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

医院简介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以下简称西藏成办医院)坐落于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0号,毗邻三国文化名胜武侯祠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成都市医保定点医院。医院始建于1971年。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注册于成都市卫生局。1997年经卫生部批准,西藏成办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联合办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 [详情]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以下简称西藏成办医院)坐落于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0号,毗邻三国文化名胜武侯祠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成都市医保定点医院。医院始建于1971年。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注册于成都市卫生局。1997年经卫生部批准,西藏成办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联合办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唯一分院。2003年国家发改委投资7120万元在原址上进行了整体改造,自治区政府又先后投入3000万资金购置设备,现医院拥有固定资产约3.5亿。医院占地30余亩,开放床位400张,职工450余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各类专家及博士、硕士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设21个临床医技科室。经过39年的建设,特别是改扩建以来医院飞速发展,并充分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技术优势,引进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西藏成办医院在医疗技术上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大力支持和专家教授亲临指导,实行了华西医院专家教授来院坐诊、会诊和查房制度;个别特殊检查可经医院联系后直接到华西医院检查;部分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也能得到华西医院专家的亲自主刀;对特别疑难的病患将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医院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温馨服务,解决“挂号难”、“看病难”、“收费高”的问题。目前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显微外科)、心血管内科、放射科和内分泌专业的技术已经达到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

医生团队 更多>

邹文韵
简介: 邹文韵,男, 检验科 主任。1964年毕业于重庆药校检验专业,在四川医学院附属 医院 检验科从事临床检验的医,教,研工作40余年,2006年受聘到西藏成办医院检验科工作至今,具有丰富的临床检验工作经验。擅长临床生化免疫,细菌,电泳分析,血气酸碱分析,血型与合血,三大常规的检验及实验常用质控统计方法参与编写已正式出版的“临床生化检验”,“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与“血气酸碱分析”等专业书籍。
李梅
简介: 李梅,女,住院医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多次在华西医院进修学习,在腹部、小器官、外周血管的多发病,常见病及部分少见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肖蓉
简介: 肖蓉,女,主治医师,功能科副主任。2001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曾多次在第三军医大学 西南医院 ,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 进修学习。从事 超声诊断 工作近10年,在多发病,常见病及部分少见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产前诊断等,对心脏及心血管 疾病 的诊断。曾获得省级科研优秀奖1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周燚
简介: 周燚,副主任医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西藏分会影像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介入专委会委员。199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2013年参加北美放射学年会、日本放射学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医学论著多篇。主持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擅长急症、肿瘤病变CT/MRI诊断,CTA检查技术,非血管性CT介入诊疗技术(如肿瘤经皮穿刺活检、物理或化学消融术,椎体成形术,脓肿经皮穿刺引流置管术,腹腔神经丛毁损镇痛术,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臭氧及胶原酶注射术,肝、肾及骶管囊肿介入治疗等)

医院动态 更多>

西藏成办医院开展2014年度“优秀病历院内展”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我院于近日组织开展2014年度“优秀病历院内展”活动。此次参加展评的病历均经医院各科室专家严格把关、精心挑选,全院共有22份优秀病历参加展览。在为期三天的展评期间,院内各科医师积极响应,仔细阅读,认真学习,深入探讨,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此次展评活动,各科医师不仅进一步强化了病历规范书写意识,端正了病历书写态度,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完善了病历书写知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优秀病历展评对于全面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充实病历内涵,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藏成办医院迎来第三批谢通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务人员

西藏成办医院迎来第三批谢通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务人员自西藏成办对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培训援助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我院按照成办党委要求,精心组织,积极落实,已经顺利完成两批次共9名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近期,我院迎来了第三批2名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分管院领导携科教科相关人员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召开了座谈会。会议指出,在培训期间,我院将继续抽调“精兵强将”作为带教老师,制定详细、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为基层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设立专项奖学金,充分鼓励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会议强调,我院将对基层医务人员严格管理,力争培养出合格的、能满足当地农牧民群众需要的好医生。会议要求,基层医务人员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培训机会,尽快克服语言困难,认真学习,把学习成果运用到今后的医疗服务工作中去,把医学健康知识普及到自治区的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去,为西藏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成办医院与西藏那曲地区卫生局签订农牧区参保人员来蓉就诊及转诊协议书

