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市中心医院

医院简介

威海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1年,时称东海医院,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抗日战争需求,在胶东地区成立最早的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青岛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省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美国华人医师网络... [详情]
威海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41年,时称东海医院,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抗日战争需求,在胶东地区成立最早的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青岛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省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爱婴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美国华人医师网络医院远程医疗合作中心,吴孟超院士工作站,吴孟超肿瘤医学中心,中国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综合卒中中心;按照集团化医院发展方向,科技城分院(威海市首个紧密型医联体)、临港分院已投入运营,南海、石岛等多个院区正在筹建中。市中心医院是威海地区管理效益最好、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占地240余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现有职工168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0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齐鲁名医1人,威海市首席医疗专家5人。编制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600张(高峰期可达2200张),年门急诊量70余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万余人次,手术量2万余人次。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55个,其中省市级重点专科19个,市级质控中心10个,拥有医科达Versa HD直线加速器、3.0T核磁共振、ECT、RevolutionCT、宝石能谱CT、DSA等万元以上先进医疗设备1100余台(件),PET-CT、磁共振即将启用,设有威海地区最大的临检中心和血液净化中心。率先在烟威地区成立了与国际实验室接轨的集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一体化、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中心实验研究室,下设通过国家GMP认证的生物细胞转化医学实验室、基因精准医学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化免疫实验室,目前是中科院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威海市首个自体免疫重点实验室、威海市首个生物细胞研究创新平台,承担干细胞治疗研究、生物细胞治疗研究、基因测序技术、多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众多利好项目,以及18项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已累计开展新技术400多项。医院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医院、微创技术示范医院”,各类腔镜、介入等技术保持区域领先水平,2017年3月完成全国首例“AR+3D打印”椎体置换手术。积极打造“不到外地看专家,外地专家来看你”的服务品牌,通过专科联盟等形式,与世界知名消化道微创外科专家美国奥兰多佛罗里达医院的Eubanks教授、美国心脏学院士、休斯顿西南纪念医院副院长丰建伟教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国庆教授等国内外100余名知名专家确立合作关系,方便了群众就医。通过扶持带动,实现了学科建设借力提升,科研创新也硕果累累,2011-2017年,参与科技部“973”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上级经费87万元;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14项、市科技计划项目37项,完成科研成果53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威海市科技进步最高奖以及一、二、三等奖53项。“仁智并举,精业善行”,近年来医院紧紧围绕“抓管理,转作风,调结构,促发展”的管理方针,坚持公益性办院导向,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勇于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医院快速科学发展,率先在省内实施了检验试剂、介入、血透耗材等阳光集中配送管理模式,而且SPD物流信息化配送中心的运行,真正实现了医院物资管理“零库存”,获得省市领导和业内同仁的高度好评;威海市重点民生项目、医疗单体最大建筑—12万平方米的新综合住院楼工程投入使用,大楼集普通病房、国际医疗病区、高端产房、新生儿病房、重症ICU病房、内镜中心、急诊急救中心、高端手术室等为一体,新手术室内设术中CT、高端数字化微创杂交手术室8间、介入治疗用的DSA血管造影手术间5间,还设置了术中磁共振、手术机器人房间,还配套设有烟威地区首个医用直升机停机坪,“医康结合”的威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医养结合”的威海市颐养康疗中心成功立项,省内首个“医体结合”的奥林健身中心开通运行,区域心电、影像、病理、检验等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医院正全力向新型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昂首迈进。

医生团队 更多>

高亦深
简介:高亦深,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在北京、天津等各大医院参观学习,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血管疾病有很深的理解!又参观学习多家脑外伤治疗中心,对于脑外伤的治疗尤其是危急重症有很好的处理措施。
张磊
简介:张磊,男,主治医师,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疝与腹壁疾病的治疗。
李翠静
简介: 李翠静,女,196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药师。2007年至2013年任威海市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主任,现任威海市抗菌药物应用监测质控中心主任、威海市医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生经济协会医院药物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卫卫
简介: 王卫卫,女,药学部主任助理,主管药师,1995年毕业,2009年晋升主管药师。工作十八年来,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业务上精益求精,有较系统的药学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和医院调剂工作,为临床提供用药咨询,指导医患用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编着作2部,科研成果2项,其中一项获威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挂什么科

脊柱转移瘤建议首诊骨科或肿瘤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就诊路径包括骨科、肿瘤科、疼痛科、放疗科和神经外科。1、骨科:脊柱转移瘤常引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科可评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等外科干预。若患者出现突发性截瘫或剧烈背痛,急诊骨科能快速处理急性脊髓压迫症状。2、肿瘤科:针对已知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科能统...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就是癌吗

脊柱转移瘤不一定是癌,但多数由恶性肿瘤转移引起。脊柱转移瘤主要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原发癌灶,少数可能由良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导致。1、恶性肿瘤转移:约90%的脊柱转移瘤与癌症相关。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脊柱,破坏骨结构并压迫神经。肺癌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灶,可能伴随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原发肿瘤类...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如何止痛

脊柱转移瘤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放射治疗、微创介入、手术减压及心理干预综合缓解。主要方法有阿片类药物、姑息性放疗、椎体成形术、神经阻滞术及多学科疼痛管理。1、药物镇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控释片是控制中重度癌痛的核心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辅助缓解炎症性疼痛。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能调节异常神经放电。需在疼痛专科医师指导下采用三...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如何确诊

脊柱转移瘤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实验室检测,主要方法有磁共振成像、CT引导穿刺活检、骨扫描、PET-CT及肿瘤标志物检测。1、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脊柱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椎体、脊髓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T1加权像上肿瘤通常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MRI对早期骨髓浸润敏感度高达95%,可发现X线或CT...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脑外伤后遗症的症状有哪些

脑外伤后遗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晕、认知功能障碍、情绪行为异常、运动感觉障碍等,按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发展排列。 1、头痛头晕 早期常见持续性头痛或眩晕,可能与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变化有关,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 2、认知功能障碍 进展期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通常与额叶、颞叶损伤相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3、情绪行为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易激惹等精神症状,与创伤后神经递质紊乱有关,需结合心理评估干预。 4、运动感觉障碍 终末期可能遗留偏瘫、平衡失调或感觉异常,多因运动皮层或传导通路受损导致,需长期康复训练。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及康复治疗。
申杰
申杰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