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医院简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随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命名为“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59年命名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并入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3月7日托管酒钢集团兰泰医院,定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5年1月6日合并原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成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西站院区。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我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 [详情]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始建于1948年,前身为“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随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命名为“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59年命名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并入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3月7日托管酒钢集团兰泰医院,定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5年1月6日合并原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成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西站院区。经过七十年的发展,我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院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设有58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2686张,实际开放床位2209张。2018年接待门、急诊患者197万人次,住院患者7.9万人次,开展手术4.8万台次。现有在岗职工332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24人,50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191人,副高级职称3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甘肃省省级领军人才18人,甘肃省优秀专家4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陇原创新人才7人,甘肃省杰出青年2人,甘肃省卫生计生委领军人才26人,省卫生计生委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5人,西部青年转化医学奖5人,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青年人才计划27人。全院教授43人,副教授106人,拥有博士学历116人。拥有大型高精尖检测、诊断、治疗设备656余件。医疗实力雄厚,医院目前拥有1个“国家心脑血管疑难病症诊治中心”,拥有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殖医学与胚胎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1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高端医用材料行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心脏中心、甘肃省辅助生殖医学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治疗中心;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危重病学、胃肠内科、呼吸科、妇科肿瘤、内分泌、传染病、血液病、小儿内科、药剂科;1个省级中医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科;1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省重大疾病临床及生物信息资源库。1个甘肃省联合实验室:兰州大学-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细胞医学转化;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智能影像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发肿瘤及重大慢病防控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精准影像协同创新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冠心病诊疗技术与应用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胸外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专业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心血管疾病介入、重症医学、消化内科、生殖医学、手术室护理、血液病、传染病、临床外周介入、呼吸内科、病案质量管理、消化病微创外科、胸外科、高压氧;5个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型学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影像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列入兰州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全院整合资源集中打造6大优势学科群:西部重大及高发肿瘤早诊早治与防治体系建设、西部高发慢病防治与康复、心脑血管疑难危重病防治、生殖医学与遗传、妇幼急危重症、重症医学与创伤等学科群。科研力量雄厚,多年来申报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省部级等众多科研课题,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出版学术专著近百部。近三年来,我院科研项目立项194项(国家级17项,省部级102项),获批经费8000万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6项,甘肃省医学科技奖15项,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SCI论文204篇,CSCD论文336篇,CSTPCD论文343篇。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内、外、妇、儿等20个教研室,拥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麻醉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临床药学7个本科专业。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15个,博导40人、硕导127人,每年本科、研究生毕业生500人左右。2014年我院申报成功国家卫生计生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甘肃省首批6个培训基地之一,基地培训学科涵盖内、外、妇、儿等31个专业。获批国家心血管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重症医学四个专科制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积极推进国际开展交流合作,近年来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堪萨斯研究中心、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澳大利亚奥斯汀医院、意大利佩鲁贾医院、德国明斯特大学医院、韩国峨山医院、日本秋田大学医院等国际知名医疗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多次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国外高水平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多年来,我院扎实开展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圆满完成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交付的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治任务,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贡献。

医生团队 更多>

张钲
简介:张钲,男,1962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基地导师。现任甘肃心血管医院院长,甘肃省心脏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兰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心电生理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学会培训中心讲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兼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等杂志编委。1988-1989在法国里昂心肺医院研修心血管病介入治疗,2002年在美国底特律研修心电生理。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2000年荣获“五四”青年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姚亚丽
简介:姚亚丽,女,47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专业方向: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诊治。1995年阜外心血管医院进修心电生理介入诊治。长期从事临床心律失常的诊疗、研究与教学工作。参与完成科研课题4项,目前承担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吴增颖
简介:吴增颖 ,女,副主任医师。1964年6月出生,汉族,甘肃靖远人。1988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大学本科,获学士学 位,现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15年,擅长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高血压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及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有特长。经治病人的平均治愈好转率约98%左右。
黄晏
简介:黄晏,女,副主任医师,1965年3月生,汉族,祖籍四川,硕士研究生。专业特长: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及冠心病介入诊治。承担医疗本科、专科各专业心血管部分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在内的教学工作。总教学时数50学时。

医院动态 更多>

关于申报专病门诊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为更好的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医院拟设立专病门诊,各科室请根据表格要求填写需要申报的病种。填写完成后于2014年5月10日前将纸质版交至医务科,电子版发送至邮箱:yiwukemao@126.com。医务科2014年4月29日

