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时间:2024.09.04 13:47
复禾网上医院
时间:2024.09.04 13:47
萎缩性胃炎,也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其特征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可能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或异型增生。这种病变通常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不适当使用某些药物、吸烟、酗酒等因素引起。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可能包括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但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虽然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会发展成胃癌。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大约1%)可能会发展为胃癌,特别是那些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得到痊愈,或者至少能维持现状,不再进展。
治疗萎缩性胃炎通常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物等。此外,改善饮食习惯,如规律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清淡、低盐,少吃或不吃腌制、熏烤、油炸食品,也非常重要。
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复查胃镜很重要,以便早期发现更严重的病变。根据病理活检的严重程度,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每隔6个月至2年不等的胃镜随访。
总之,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通过积极的正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很多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