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立医院

医院简介

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双重管理。医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心血管病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和微创医学中心组成,正在建设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和北城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含规划面积)11... [详情]
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双重管理。医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心血管病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和微创医学中心组成,正在建设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和北城医院。目前总占地面积(含规划面积)1158亩,总建成面积68.65万平方米,总在建面积(不含规划建筑面积)51.43万平方米。总编制床位2200张,开放床位5450张,设有61个临床医技科室。2018年门急诊总量427.46万人次,出院21.74万人次,手术10.14万台次。2009年始组建“区域医疗中心协同医疗战略网”,迄今已与省内外69家县市医院建立战略协同关系。全面托管颍上县、长丰县人民医院建立省县医疗共同体,托管包河区望湖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医疗共同体。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05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18人,包括高级职称788人。全职引进欧洲移植协会主席Nashan教授。有特聘院士8人,国家级人才称号11人次,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113人次,省级人才称号5人,“江淮名医”50人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6人及后备人选31人,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25人,一级主任医师24人。医院现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省“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17个及培育专科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5支。移植技术、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危急重症救治技术、细胞移植和治疗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多个学科篷勃开展。医院拥有世界顶尖肿瘤放疗设备TOMO,是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中国胸痛中心”。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目前全球脐血移植病例数最多的中心;癫痫及帕金森氏病外科治疗等功能神经外科、肝脏移植术、精准肝切除术、腹腔镜肝胆手术、侧卧位下直接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技术(LDAA)等技术国内领先。糖尿病领域的研究和治疗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高学术奖项—“科学贡献奖”。心血管内科CRT技术例数连续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亲属间跨血型活体肾移植数位居全国第一,活体肾移植数位居全国第三、肺移植数位居全国第九。南区在全国高级卒中中心单位百强排名中位列全国第8位、安徽首位。医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是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点、山东大学安徽省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教学医院、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转化研究中心与教学基地、合肥工业大学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共建基地,河南新乡医学院硕士生联合教学基地。有硕士和博士生带教点53个,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245人。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34个,首批全国神经外科、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计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安徽省首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首批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基地,安徽省首家脑胶质瘤诊疗中心、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着力实施“科研攀登计划”,以医药卫生领域前沿技术和重大疾病为主题,加大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着力打造临床研究中心,建立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平台和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现具备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资质和风湿、内分泌、呼吸、中医肿瘤等15个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有省级研究所3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心”和“脑衰老与脑疾病联合研究中心”。近十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办《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实用防盲技术》等专业杂志。经过全院职工辛勤努力,医院发展硕果累累,2018年入选复旦大学全国百强医院排行榜,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80余项集体荣誉,100多人次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17年8月正式揭牌全国首家智慧医院—“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2017年12月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揭开了医院发展的新纪元。未来,医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以“科大新医学”为导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共同领导下,深化落实综合医改政策,朝着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一流医院奋进,努力为全省及周边地区人民提供健康保障!

医生团队 更多>

解光艾
简介: 现任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高气压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高压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康复医学分会常务理事
洪波
刘学公
简介: 多次承担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课题评审,安徽省卫生厅课题评审,安徽省卫生高级职务晋升命题阅卷工作。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程义壮
简介: 199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临床核医学工作,在核医学显像、核素治疗及标记免疫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核医学诊疗、SPECT疑难读片、转移性骨痛治疗、标记免疫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积极开展了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新项目,先后两次赴北京学习,在粒子植入的规范化方面全省领先。

