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4-05-13 07:50
作为健身新手。陌生、不知道该从何开始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历过!
怎么办?如何在健身房初登场时进行训练,尽量减少新手“不知道要练什么”、“该怎么练”的焦虑。
1、全身性动作优先
多数人去健身房锻炼,不外乎是想增进力量、提高肌力、增加肌肉尺寸、减肥瘦身、改善身体机能。但在这之前,没有人可以忽略掉“神经与肌肉适应”的步骤。
尤其现代人习惯“坐式生活”,大部分已失去进行全身动作的能力,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连结不是没被打开就是不够紧密。所以刚加入健身房,建议先从“全身性动作”练起。
全身性动作有深蹲、硬拉、卧推肩推,引体向上等,或是全身参与比例较高的移动性动作(如弓箭步、农夫走路),不仅能一次练到全身,还可串起整体的运动神经。
有了动作选择,就要去了解这些动作(涉及到的关节运动,各个肌肉工作形式,运动轨迹等等)可以参考哑铃划船的动作分析
认识动作之后可以先采用“轻负荷”训练。一般会从徒手练起,或是搭配空杠、哑铃,建立适合自己的动作模式,让肌肉及神经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提高负重。
2、奠定体能基础
除了重量训练外,也期望大家能加入“心肺训练”,建立体能基础。体能是什么?同样是爬楼梯,别人可能气喘吁吁,但你却游刃有余,这就是体能表现较好的结果。
进行重量训练一样需要好的体能。建立体能可以从慢跑、游泳开始,当你能够连续进行并习惯中低强度的运动时,代表心肺功能已经有一定强度。这时候再加上冲刺、甩战绳、荡壶等间歇训练,将能把体能状况提升到另一境界。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进行心肺训练?建议将心肺训练与重量训练分开。也就是一天心肺、一天重训,不要将这两者摆在同一个时段,以维持能量系统的使用效率,确保身体状况皆是在良好、高档时进行训练。
3、注意集中!
训练不是逛菜市场!不要去打扰别人,也不要被别人影响!当你走进健身房的那一刻,你脑子里的定时炸弹就已经开启了!
健身时应集中精神,不应三心两意,每组动作之间所隔时间不可太长。在90分钟内应已完成热身、有氧运动、负重训练及舒缓伸展动作。拖长时间或过多的组数锻炼可能令身体负荷太大。
健身时健身,集中精神,放下手机,也不要闲聊。
4、咨询专业健身教练意见
网上资讯发达,大家很容易在网络上得到五花八门的健身资讯,当中遇上不同的概念及知识偏差或会令你走很多冤枉路,因此,对于新手来说有问题谨记要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
有专业健身教练指导入门更加得心应手
5、保持耐心,用心去钻研!
任何事也不应三分钟热度,健身也不例外。健身是一个长久的训练,在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动作总是做不到位,肌肉感觉总是不明显,但没有关系,花时间去研究,花精力去练习,这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就丢失自己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