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院简介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系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7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概况医院占地面积236亩,现编制床位2500张。设临床学科44个,医技科室12个,行政后勤科室27个。医院新区占地186亩,已有26个门诊科室和9个住院科室运行。2019年医院门急诊量约20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10万人次,手... [详情]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系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74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概况医院占地面积236亩,现编制床位2500张。设临床学科44个,医技科室12个,行政后勤科室27个。医院新区占地186亩,已有26个门诊科室和9个住院科室运行。2019年医院门急诊量约20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10万人次,手术操作约6.1万台次,医疗辐射人口3300多万,约50%的患者来源于本市外。医院现有在岗人员364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99人,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专家449人,中级职称51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88人,留学归国人员81人次,博士、硕士生导师24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国家级副主任委员3人,国家级委员、青年委员78人,省级主任委员5人,副主任委员52人。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2人,省及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省后备人才49人。学科建设现有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中医肛肠病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内科学〔风湿免疫学〕)、20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在2018年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科技影响力评价排名中,普通外科学、神经病学、泌尿外科学排名第三,肿瘤学排名第四,医学影像学、护理学排名第五,神经外科学排名第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国内首个院士工作站落地医院;四川省首个“华佗工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培训中心落地医院;是川东北区域唯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四川省数字医学专委会牵头单位。组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涵盖南充市、广安市、广元市、巴中市、遂宁市等24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发挥医院牵头的21个市级质控中心及四川省艾滋病治疗第五片区质控中心优势,与当地医疗机构共建老年医学中心与姑息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牵头成立有32家成员单位的川东北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建有风湿免疫研究所、医学影像研究所、肝胆胰肠研究所、神经疾病研究所、肛肠疾病研究所和转化医学中心等成熟的科研平台;拥有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技术水平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省内领先,其中四川省风湿病治疗中心作为川东北地区风湿疑难重症患者诊治中心,有较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是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临床研究中心、四川省产前诊断中心、四川省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分中心;2018年神经内科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胸痛中心建设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认证;是川东北首家获得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神经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磁刺激神经调控(中风后失语及癫痫)、难治性癫痫的偶极子定位及术前评估等技术;肝胆外科的腹腔镜下复杂肝叶切除、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神经外科的复杂性、难治性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帕金森病深部电极植入术等技术项目达省内先进水平。科研水平近5年来,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00余项,院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SCI收录35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22项。临床教学承担川北医学院研究生、留学生、本(专)科学生主要临床教学任务;有3个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医学技术、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护理、中医、口腔医学);获批3个省级教学团队;开展首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基层医师心血管疾病培训示范中心;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8个;普通外科是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四川省专科医师、护士、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9个(重症、急诊、肿瘤、手术室、康复、糖尿病、助产、血液净化、儿科护理)。代表川北医学院连续7届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第八届西南西北分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荣获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社会责任积极推进壤塘县尤日村、甘孜县根部夏村、稻城县中藏医院、凉山州美姑县、阆中市松垭庙村、南部县龙凤村的扶贫及健康帮扶工作。近三年,医院先后派出2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3名扶贫队员、80余名对口支援人员参与扶贫;由医院党政领导带队,先后派出11批次100余名医疗骨干力量,深入帮扶点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助推尤日村顺利通过县、州、省三级脱贫摘帽工作验收,连续两年在省卫健委驻村帮扶考核中获评第一等级。率先开展“5G+远程医疗”助力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作为省级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每年接收院际间直接转诊危重孕产妇200余人,荣获“四川省2018年度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成效突出集体”、南充市“2018年度妇幼健康工作先进集体”,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3名队员所在的国家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对口支援省内数家医院并助其中2家市、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三乙、二甲。积极参与“5.12”“4.20”“8.8”地震等救援救治工作,先后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获省“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五一劳动奖”“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

医生团队 更多>

廖华伟
简介:廖华伟,男,副教授,大学本科,1995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并于当年留校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2063d4.4年至2002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学习一年,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了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脏损害、原发性小血管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慢性肾衰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疾病的诊治。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篇,主持院内课题3项,主持四川省卫生厅课题1项。《临床医学诊疗丛书》内科分册编委。
夏成云
简介:夏成云,男,主任医师,教授,川北医学院首批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肾病内科副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委会委员。263d4.10年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到北京大学临床学院研修学习1年。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从事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63d4.多年,有扎实的内科学专业基础理论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于肾脏病及其疑难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急、慢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中毒等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有深厚的造诣。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展了经皮肾活检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国外、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2篇,部分论文被美国SCI、medline、《医学索引》、《化学文摘》收录。主持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基础项目等课题1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南充市科技进步奖3项。
冯江超
简介:冯江超,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务科主任,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省病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库成员、省及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市预防医学会理事、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市病案质控中心副主任、市政协委员。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对肾脏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肾病综合症、各种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性高血压、肾性骨病等肾脏疾病有深入研究;率先在川东北地区开展和推广血液透析技术,在尿毒症、各种急性中毒疾病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治中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至目前为止,已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主研卫生厅科技课题2项、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编专著一部、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刘晓惠
简介:刘晓惠,女,副教授,肾病内科主任,肾病学硕士,历任四川省肾病专委会委员、常委,四川省代谢病组委员,从事内科、临床、科研工作25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竭、继发性肾脏病。对血液净化技术有深入研究,在川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8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成功举办“关注老年人健康”主动脉瘤 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