医院动态 更多>

干部保健中心召开2014年上半年度服务之星展评会

为彰显优质服务理念,推动品质服务新风,提升服务水平。7月24日上午,干部保健中心组织开展2014年上半年服务之星展评会。严光副院长、党办主任许秀文、医务处主任申建民、护理部主任宋瑰琦、内科片主任任安、内科片总支书记钱红、干部保健办、干部保健中心各支部书记、干部保健中心各病区主任及护士长参加会议并担任评委。会议由保健办主任王卫东主持.本次参加服务之星竞选的六位候选人均是来自干部保健服务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从各自岗位的特点出发,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服务理念,优质服务、特色服务、服务能力、沟通能力、服务创新和服务技巧。担任展评会的评委、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分别发表了各自意见和建议,并对保健服务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指出干部医疗保健中心不管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还是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服务技巧和服务形象等等方面都起到模范作用,希望今后这样的展示能越办越好。严院长对本次服务之星评选做了精彩点评。严光副院长首先代表干部医疗保健中心对此次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展评会的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服务之星评选展示,目的在于让一线的医护人员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服务之星的展示更是一种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只有在优秀团队中产生的服务之星才具有榜样作用,才能发挥令人信服的作用。严院长强调指出只有注重细节服务、真心的去关爱病人,才能体会病人的需求,只有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才能让医疗和护理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并衷心希望干部医疗保健中心医护人员不断创新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干部保健办/文黄歆/图)

我院消化科对一例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实施经皮胃造瘘术

7月23日下午,我院消化科吴正祥主任医师、肖梅副主任医师在麻醉科侯冠峰主治医师协助下,于内镜中心为一例胆囊术后、胰腺占位、十二指肠梗阻患者成功施行了无痛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为患者姑息性胃肠减压提供了良好途径。患者为58岁男性病人,因“胆囊切除术后、胰腺占位、十二指肠梗阻”收住肝胆外科,患者因十二指肠梗阻无法摄食,腹部造瘘置管行肠内营养,但胃肠减压每日引出胃液约1000-2000ml,长期留置减压会引起患者胃液丢失、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咽后壁感染,与消化科联系后拟行经皮胃造瘘,姑息性胃肠减压,后期有望通过将减压引出的胃液回输肠内营养管,解决胃液丢失及酸碱电解质紊乱的问题。7月23日下午在麻醉科协助下,行无痛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通过胃镜引导,放置胃造瘘管,整个过程仅十分钟,患者无不适反应。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PEG)技术适应症为:存在严重的神经性的吞咽障碍或发育障碍,口咽部创伤性或肿瘤性的梗阻,各种疾病所致吞咽困难以及完全不能进食的神经性厌食,烧伤病人(甚至穿过烧伤部位的皮肤),接受辅助治疗的食管癌、头颈部癌的病人,严重的颌面部创伤的病人。对于幽门以下梗阻的患者,可单纯行胃造瘘,留置减压,避免了患者长期胃肠减压置管造成的咽部不适、感染等情况。手术在胃镜下即可完成,避免了患者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而且患者管体留置于衣服内,增加了社会相容性,并可带管回家,减少了在院时间和肺部感染机会,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医疗费用及负担。管体更换秩序在胃镜下完成,操作简单,费用低。(消化科肖梅) 

我院将举办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较高,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一般急性发病,经消化道传播,多预后良好。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慢性化,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传播,可导致肝功能反复异常,未经正确治疗,常演变为肝硬化,发展为肝癌,危害较大。乙肝和丙肝已成为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近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约占世界人口的1/12,并且每年因患肝炎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人。我国更是乙肝的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感染人数仍超过9000万,发病人群超过2000万,而丙肝感染人群也达3.2%,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人们对防治肝炎的重视了解程度仍然不够,致使许多肝病患者不能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为此,今年的7月28日第四个“世界肝炎日”确定的主题为“重新思考”,肝炎这一“沉默的杀手”。我省也为肝病高发区,许多患者对肝病知识了解不多,以致肝病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干预,导致严重后果,为此,我院感染病科全科专家将于2014年7月28日上午8:00-10:00,在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门前广场开展大型肝病义诊活动,以提高我省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了解病毒性肝炎对健康的威胁,减少乙肝歧视,做好肝病预防,促进肝病患者进行肝炎的规范检查和科学治疗,早日实现世界无“炎”的目标,同时帮助肝病患者远离肝病恶化的梦靥,让肝病患者早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指导肝病患者正确、科学的治疗。(感染病科赵宗豪)

