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25 07:59
对于跳绳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且不少人也比较喜欢这项运动。不少人跳绳的很重要一点就是为了减肥,因为很多专家表示跳绳是减肥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很多伙伴发现跳绳后腿变粗了。那么是为什么呢?如何避免跳绳后腿变粗?科学的跳绳减肥技巧是什么?
1、正确跳绳腿不会变粗
1.跳绳者应穿质地软、重量轻的高帮鞋,避免脚踝受伤。
2.绳子软硬、粗细适中。初学者通常宜用硬绳,熟练后可改为软绳。
3.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泥土地的场地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绳,以免损伤关节,并易引起头昏。
4.跳绳时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
5.胖人和中年妇女宜采用双脚同时起落。同时,上跃也不要太高,以免关节因过于负重而受伤。
6.跳绳前先让足部、腿部、腕部、踝部作些准备活动,跳绳后则可
循序渐进跳绳可预防腿变粗
对于想用跳绳减肥的女性来说,不可心急,要学会循序渐进。初学时,仅在原地跳1分钟;等身体适应后延长到3分钟、10分钟、直到一次连续跳上半小时。一次跳半小时,就相当于慢跑90分钟的运动量,已是标准的有氧运动减肥的量了。跳绳的时间,一般不受任何限制,只要避免引起身体不适,注意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跳绳。
不要跳得太快,而且要特别注意小腿肌肉的伸展状况,原则上每跳100、200下就可以稍事休息。若要达到佳的减肥的功效,每分钟少要跳70-100次左右即可。
剧烈的跳绳运动后不要立刻停止下来,应继续比较慢的速度跳绳或步行一段时间,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后,才可以停止下来。之后要记住做一些伸展、缓和的动作,放松腿部的肌肉,才算是真正结束运动。
跳绳后做拉伸运动能防止小腿变粗
站直,一条腿尽量往后踏一步,保持鞋底着地,身后的那条腿保持笔直,前腿弯曲,身体垂直。双臂尽力往后拉。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站直,一条腿往前伸并保持笔直,后腿弯曲,身体微微向前伸,双臂在前拉紧。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站直,跷起一腿,用手抓住鞋子,尽量靠近臀部。保持臀部平衡,膝盖并拢,直立的那条腿微微弯曲,如有保持平衡的困难,可以扶住墙或椅子。坚持8-12秒,换腿再做一次。
一般来说,全套拉伸运动所需时间大约是10-12分钟,做时动作要到位,就可以把身体的关节,韧带都打开。但是也要配合当时天气的温度,加长或者缩短。要感觉到身体体温上升,但是呼吸要保持畅通。
有个窍门也可以预防腿变粗:用双手握成拳头,拍打小腿,每个小腿3到5分钟即可。
2、完整的减肥操
1、平躺在垫子上,拿一个网球放在腰部以上的位置下面,双腿并拢伸直,双手手臂下部交叠放在腹部以上位置,保持收腹状态,动作持续20秒。
2、双脚张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然后双手放到身后,右手手臂伸直掌心向外,手掌伸至左边臀部位置,左手弯曲手肘,手掌握住右手的手腕处,头部微微向左边倾斜,保持收腹状态,动作持续20秒,然后换边重复动作。
3、双脚张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然后双手弯曲手肘放到身后,双手合掌抬起至身后两翼中间位置,保持收腹状态,动作持续20秒,然后换边重复动作。
4、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站立,然后弯下上身与下身成90度,双手手臂伸直向前,手掌按在墙上,保持收腹状态,头部与上身在同一直线上,动作持续20秒。
5、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站立,然后弯下上身,双手手臂伸直按着膝盖上,保持收腹状态,头部抬起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眼睛看着前方,动作持续20秒。
6、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站立,然后驼背弯下上身,双手手臂伸直手掌放在两边的膝盖上,保持收腹状态,头部低下看着地面,动作持续20秒。
7、双腿并拢,身体挺直站立,然后弯下上身与下身成90度,双手手臂伸直向前,手掌按在墙上,保持收腹状态,头部与上身在同一直线上,动作持续20秒。重复第四步骤动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