为普及主动脉瘤科普知识,提高大众尤其是老年人及高危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并让大众了解更安全、更方便的治疗方案,2014年7月4日上午,我院血管外科成功举办了“关注老年人健康”主动脉瘤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7月4日上午9:00,我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开教授为曾经成功接受过腹主动脉瘤治疗的两位老年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带领患者在彩超室进行了复查。在北湖公园免费筛查义诊咨询宣教活动现场,我院血管外科派出的20多名医护专家耐心细致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疑惑,为市民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及腹主动脉瘤的早期检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健、治疗建议。此次活动共为近500名市民提供了义诊咨询,免费筛查高危患者70人,发放健康宣教资料3000多份。我院开展义诊咨询宣教活动受到了现场群众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市广播电视台、365血管病网等新闻媒体专程到现场对我院义诊活动进行积极采访报道。

“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我院积极开展2014年全国爱眼日主题宣教活动

2014年6月,我院眼科联合川北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在我院视光门诊开展了为期一周的2014年全国爱眼日主题宣教活动,免费为广大市民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进行眼部检查。活动期间恰逢6.1儿童节,故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等免费进行了视力、色觉等基础检查。我院眼科副主任杨小丽副教授,杨彩霞副教授以及眼视光学系学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7天内共为720多名市民进行了眼部疾病筛查。此次爱眼日宣教活动旨在提高广大群众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及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

24小时健康自检

起床时盗汗:盗汗是发烧的征兆,要查明原因;口臭:常常口臭,可能是胃病。洗脸时脸色带黄:若还身体疲倦,不排除是黄疸;眼色改变:充血、浑、黄色,马上看医生。刷牙时牙龈出血:如果牙齿健康,是不会出血的;想吐: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读报时眼睛痛:看报时眼睛痛,可能是青光眼;手发抖:看报时手会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金森氏病;无法阅读:该向心理医生请教了。上楼梯时心跳加速而必须停下来休息:心脏功能较弱;胸部憋闷:胸闷是危险的信号,抽空去看医生。工作时健忘:可能是动脉硬化;常打磕睡:不要以为是睡眠不足,应找出根本原因;口渴:如总觉得口渴,有可能是糖尿病;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毛病;伸懒腰时腰痛:多为坐姿不良;单纯头晕:若不是因为工作单调,请检查一下甲状腺。淋浴后头发容易脱落:头发养分不足或是荷尔蒙分泌异常;黑痣变大:有时会转成皮肤癌,新长出的痣也要注意;皮肤上出现红斑:若不是因为摩擦所致,可能是肝病的前兆。剪指甲时指甲反翘:贫血、营养不好;指甲变白:一般是半透明,但肾脏病人为白色;指甲呈半剥落状态:常与糖尿病有关。睡眠时打鼾:若十分严重有可能是鼻子出问题;噩梦不断:每晚都被噩梦缠住,大概是心脏功能不佳;头部垫高才能睡着:心脏弱者不用高枕头睡不着觉;脚抽筋:若经常因脚抽筋而惊醒,可能是动脉硬化。

我院专家教授参加“2014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

2014年5月15日至18日,“2014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徐科等领导、专家应邀参会并发言。全国近5000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副院长、脑卒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筛查与防治基地专家委员会常委王晓明教授,神经内科主任余巨明教授,脑卒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筛查与防治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神经内科副主任吴碧华教授等参加了大会。本次会议对2011年至2013年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对2014年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期间开展了“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及优秀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我院王晓明教授被评为“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吴碧华教授被评为“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优秀中青年专家”。此次两位专家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表彰是对我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我院将继续积极承担脑卒中及慢病防治的重任,在前3年工作基础上继续完善脑卒中及慢病防治的网络体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温情“雷锋月”,传递“正能量” 我院团委精心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精神,树立良好社会风气,2014年3月,我院团委成功组织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川北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系第九团支部的全体同学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他们秉承“携手公益、以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医院各科室进行了陪同检查、候诊服务、整理资料、优化环境等活动。学生志愿者们热情高涨,亲身体验了医务工作者繁忙的工作,也深入了解了患者们的需求,既将爱心传递到医院,也学习了沟通能力。我院团委将继续开展此类志愿者医院服务活动,将其打造成温情服务患者与医院、培训和提高服务技能的公益平台。

