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2大主因 中医如何治疗佝偻病
时间:2024.09.15 10:00
复禾网上医院
时间:2024.09.15 10:00
儿童佝主要原因2主要是佝主要原因
1、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所谓维生素D摄入量(食用)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外源性维生素D。例如,每升牛奶含有维生素D3-40个国际单位,一种蛋黄含有25个国际单位每公斤肝脏含有15-50个国际单位。事实上,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往往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喂养不当,很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2、紫外线照射不足:紫外线照射引起内源性维生素D。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肤基底层,在阳光下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因此,儿童可以通过频繁的户外活动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3。一般日照时间长短与佝偻病发病密切相关,南方日照时间长,佝偻病发病率低;相反,北方日照时间短的佝偻病发病率较高。此外,如果有吸收或阻挡阳光中紫外线的因素,也会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良,如现代高层建筑的屏蔽;空气污染和整天关闭。
儿童佝偻病的表现
早期易怒爱哭,睡眠不安,哺乳和睡眠爱出汗,汗酸,刺激头皮瘙痒,所以枕头摩擦头环脱发,称为“枕秃”。
若不及时治疗,这些症状出现在2-3个月大的婴儿身上,骨骼症状就会逐渐出现。4-6个月大的儿童颅骨生长迅速。由于钙沉着少,颅骨软化,用手按压就像压在乒乓球上一样。8-9个月后,头部可呈方形或马鞍状畸形,骨缝加宽,骨边柔软,囟门较大,至18个月未关闭。出牙晚,顺序不规律。“串珠肋”和“鸡手镯”相继出现(即肋软骨交界处像珠子一样膨胀),也可伴有肋下缘外翻、手腕和踝骨膨胀、手脚手镯等形状。会后可能会出现“会后可能出现”X”和“O”形腿。此外,儿童腹部肿胀,头发稀疏干燥,运动和智力发育缓慢。
中医治疗儿童佝偻病的方法
1、脾虚弱治疗:健脾补气。
主方:人参启脾丸加减。
加减:纳呆食少,加砂仁6克(后下)、鸡内金10克烦躁少睡,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大便稀疏,加炮姜炭6克,煨葛根10克。
主要分析:人参启脾丸是健脾益气开胃的重要处方。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山药、扁豆益气益脾、陈皮干湿、木香理气开胃、神曲、麦芽消导开胃。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合欢皮10克,牡蛎3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山药10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主治:佝偻病。
2、脾虚肝旺治则:健脾平肝。
主人:益脾镇惊散加减。
加减:体虚多汗,五味子6克,牡蛎30克(先煎);睡觉时保持警惕,加6克蝉衣,30克珍珠母(先煎);反复抽搐,加1克蝎粉(吞)、蜈蚣粉1克(吞)。
主要分析:益脾镇惊散是健脾益气、祛风镇痉的重要处方。方中人参补气、白术、茯苓健脾助运、朱砂镇惊、钩藤平肝熄风、灯心草清火、甘草调和。
主治:佝偻病。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王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钩藤10克(后下),蝉衣6克,灯心草2克扎,牡蛎30克(先煎),僵蚕10克,甘草6克。
儿童佝偻病的预防原则
1、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2、儿童出生满月后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
3、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开始补充维他命D,每天400单位。早产儿出生后2周内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3个月后减少到每天400单位。
4、由于婴儿期以乳喂养为主,每天摄入的钙量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无需特殊补钙。
5、二岁以后,孩子的成长相对减慢,户外活动增多,所以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
6、确定婴儿患有佝偻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补充维生素D。
小儿佝偻病2大主因 中医如何治疗佝偻病
下一篇: 佝偻病与缺钙有关吗 认识佝偻病家长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