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

医院简介

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新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的刘明铎教授担任主任。历经55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于2005年发展成为全军神经外科中心。现拥有病床101张,设有专科监护病房和专科手术室、神经解剖实验室、显微外科实验室、神经肿瘤研究室、伽玛刀治疗中心、微侵袭神经外科中心、癫痫外科中心和《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等。现有专科医生32人,其中主任医师... [详情]

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神经外科之一,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新中国神经外科创始人之一的刘明铎教授担任主任。历经55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于2005年发展成为全军神经外科中心。现拥有病床101张,设有专科监护病房和专科手术室、神经解剖实验室、显微外科实验室、神经肿瘤研究室、伽玛刀治疗中心、微侵袭神经外科中心、癫痫外科中心和《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等。现有专科医生32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6人,住院医师4人(合同2人)。高学历人员占专科医生的75&#xFF05;,其中博士10人,硕士16人。收治范围颅脑损伤、各个部位神经肿瘤,脑血管疾病和神经功能性疾病等,目前我科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人才梯队和专业结构合理,医、教、研全面发展的总体实力处于全军重点学科。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艰难起步,逆风飞翔建科初期,科室床位少、人手紧张、设备陈旧,当时仅有专业神经外科医生4人,床位15张,在刘明铎主任领导下以军队保障为第一需要,主要开展颅脑急危重症外科治疗,并开展了一些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新技术,尤其是颅脑损伤的救治方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术,解决了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1965年8月15日接受了抢救“8•6”海战头部受重伤的著名战斗英雄麦贤得的医疗任务,因此受到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的表扬,并荣获战功。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神经外科全力投入战场救治,组建专业手术队,在半年之中行开颅手术1080例,救治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刘明铎主任主编的《颅脑损伤》一书中,在国内影响广泛,成为指导神经外科工作者进行颅脑伤救治的重要参考书。此外,我科当时还参加编写了我国最早神经外科专著《实用神经外科学》以及《战伤救治手册》等。其研究成果《火器性颅内血肿及其分类》曾在1983年香港第六届亚澳神经外科国际会议上作了报告,并于1984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70年代初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脑室腹腔分流术;80年代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创新,《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40余例》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1987年吴鸿勋主任医师接任科主任主持神经外科工作,使神经外科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此期间发展现代显微手术为主要特色,全面发展神经外科技术,特别是于九十年代中开展γ刀、立体定向手术,内镜手术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等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此期间适时引进一些高学历年轻技术人才,先后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胼胝体切断治疗难治性癫痫、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皮层电极定位辅助下切除癫痫灶、坐位切除巨大小脑幕脑膜瘤、经胼胝体切除三脑室肿瘤、三叉神经减压术及脑膜血管移植治疗小脑萎缩、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内治疗、脑脊液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显微手术颅内外血管搭桥及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病等,其中马尾神经-肋间神经吻合治疗外伤性截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脑病医疗中心1996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内著名专家的帮助下,创办《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在军内国内同行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我科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生团队 更多>

王伟民
简介: 王伟民,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广州军区微侵袭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学术专业组常委,广州军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广东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人神经外科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主编。专长:颅脑外伤、神经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肿瘤及各种神经外科疑难杂症,尤其是大脑功能区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研究。
梁军潮
简介: 梁军潮,男,1963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兼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26年,对颅脑疾病的诊治有很丰富的经验,并有良好的医、教、研能力,擅长立体定向与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曾二赴瑞典、奥地利等国外著名的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是国内早期从事伽玛刀治疗专家之一。
刘德平
简介: 刘德平,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英语医学系。1994年在瑞典卡洛斯琳卡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治疗中心进修学习。从事伽玛刀工作15年,积累了一万余例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等伽玛刀治疗的专业经验,是国内首批从事伽玛刀临床工作的专家之一。
张聿浩
简介: 张聿浩,男,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近三十年,擅长颅内肿瘤,脑血管病,三叉神经痛等颅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自1996年以来专职从事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外科工作,对伽玛刀治疗颅脑疾病适应症的掌握、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及质量控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挂什么科

脊柱转移瘤建议首诊骨科或肿瘤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就诊路径包括骨科、肿瘤科、疼痛科、放疗科和神经外科。1、骨科:脊柱转移瘤常引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科可评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等外科干预。若患者出现突发性截瘫或剧烈背痛,急诊骨科能快速处理急性脊髓压迫症状。2、肿瘤科:针对已知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科能统...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就是癌吗

脊柱转移瘤不一定是癌,但多数由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脊柱转移瘤主要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原发癌灶,少数可能由良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导致。1、恶性肿瘤转移:约90%的脊柱转移瘤与癌症相关。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脊柱,破坏骨结构并压迫神经。肺癌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灶,可能伴随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原发肿瘤类...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如何止痛

脊柱转移瘤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放射治疗、微创介入、手术减压及心理干预综合缓解。主要方法有阿片类药物、姑息性放疗、椎体成形术、神经阻滞术及多学科疼痛管理。1、药物镇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控释片是控制中重度癌痛的核心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辅助缓解炎症性疼痛。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能调节异常神经放电。需在疼痛专科医师指导下采用三...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如何确诊

脊柱转移瘤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实验室检测,主要方法有磁共振成像、CT引导穿刺活检、骨扫描、PET-CT及肿瘤标志物检测。1、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脊柱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椎体、脊髓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T1加权像上肿瘤通常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MRI对早期骨髓浸润敏感度高达95%,可发现X线或CT...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右脑开颅手术的后遗症有哪些

右脑开颅手术可能遗留的后遗症主要有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癫痫发作、脑脊液漏等。手术风险与病灶位置、手术范围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需结合术后康复评估具体影响。 1、运动功能障碍 右脑主导左侧肢体运动控制,手术损伤运动区或传导束可能导致左侧偏瘫、肌力下降或精细动作失调。术后早期表现为左侧肢体活动受限,长期未恢复者需通过运动疗法、神经电刺激等手段改善。若损伤锥体外系可能伴随肌张力异常,需使用巴氯芬片或甲钴胺注射液等药物调节。 2、语言障碍 右脑虽非语言优势半球,但部分患者存在右脑语言代偿功能。手术损伤右脑颞叶或额叶可能引发命名性失语、语速减缓等非流畅性语言障碍。此类症状常与左侧大脑语言区功能储备不足有关,需通过语言康复训练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干预。 3、认知功能下降 右脑顶叶及前额叶损伤可能导致空间定向力减退、注意力缺陷或执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方向感丧失、计划能力下降等症状,需采用计算机认知训练配合多奈哌齐片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情感淡漠等额叶症状,需心理干预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调节。 4、癫痫发作 手术创伤导致的神经胶质增生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引发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典型表现为左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术后早期脑水肿阶段可临时加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 5、脑脊液漏 硬脑膜缝合不严密或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引发脑脊液鼻漏或切口漏,增加颅内感染风险。表现为清亮液体持续渗出,需绝对卧床并使用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缺损,术中可应用纤维蛋白胶辅助封闭。 术后需定期进行头颅MRI复查监测脑组织恢复情况,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促进神经修复,同时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脑水肿。家属需协助患者进行每日肢体被动活动,观察情绪及认知变化,出现头痛加剧或意识改变需立即返院检查。睡眠障碍者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调节节律,但须严格遵循神经外科医师指导用药。
范存刚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