外科党总支举行党史知识竞赛选拔赛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积极组织选手参加医院党史知识竞赛活动,7月22日,外科党总支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参赛选手选拔工作。外科党总支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选拔工作。活动得到了外科党总支13个支部积极响应,各个支部踊跃报名,每个支部推荐一名党员参加总支选拔。选拔包括笔试及抢答两个环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3名优秀选手从13个支部里脱颖而出,他们将代表外科党总支参加医院举行的党史知识竞赛。本次选拔赛旨在通过知识竞赛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认识,激发爱党爱国热情,牢固树立知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孙承伟)

心内科实施了省内首例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狭窄是绝大多数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往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突发狭窄加重或血栓形成临床上即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急危症。对于此疾病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的介入治疗,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支架治疗。最近我院心内科收治了这样一例严重的冠心病病人。患者潘某,男性,43岁。既往除有糖尿病史外,并无胸痛、高血压等其他疾病。本次因突发严重胸痛伴全身大汗,由120急诊送入我院,到达急救中心抢救室时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且伴有顽固性室速、室颤,经紧急抢救后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表现为最严重和极其凶险的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文献资料表明,类似的病变临床死亡率可达80%以上,急诊介入及时疏通闭塞的血管是唯一能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当时急诊值班的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在陈鸿武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先紧急给患者从股动脉安装了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仪,以期改善冠状动脉的灌注和改善心泵功能,与此同时急诊拟行左主干闭塞支架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术中发现患者闭塞的血管伴有严重钙化和纤维化,采用常规的球囊扩张无论如何都不能扩开狭窄的冠状动脉,最终支架无法植入。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只得采取血栓抽吸,让闭塞的左主干恢复一定血流后结束手术,术后主干血管还有90~95%的残余狭窄,随时有再闭塞的可能,因此术后采取加强抗血栓、稳定血压和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处理。幸运的是,术后患者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支持下病情渐趋稳定,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5天后在马礼坤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医生拟再次给患者实施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由于前次急诊手术时狭窄部位球囊扩不开,支架植入失败,考虑患者病变部位钙化重,因此第二次手术时首先对病变的血管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证实病变部位血管严重狭窄伴有几乎管腔360度的钙化合并纤维化,决定首先对病变的血管实施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旋磨仪也刚好是我院前不久才引进的新设备。术中旋磨实施得非常顺利,旋磨之后再结合切割球囊最终将这个“硬骨头”扩开了,并最终成功植入了冠脉内支架,使狭窄的左主干恢复了通畅,从而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高速转动(15-18万转/分钟)的旋磨头将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斑块组织研磨及消融为5um大小的微粒,从而使狭窄的管腔扩大,病变易于扩张,支架才能通过和植入,被认为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这是我省首例进行的冠状动脉旋磨术,填补了省内此项技术的空白。而且对这样高危患者和关键血管部位实施成功旋磨并最终抢救成功在国内也不多见,显示了我院心内科对危重心血管病的抢救能力以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整体水平。(心血管内科陈鸿武)

西区召开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意见征求会

7月23日下午,我院西区召开二期工程设计方案(第三稿)意见征求会。西区院领导班子成员、职能、医技科室负责人出席会议。设计单位首先对二期工程设计方案(第三稿)进行了简要陈述。西区职能、医技科室负责人在会上积极发言,对设计方案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西区刘同柱院长要求设计单位结合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尽快完成方案的修改和完善,便于二期工程相关报建工作的开展。(西区基建办张龙泉崔媛媛文/图)