放松心情能增强免疫力

佛教教人长保平常心有其道理,因为连西洋科学家都说,放松心情,保持平静,专注于正面,有助提升一个人的免疫能力。纽约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心理治疗门诊部主任帕斯说,人的心境和免疫活动有关连,“我们还没找出可以不断取用,然后测量免疫能力改善了多少的方法。”不过,他说他和研究同仁确实发现了“很好的指针”,看出心理状态和免疫能力的关连,这点仍需进一步探讨,但初步结果不容忽视。他的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期刊”提出报告,说他们找了三十三名医学院和牙医学院,确定对催眠术能够反应的学生,测试他们如何面对第一次大考。实验对象开始接受“放松”训练之前,和大考前三天,各抽一次血以供观察。其中,约一半(十女三男)运用自我催眠术,并参加集体催眠放松班。另一组则照常过日子。这简单的放松技巧包括深呼吸、肌肉逐渐放松、观想(观想自己能够集中精神、记住学科内容、甚至以欢欣的心情准备应付这要命的考试)。这些“干预”练习连续一周,每天练半个小时。一周过后,有练放松技巧的学生,T型淋巴细胞的活动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到三十九。T型淋巴细胞是白血球细胞,也就是免疫系统功能是否发挥的重要指针。考试届临期间,没练习放松的学生和有练习那组比起来,T型淋巴细胞面对挑战的反应能力低了百分之二十四到三十三,而越常练习放松技巧的学生,免疫系统的反应越好。这是科学界首次观察到放松动作对免疫系统有具体效果。大约十年前,一项研究显示有参加“精神鼓舞班”的乳癌病患活得较长,这表示她们的免疫系统抗癌能力有所增强。观察家说,帕斯小组的研究也许可以应用到即将接受手术的病人身上。有些参加试验的牙医学院学生就已计划将来执业时,将这套技术运用到病人身上。帕斯说,这项试验规模很小,恐怕不够证明上述结论。再说,每个人对催眠术的反应能力也不一样,科学界应继续探讨更“普遍适用”的方法,看看别的放松技巧是否确实能提高免疫能力。他说,许多“管理压力”的技巧,如静坐、放松和催眠,似乎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和幸福感,进而影响到血压、心跳和肌肉紧张度等交感神经系的作用

小儿长“双层牙”怎么办

凡逾期乳牙不脱落而滞留,恒牙已萌出。恒牙往往由乳牙之舌侧或偏旁萌出,也就是说乳牙占据了恒牙萌出之正常位置,有碍其正常萌出时,此滞留之乳牙必须及早拔除,以便从正常位置萌出,否则影响正常排列之牙列,但应注意若乳牙滞留,逾期不脱落,如第一乳磨牙或第二乳磨牙,而恒牙亦未萌出,此时需照X光片,证实有恒牙,才能拔除乳牙。不然恒牙先天缺失,还需要乳牙代替恒牙。若过早拔除侧造成缺隙,还需及时作假牙。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丝绸路口腔门诊部建议替牙期的儿童每三个月到口腔门诊部就诊一次,以便在口腔师的监护下完成儿童乳恒牙的正常替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乳腺癌早期要做化疗吗

乳腺癌早期是否需化疗需结合分子分型、肿瘤分期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常见干预方式包括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疗、放疗、手术治疗。1、分子分型判断:激素受体阳性型患者优先采用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HER2阳性型需联合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三阴性乳腺癌因缺乏治疗靶点,化疗占比更高。2、肿瘤分期评估:T1N0期微小肿瘤通常豁免化疗,保...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糖尿病吃什么降糖快

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控制血糖。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1、低GI食物: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可延缓血糖波动。推荐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替代精制碳水,搭配西兰花、菠菜等非淀粉类蔬菜。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奇亚籽、亚麻籽等可溶性纤维能减缓糖...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长期失眠容易导致黄褐斑吗

长期失眠可能与黄褐斑形成有关,主要涉及内分泌紊乱、黑色素代谢异常、皮肤屏障受损、氧化应激加剧、慢性炎症反应等因素。1、内分泌失调:睡眠不足会干扰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节律,导致雌激素水平异常波动。雌激素过量可能刺激黑色素细胞活性,建议通过规律作息、睡前冥想调节激素平衡,必要时可检测性激素六项。2、黑色素沉积:失眠引发的慢性压力状态会促进促黑素细胞激素MSH分泌,...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黄褐斑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黄褐斑患者需注重饮食调节,避免光敏性食物、增加抗氧化摄入、控制糖分、补充优质蛋白、保持水分平衡。1、避免光敏食物:芹菜、茴香、柑橘类等光敏性食物可能加重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这类食物含呋喃香豆素成分,经日光照射后易引发光毒性反应,建议食用后避免直接日晒或选择晚餐时段摄入。2、强化抗氧化: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维生素E含量高的坚果,以及番茄红素丰富...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分期、分子分型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5年生存率从Ⅰ期的99%降至Ⅳ期的27%。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及个体化治疗。1、分期影响:临床分期是生存率的核心指标。Ⅰ期患者肿瘤直径≤2cm且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达99%;Ⅱ期生存率约93%;Ⅲ期因淋巴结广泛转移降至72%;Ⅳ期远处转移者生存率不足3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糖尿病可以要孩子吗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生育,需通过孕前评估、药物调整、血糖监测、营养管理和产科随访等方式降低风险。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异常、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史等因素引起。1、孕前评估:计划怀孕前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并发症筛查,评估视网膜病变、肾病及心血管健康状况。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m...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