可塑性、脑损伤修复等方面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StemCell、Stroke、ActaPhysiol(Oxf)、JNeurotrauma、EuropeanJournalofNeuroscience、BehavBrainRes、Neurosignals、NeuroscienceResearch、BrainResearch、Neuropathology等国际神经科学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篇。近3年发表SCI文章9篇。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的长远目标是通过研究参与维持和调节神经兴奋性的分子、细胞、环路机制,探索防治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缺血损伤等的新靶点,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此次获“林百欣高科技奖”是对该研究团队工作的极大肯定。背景:“林百欣高科技奖”是由已故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林百欣先生生前捐资在浙大设立的,该奖项每年评定一次,专门用于奖励在“林百欣脑神经功能实验室”、“林建高海洋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基于网络的视音频监控课题组”以及“求是高等研究院”从事科研活动,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研究生,以推动学校在脑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开展前沿性、交叉性的研究。 

4月10日我院滨江新院区将开启专家门诊服务

4月10日,浙医儿院滨江院区将开启专家门诊服务,开诊的第一天、第二天,我院将会在新门诊部举办大型专家义诊,免费赠送包括十余位内科名医在内的近1000个专家号。我院滨江新院区占地面积91.5亩,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规划有门诊中心、急诊中心、实验检验中心、住院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行政中心七大功能区块。目前该新院区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竣工并全面启用。此次新开的专家门诊位于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该中心完全独立于其他建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装修和设施配备,分为三层楼,总建筑面积4633平方米,大约是老院区门诊楼的一半大小,因此作为门诊率先启用,可以有效分流一部分老城区的病人,方便病人就医的同时,还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就诊环境,并将有效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滨江院区专家门诊部楼层分布:门诊一楼:预检处、预约处、服务咨询处、碳13呼气实验室、脑电图室、心电图室、B超室、门诊办公室、保卫科、医保财务室、综合办公室、输液区、哺乳间门诊二楼:收费挂号室、门诊化验室、药房、X线摄片处、门诊诊区、雾化吸入室、肺功能室、皮试肌注室、抽血室、哺乳间门诊三楼:留观输液室滨江院区开设科室:①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专家门诊②儿内科专家及普通门诊③新院区开设输液室、药房、化验室、B超室、心脑电图室和X线摄片室,但是对于一些CT、磁共振等特殊的检查项目,请在新院区就诊时直接预约,到老院区检查。④外科以及急诊暂不开放,要看外科疾病或急诊的孩子,请到儿童医院竹竿巷的老院区就诊⑤对于一些时间较长的特殊检验项目,患儿可以在新院区就诊时先抽好血,标本会被统一送到老院区进行检测,检查结果将通过信息系统直接传送到新院区门诊医生的电脑上。滨江院区预约挂号方式:①提前拨打电话86670262预约一周内专家号(凭患儿户口簿、身份证、市民卡或公费医疗本挂号)②滨江新院区医生诊间预约③湖滨老院区医生诊间预约④湖滨老院区门诊一楼预约处预约注:义诊时请到新院区专家门诊部凭患儿户口簿、身份证、市民卡或公费医疗本挂号,免挂号费。每位专家上、下午各限号25个,赠完为止。滨江院区地址:滨江区滨盛路3333号,江南大道与信诚路交叉口(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旁)滨江院区乘车路线:①乘坐地铁1号线至滨河路站下转坐172路至滨盛路信诚路口下或转乘B支6路至横街埠站②乘坐107路、113路、225路、226路、294路、315路、352路、901路、B支3路、B支5、B支6路、172路路至浙医儿院新院区附近