我院召开2014年干部保健对象体检工作总结会

7月23日下午,我院2014年干部保健对象体检工作总结会在门诊五楼第二会议室召开。胡世莲、严光、操礼庆等院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干部保健办、干部保健中心各病区科主任和护士长参加了本次会议。副院长严光主持会议。首先,干部保健办主任王卫东对我院2014年干部保健对象体检工作进行汇报。今年干部体检工作自5月20日正式启动,到6月21日结束。共接受体检预约单位76家,预约体检人数1609人,实际体检人数1417人,参检率达88%。今年的干部健康体检做到了“以干部保健对象为中心”,坚持“服务热情、检查准确、保障有力、反馈及时”。以温馨的环境、合理的流程、热情的服务、优良的品量赢得了干部保健对象的满意,圆满完成任务。在总结经验与成绩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汇报结束后,各与会部门负责人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对今后干部体检工作积极发言,建言献策,从多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严院长在讲话中对各部门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积极肯定,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建进一步规范检前告知,使其更加完善;二是在检中服务引导上要考虑的更加细心周到,通过高要求高水准让保健对象更加舒心;三是体检报告上既要体现规范性,也要兼顾个性化;四是进一步归纳各种建议,拿出三项具体改进措施,在满意中找不足,切实改进。胡书记在总结时强调了干部保健对象体检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体现的是政治责任感,展现的是我院综合实力,反映的是医院的整体对外形象,大家要高度重视;大家要发扬深入一线的工作作风,认真总结思考,严格管理,分析每一个细节,使工作更加科学;要树立科研意识,利用本次体检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干部保健办要对口各个保健单位开展跟踪服务,体现健康管理特色,并建立信息化平台;要加强医院各科室的配合与协作;要注重服务、注重细节,提升内涵,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要提高健康管理能力,注重质量及技术改进,继续提升品牌,通过不断努力,进一步做好医院干部保健工作。(孙承伟文/图)

“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专题”义诊活动在我院南区举办

为加强我省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了解,提高预防意识,7月23日,由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医师协会和我院联合举办的“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专题”义诊活动在南区举办。中国医师协会“骨密度流动检测车”现场免费为患者进行骨密度监测和筛查。我院南区内分泌科科主任陈超等专家亲赴义诊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目前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过9000万。作为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特点为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造成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折多发部位常见于手腕、脚踝、髋部,脊柱。其中髋部骨折严重者可致残疾甚至死亡。专家建议,骨质疏松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的补钙,而是通过综合治疗以提高骨量,增加骨强度和预防骨折。一般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选择需到正规医院根据医生建议而定)。总之,为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危害,对骨质疏松症应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南区综合办李军军文/图)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肺不张是严重的病吗

肺不张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和范围,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恢复。肺不张可能由支气管阻塞、肺部感染、肿瘤压迫、胸外伤或术后并发症引起。1、支气管阻塞:痰栓、异物或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局部肺泡萎缩,表现为咳嗽、胸闷。轻症可通过体位引流、祛痰药物改善,严重者需支气管镜解除阻塞。2、肺部感染:肺炎或结核引起的炎性分泌物堵塞支气管,常伴随发热、咳脓痰。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阿...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肺不张原因与治疗方法

肺不张可能由支气管阻塞、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肿瘤压迫、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肿瘤切除手术、呼吸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1、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内痰栓、异物或血块堵塞是常见诱因,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外伤患者。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弱。需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清除阻塞物,配合氨溴索等黏液溶解剂促进排痰。2、肺部感染...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哮喘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还是酸中毒

哮喘急性发作时通常引发呼吸性碱中毒,严重状态下可能转为呼吸性酸中毒。主要机制包括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气道阻塞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缺氧代偿反应、呼吸肌疲劳及代谢性酸中毒叠加等因素。1、过度通气:哮喘发作早期因气道痉挛刺激呼吸中枢,患者常出现深快呼吸。这种过度通气状态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中碳酸浓度降低,导致pH值升高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此时血气分析显示...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支气管狭窄危害大吗

支气管狭窄的危害程度与病因及狭窄程度相关,轻度狭窄可能仅引发间歇性呼吸困难,重度狭窄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1、生理性因素: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可能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暂时性管腔狭窄。这类狭窄在脱离刺激源后多可缓解,危害相对较小,表现为运动后气促、偶发干咳,通过戒烟、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可有效改善。2、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反复发作会引起支气管壁...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
王志新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