关于开通信息中心移动值班电话的通知

各科室:为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医院为我处室配置移动值班电话一部,号码:13893187113,非正常工作时间均可拨打此号码联系值班人员,特此通知。信息中心2014-2-25

兰大一院口腔科独立开展两例种植牙手术

11月2日,我院口腔科成功完成两例种植牙植入手术。经过对缺牙病人进行系统牙科检查、模型分析、种植体设计,口腔科医师自行独立进行了两例单颗牙缺失患者的种植植入手术,术程顺利,术后病人均无疼痛、麻木等不良反应,伤口愈合良好。到目前为止,口腔科已成功完成种植体植入手术20余例,种植上部修复18例,种植体均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已完成种植修复的患者反应良好,种植牙能够满足患者咀嚼及美观的需求,完美替代真牙的功能。种植手术的独立开展,体现了我院口腔科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计划将进一步开展种植相关骨缺损修复及复杂病例的种植修复技术。

关于加强意外受伤住院患者管理的通知

各科室:为规范我院参保人员住院管理,根据甘劳发[1999]205号《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精神,针对我院目前医保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对意外受伤住院患者按照以下办法进行管理:1、所有意外受伤住院患者均应按自费身份办理入院手续,并全额交付住院押金。2、各类参保人员办理入院手续后,到9号窗口办理确认手续,填写意外受伤确认单,经医保审核盖章后妥善保管。3、患者出院后,凭意外受伤确认单到8号窗口审核确认医保身份,并在住院押金收据上盖医保审核专用章,再到住院处办理出院结算手续。4、凡未注明意外受伤原因患者,均不得按医保身份结算,发现有意隐瞒病史,虚假陈述,篡改病历行为,将按医院规定做出处理。医疗保险管理处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日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斑秃有哪些致病的因素

斑秃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感染或炎症等因素引起。1、遗传因素:约20%的斑秃患者有家族史,特定基因如HLA-DQB1等与发病相关。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毛囊对免疫攻击更敏感,但并非所有携带基因者都会发病。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多灶性脱发,儿童期或青少年期更易出现症状。2、自身免疫异常:机体错误攻击毛囊是核心机制,T淋巴细胞浸润导致毛囊进入...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宫颈癌疫苗什么年龄打

宫颈癌疫苗最佳接种年龄为9-45岁,主要接种阶段包括青春期前免疫启动期9-14岁、性活跃前黄金期15-26岁和成年后补种期27-45岁。接种效果受初次性生活时间、疫苗种类和免疫状态影响。1、青春期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4岁为最佳接种窗口期,此阶段免疫应答强度较成年女性高1.6倍。未暴露于HPV病毒前接种,二价疫苗对HPV16/18型防护效力可达98%,且...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增生腋下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乳腺增生伴腋下淋巴结肿大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内衣、药物干预、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激素波动、淋巴回流受阻、慢性炎症、乳腺结构异常、恶性病变等原因引起。1、热敷按摩:每日用40℃左右温毛巾热敷乳房及腋下10-15分钟,配合轻柔打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开淋巴结明显肿大区域,力度以无痛感为宜。该方法能缓解乳腺组织充血水肿,辅助淋巴液回...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宫颈癌手术与放疗的关系

宫颈癌手术与放疗是两种主要治疗方式,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早期宫颈癌以手术为主,中晚期则需结合放疗,二者关系主要有手术优先、放疗辅助、同步放化疗、术后补充放疗、姑息性放疗五种模式。1、手术优先: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A-ⅡA期患者首选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尤其适合肿瘤直径<4厘米且无宫旁浸润者。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并提供准确病理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乳腺增生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乳腺增生通常由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雌激素水平异常及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度增高等因素引起。1、内分泌失调: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衡是乳腺增生的核心诱因。月经周期中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雌激素相对过剩,持续刺激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增生。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加剧这种失衡。2、精神压力:长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会通过下丘脑...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打宫颈癌疫苗前需要检查吗

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通常不需要特殊检查,但建议进行基础健康评估。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年龄限制、妊娠状态、过敏史、免疫功能评估以及近期感染情况。1、年龄限制:宫颈癌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最佳接种年龄为首次性行为前。超过45岁或已有性生活者,疫苗保护效果可能降低,但无需因此拒绝接种。接种前无需专门检测HPV感染状态,因疫苗对未感染型别仍有预防作用。2、妊娠状态:妊娠...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