我院成功举办首届中美儿科基础危重症支持课程

近日,我院联合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共同举办首届中美“儿科基础危重症支持”课程(PediatricFundamentalCriticalCareSupport,PFCCS)。这是美国重症医学会首次与中国儿童医院合作开办PFCCS课程,来自美国儿科重症医学会成员、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等多名资深重症监护专家和临床专科护士的授课团队来院来展了为期一周共三期现场教学,在中美双方儿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共有16名儿科医师经过培训获得美国重症医学会认证,成为PFCCS课程首批中国讲师,共培训省内外学员67名。由美国重症医学会设计的PFCCS课程是美国儿科医生必修的继续教育项目之一,是一门针对危重症儿科病人转入ICU或ICU医生会诊前如何进行基础诊疗的课程,旨在为儿科危重症病人治疗提供最基础的管理原则。该课程通过对美国儿科和急诊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急救转运团队等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培训,帮助儿科医务人员尽快识别创伤或危重症患儿的重要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诊断性化验及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儿科危重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此次与美国重症医学会联合开展PFCCS培训项目的中方成员是我院儿科重症医学团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一直以国际先进为标杆,201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学科和人才发展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发挥现有学科和国际合作平台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重症医学培训项目和团队,医院早在去年5月起同美国重症医学会及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洽谈PFCCS课程事宜,并专门选派重症监护医生前往罗马琳达进行针对性培训。经过各方一年多来的共同努力,我院杜立中院长与美国重症医学会正式签署合作意向,成为其授权在中国开办PFCCS课程培训及教材翻译的首家单位。医院非常重视此次与美国重症医学会的第一次合作,为了使PFCCS项目在中国的首次落地能顺利实施并达到最佳效果,各项课程申报、教材翻译、人员组织等前期准备工作都在短时间内启动和推进,党委书记舒强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请了PFCCS课程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并向学员做了课程介绍,副院长章伟芳作为外事分管领导全程参与项目筹备和实施,急诊科、PICU和SICU的重症医学团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615页共35万字的PFCCS英文教科书翻译和校对,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首届PFCCS课程于2月25日正式举办,分三期培训,为期6天。第一期课程由美方重症专家进行全英文授课,主要目的是培训出我院自己的PFCCS师资。医院根据英语水平、教学能力和临床业务水平在全院范围内精心挑选16名业务骨干作为第一期PFCCS课程学员,其中两名曾在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接受PFCCS培训的重症专业医生担任第一期课程助教。首期学员经过两天的高强度培训后,在美方专家的指导下成为由美国重症医学会认证的国内PFCCS课程首批讲师和课程负责人,并作为教员对第二期和第三期全国范围招募的67名学员进行授课和技能培训。此次PFCCS课程与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所不同,不仅强度大,每期培训课程2天,每天培训时间大于9小时,而且在课程设置、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上都是原汁原味的“美式”风格。课程设有讲座、技能培训站、小组讨论,其中讲课主要是以基本病例讨论为主,动员学员参与讨论,讲座后学员分组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强调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每组技能培训站人员最多不超过8人,保证每位学员有机会扮演主要抢救者的角色,与团队中其他学员协作进行共同救治,为模拟病例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培训中实行的理论授课与模拟临床实践穿插结合,要求每位学员必须积极参与,能将讲座中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模拟病例中,再由讲师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课前、课后的测试来评估学习的必要性和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培训质量。受训学员一致认为通过PFCCS培训能提升对危重症儿科病人的处理能力,对今后临床实践和危重症儿科病人的成功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中美儿科基础危重症支持课程项目的举办是我院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对于儿科重症专科发展和医院人才培养的都具有重要意义。美方专家对我院讲师的教学质量和娴熟技能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PFCCS课程在中国的首次尝试非常成功。双方对于进一步的合作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品牌培训项目的打造,不断完善PFCCS课程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国内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造福更多儿童。

