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24 07:59
现如今,人们在社会的生活和工作等重压下,加之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肥胖已成为亚健康的杀手。在跑步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健身减肥的运动之际,您敢说您的跑步减肥方法是正确的吗?那么跑步减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如何通过跑步减肥呢?
1、跑步要多久才能减肥
不少人以为跑步时间到达20、30分钟后,身体才开始消耗脂肪来制造能量。但其实身体选择消耗哪种“燃料”并非由运动时间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运动强度,也就是跑步的速度。
在低速时,身体会燃烧脂肪;高速时则燃烧糖分。因此,跑得太快,身体只会运用糖分,减不了肥;但太慢的话,虽然能够不断消耗脂肪,可惜速度有限,恐怕就算跑了很长时间也得不到明显减肥效果。
2、跑步减肥的小诀窍
1热身运动
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相信是不需要再普及的道理了。而在跑步前的热身,主要是对腿部的拉伸运动。只有在预热充分,并且拉伸到位的情况下,小腿才能以“佳状态”投入“作战”,这样,在适合的时间范围内,既能使您体内多余的卡里路得到充分燃烧,又不至于使小腿变粗。
2逆车流而跑
大城市里很难找到空旷的地方跑步,夜跑族们就喜欢沿着公路去跑。但公路上车辆穿梭,在公路上跑步,多少会有点不。为了,建议跑步时候避开车流高峰期。另外,跑步方向与车流方向相悖,这样子能让车里的人看清跑步的人。
3穿亮色衣服
夜跑的人很多,而公路上有车,夜里穿亮色的衣服,可以提高自己辨析度,让别人看清自己,避免夜跑相互碰撞,也可以让车辆里的人看清自己。
4沿着熟悉的线路跑
晚上并不是探索偏僻小路或者开发一条跑步新路线的好时机。坚持沿着您平日的路线一直跑到终点。您能记得沿途的每一棵树,拐角处和建筑物的位置。不过,也别每天跑同一条线路,说不定会有不速之客跟踪到您的行踪。选一些您感觉跑得舒适的路线,有规律地换一下来跑。
5放慢跑步速度
晚上运动强度过高会令神经兴奋,影响睡眠。并且,夜里周围环境漆黑,跑太快太过危险。再者,慢跑属于有氧运动,消耗脂肪功能,减脂效果比快跑更有效。因此,夜里跑步减肥,速度要放慢一些。
6把握夜跑佳时间
夜跑好在晚餐结束一个小时后开始,通常是9时左右。运动的时间好是在30分钟~60分钟。过短,无法起到消耗脂肪的作用。过长,则会过度疲劳,影响睡眠。期初锻炼好循序渐进,从20分钟~30分钟开始,日后逐渐增长时间。
7跑后控制饮食
运动消耗热量,会让人产生饥饿感。夜跑后,要严格控制饮食。如果实在饥饿,喝点牛奶或酸奶又或吃个水果就可以了,不要吃太多,不然夜跑的努力就白费啦。
8跑步时刻和速度都是安康瘦身的要害
假如您想瘦身,每次跑步的时刻佳安排在30-60分钟,时刻太少达不到燃脂的作用,时刻太长会形成肌肉疲劳不利于安康。假如为了瘦身,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当然也不能太慢,大概6-7km/小时的速度是合理的,能让脂肪充沛和氧气联系,焚烧。跑速有一个简略的判别规范,即跑步的时分有出汗感,一起身体没有上气不接下气,十分难过的感受,这个状况是佳的。
9跑步后要做好放松
充沛焚烧脂肪的秀丽塑形
慢跑后,舒展身体能够使身体中的剩余脂肪充沛地进行焚烧,让身体大多部位得到训练,刻画您的完满S曲线。
正确的姿势和放松的心态是秀丽的窍门。两手置于头部上方,合拢做扩展姿势,拉伸躯干部。
跑步运动后,做适当的扩展,能够平缓过速的心率。
微汗慢跑完毕后,要做一些放松活动,如慢走、弹腿、下蹲、转腰、扩胸等。待体温、心率根本康复正常后再回室内。
放松动作引荐:两手置于头部上方,合拢做扩展姿势,拉伸躯干部。
回屋后,佳将汗湿的衣裳换掉,或许在跑步前就有认识地穿上运动衫,跑完后晒干,多3次就应清洁。别的,选用此法瘦身,通常用不着每天进行,每周慢跑三回即可,或许坚持常常慢跑就能到达意图,过于疲累反倒简单导致伤风等病患。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