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7 10:00
大家须知,“0脂肪”饮料不一定是健康饮料:市场上销售各种饮料,不同的饮料会有不同的成分,除了水,制造商还会添加各种糖、色素添加剂,以改善颜色、味道、溶解度、新鲜度等。虽然每种饮料都有不同的效果,但除了纯净水,几乎每种饮料都能提供一定的能量。除了维生素、矿物质和一些改善口味的食品添加剂外,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人体必需的三种产能营养素,支持我们的基本新陈代谢和日常生活。您可以从饮料外包装上的饮食成分表和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更多关于饮料成分的信息,以便在选择饮料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和敌人。
如今,保持健康体重的话题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这种消费者心理在市场上火了一大批“0脂肪”饮料,特别是各种品牌的乳酸菌饮料,其成分表中脂肪栏的含量为0,但也突然标记“健康”“无负担”等字样。这样,脂肪似乎成了的一个“众矢之的”,只要成分不含脂肪,人们就会认为它与热量无关。然而,在糖、蛋白质和脂肪中,只有过量摄入脂肪才会影响我们的体重吗?这要从人为什么长胖开始。
胖不能全怪脂肪
超重和肥胖不仅与遗传或一些代谢性疾病等不易人为干预的原因有关,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吃多了,动少了”,也就是说,人体能量摄入过多,消耗过少。如果你想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优雅的身材,你需要保持身体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守恒。如果你想达到减肥的目的,你必须保持身体能量摄入和消耗的负平衡。
那么我们吃什么能提供能量呢?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也就是说,不仅脂肪作为能量供应物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也可以转化为能量。由于它们都是能源供应物质,无论摄入过多,还是总量超过个人能量消耗,都会导致过量摄入的正平衡。这些过多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身体中,将通过正常的生理代谢转化为糖原、脂肪储存在肝脏器官和皮下、腰、腹部和其他身体部位,从体重增加的外观,人们越来越多“富态”。虽然与碳水化物和蛋白质相比,1克脂肪比1克碳水化物或蛋白质提供更多的能量,过量摄入更有可能导致总热能超过标准,但脂肪是片面和不公平的。单独或集体摄入超过三种产能营养素会导致热量过多、体重增加甚至其他代谢性疾病,如血脂紊乱、糖尿病等。
脂肪,高糖
以某品牌活性乳酸菌饮料为例,每100毫升可提供约60千卡路里的240千焦热量,来自12.5克碳水化合物和2.5克蛋白质。让我们分析一下它的营养表,看看它是如何悄悄地隐藏这么多热量的“0脂肪”背后的光环。
在一瓶418毫升的产品中,虽然脂肪含量为0克,但含有52克碳水化合物,比一两米中含有的38克碳水化合物要好。有这么多糖“帮忙”,这瓶饮料不仅解渴了我们,还为我们提供了1 003千焦(约251千卡路里)的热量需要游泳1小时或步行3小时以上才能消耗这部分额外的能量摄入。如果爱美人士想要达到减脂的目的,每减1公斤脂肪就需要消耗30公斤脂肪 800千焦(约合7 700千卡路里)热量,所以想依靠简单“0脂肪”饮料真的解决了超重的问题“美丽的错误”了。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口味,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提高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这些“0脂肪”更多的食用香精不可避免地添加到饮料中。与酸奶相比,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维生素、钙等有益成分的含量要低得多,而且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过量的食用香料。就营养价值而言,这种饮料与牛奶或酸奶不同。
“0脂肪”正确选择饮料
在“0脂肪”饮料的“健康”光环黯然失色后,相信大家对它们有了更正确的新认识。当然了,“0脂肪”并不是所有的饮料都一无是处。这类产品确实没有额外的脂肪,市场上销售的活菌乳酸菌饮料确实含有“益生菌”。虽然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精制糖,但这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远低于每个人每天正常需要的碳水化合物。鉴于人体每天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合理适当的摄入量可以被正常的生理代谢消耗,不会造成太大的身体负担。此外,这部分饮料或多或少添加了乳清蛋白,其营养价值略强于其他饮料,如碳酸饮料。
然而,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仍然需要谨慎。首先,建议您选择活性乳酸菌饮料,因为非活性乳酸菌饮料几乎没有保健作用,您可以通过产品标签的描述来区分细菌的活性。此外,活性益生菌的摄入量必须达到足够的数量才能发挥足够的保健作用。研究表明,当活性菌数超过107甚至108时,可以出现保健活性。这就要求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活菌数量,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冷藏保持菌群活性。超市的储存条件和消费者购买后的储存条件仍应在2~8℃下冷藏。这样,冷柜外卖的相应产品就不值得您停下来,冷柜内的产品保存时间越长,活菌数量越低,购买时也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期和保质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