我院消化内科完成首例小儿内镜下胃造瘘术

2014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开展首例经皮胃镜下胃造瘘及空肠喂养管置管术,经过医护团队的持续努力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患儿术后恢复状况良好,现已成功拔管。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自从1980年Ponsky等首次报道以来,已在国际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国内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因婴幼儿体格小,上消化道空间较窄,实施PFG术难度大、风险高,在国内鲜有报道。此次PFG技术的运用在我院属首次。接受该项技术的患儿10个月,已因严重胃食管返流导致反复吸入性肺部发作辗转宁夏、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医院各大科室半年多,因无法正常进食,一直依靠鼻胃管管饲营养。长时间的求医和病情反复,不仅造成家庭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也一次又一次挑战着父母治疗的信心。2月前,患儿再次出现咳嗽伴发热来我院就诊,医生发现患儿不仅存在严重的肺炎和重度的营养不良,其脑发育也落后于同龄儿。入院后病情危重,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儿病情有好转,考虑其过去近一年的治疗经历,消化内科陈洁主任大胆提出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治疗,并与楼金?副主任医师行胃镜下胃造瘘及空肠喂养管置管术。在徐建仙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和指导下,患儿术后病情平稳,护理团队还在其出院前教会家属造瘘管的家庭护理方法。营养科马鸣主任在患儿治疗及回访期间通过动态的营养监测,适时调整患儿治疗方案,使其从管饲喂养逐步过渡到经口喂养,其再未发生重症肺炎,营养状况逐步改善,脑发育恢复正常水平,各项指标也均达到同龄儿童水平。本次新技术的开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我院营养治疗领域已迈入新阶段,也为科室开展其他相关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菊花茶能去口臭吗

菊花茶通常有助于缓解口臭。菊花茶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可能通过抑制口腔细菌、促进唾液分泌等方式改善口腔异味。口臭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鼻咽部疾病等因素有关。
谢琪
谢琪 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甲亢可以吃料酒吗

甲亢患者一般可以少量食用料酒,但需注意控制用量。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
谢琪
谢琪 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黄芪加枸杞功效与作用

黄芪加枸杞具有补气固表、滋补肝肾、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黄芪和枸杞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主要有补气养血、益精明目、调节免疫、抗疲劳、保护肝脏等作用。
谢琪
谢琪 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男生检查私处应该挂什么科

男生检查私处通常应挂泌尿外科或男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则专门处理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体选择可根据症状表现和就诊医院科室设置决定。1、泌尿外科适合处理阴茎异常、睾丸肿痛、血尿等常见症状。可诊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等器质性问题。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该
杜鹏
杜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太子参泡水喝具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增强免疫等功效,适合气阴两虚、体倦乏力的人群饮用。太子参是五加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药性平和,可长期适量服用。
王志学
王志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阴唇有点黑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唇颜色变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原因有关。阴唇颜色变化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肚脐眼流黄色脓水是怎么回事

肚脐眼流黄色脓水可能与脐炎、脐尿管瘘、皮脂腺囊肿感染、脐部湿疹继发感染、糖尿病皮肤病变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局部清创、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挤压或涂抹药物。 1、脐炎 脐炎是肚脐流脓最常见原因,多因清洁不足或外伤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脐周红肿、压痛伴黄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发热。需用碘伏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化脓时需切开引流。婴幼儿需家长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保持干燥。 2、脐尿管瘘 胚胎期脐尿管未闭合形成异常通道,导致尿液或分泌物从脐部溢出继发感染。特征为持续湿润伴异味脓液,可能触及条索状瘘管。确诊需做超声或造影,手术切除瘘管是根治方法,术前可先用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 3、皮脂腺囊肿感染 脐部皮脂腺堵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破裂流出黄色稠厚脓液,可夹杂豆渣样物质。需消毒后挤出脓栓,外敷鱼石脂软膏,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完整切除囊壁,术后家长需注意患儿避免抓挠伤口。 4、脐部湿疹继发感染 过敏或汗液刺激引发湿疹,搔抓后感染化脓。表现为脐周皮肤糜烂、渗液结黄痂,伴剧烈瘙痒。需停用刺激性洗剂,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家长应为儿童选择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5、糖尿病皮肤病变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脐部难愈性溃疡伴脓性渗出,创面常呈灰白色。需监测血糖,清创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脐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日常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沐浴后及时擦干褶皱处,避免使用爽身粉等堵塞毛孔。肥胖者需注意减肥以减少皮肤摩擦,新生儿护理时不可强行剥离脐痂。出现流脓症状后禁止自行挑破或热敷,需穿戴透气衣物,就医前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创面。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检查足部与脐周皮肤。
聂小娟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