为进一步支持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向西藏那曲地区农牧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近日,我院与西藏那曲地区卫生局共同协商,确定成办医院为西藏那曲地区农牧区异地就诊及转诊定点医疗机构,双方签订了那曲农牧区参保人员来蓉就诊及转诊协议书。协议书约定,患者凭那曲地区各县级以上卫生局签字盖章的转诊证明,可延缓三天缴纳押金。同等条件下,那曲农牧区参保患者可优先转诊及入院。患者因病情危重需救护车到机场、火车站接送的,我院将提供服务。此项工作的启动,对建立那曲地区各级医院到成办医院的就诊、转诊渠道有很好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为区内患者服务,极大地方便那曲地区患者来蓉就医,能有效缓解基层农牧民群众就医难问题。

西藏成办医院开展“八一”慰问军属活动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7周年,进一步发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军队建设,西藏成办医院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向医院17名军人家属送去了大米、牛奶、食用油等慰问品,并向他们表示了关心和慰问。一名军属动情地说:“感谢医院对我的关心,我会转告丈夫,让他在部队安心工作,报效国家”。在八一建军节慰问军属,是成办医院的优良传统,体贴的问候让军属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医院的关怀,体会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荣誉感。此次慰问军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与群众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西藏成办医院不断开拓新技术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为满足广大西藏患者的就医需求,切实提高诊断准确率,西藏成办医院不断在医疗技术上进行探索、创新。继我院开展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等技术后,又在全院实施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为心脑血管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主要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操作简便,价格实惠,准确率高的优点,目前已得到行业普遍认可。我院对此项新技术的全面开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查渠道,减少了患者的转院检查手续,节省了医疗费用。自2013年运行至今共开展检查420多例,准确率达到98%以上,得到了广大心血管病患者的广泛好评。

内分泌科基因确诊我院第一例血色病

遗传性血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铁代谢病,患病率一般为3‰~8‰,本病在北欧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在国内罕见,少有报道,基因确诊则更少。我科收治的该患者为藏族,因初发糖尿病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皮肤稍显古铜色,检测有铁蛋白明显升高(>1650ng/L),询问家族史后发现其家族中肝病高发,引起了我科医生的高度警觉。血色病典型的三联征为肝硬化、色素沉着和继发性糖尿病,但在早期临床表现非常隐匿,尤其是杂合子。我们进一步排除患者继发性铁蛋白增加的原因后,怀疑遗传性血色病,因此进行了血色病基因(HFE基因)测序检查,发现该患者HFE基因第187对碱基杂合致病性突变,确诊为遗传性血色病1型。这提示我们临床医生对于糖尿病、肝病和皮肤色素沉着的患者更需提高警惕。另外,遗传性血色病的基因确诊也标志着我科对铁代谢异常的诊断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深入临床重沟通 合理用药保健康

随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西藏成办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模式,在主管院领导带领下,深入临床科室,带着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具体问题,与一线医师展开面对面沟通与讨论,取得良好效果。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的抗菌药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和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鉴于此,2011年起原卫生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三年来,西藏成办医院积极响应,采取多项措施集中整治,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呈现出持续改进局面,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某些使用指标仍难以达到要求。近日,西藏成办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在主管业务院长的带领下,分别到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手术科室,与医师进行了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沟通交流,指出了各科室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品种选择、使用疗程及特殊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让管理者、使用者、监督者坐在一起共同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共同商讨具体的解决办法,对切实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沟通探讨,一是使各手术科室进一步明确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控制指标及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得出了解决办法。二是使临床药师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带到临床,体现了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在参与临床治疗时也更有发言权。三是这种形式的沟通本身易于操作,针对性强、显效快,得到了手术科室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医院业务院长介绍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医技科室服务临床、临床服务病人的宗旨,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加大力度拓宽临床药师与医师沟通范围,下一步将逐步开展关于中成药、激素、神经营养药、保肝药等常用药物使用的专项沟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切实为广大患者健康保好驾护好航。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转移有哪些情况

鼻咽癌转移主要包括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五种情况。1、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0%-80%。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同侧颈深上组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质地硬且活动度差。晚期可能出现双侧或多组淋巴结融合。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需结合放化疗和靶向治疗。2、骨转移:约20%-30%晚期...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得做什么检查

鼻咽癌确诊需进行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测、病理活检及颈部淋巴结检查五项核心检查。1、鼻咽镜检查: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病变。电子鼻咽镜能放大图像并留存记录,对早期微小病灶检出率更高。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恶心感。2、影像学检查:增强MRI是鼻咽癌分期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颅底侵犯情况...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
王志新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