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质增生可能与关节退变、长期劳损、炎症刺激、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
1、生活干预减少关节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关节压力。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关节负荷,肥胖者可通过低热量饮食和适度运动减重。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以稳定关节。注意关节保暖,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疼痛症状。
2、物理治疗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每日进行15-20分钟。超声波治疗能够软化增生骨赘,减轻组织粘连,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15次疗程。牵引治疗适用于脊柱骨质增生,通过机械牵拉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脉冲电磁场疗法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增生进展。
3、药物治疗塞来昔布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延缓关节退变进程。双醋瑞因胶囊通过抑制白介素-1发挥软骨保护作用。骨化三醇软胶囊可调节钙磷代谢,改善骨质疏松伴随的骨质增生。玻璃酸钠注射液通过补充关节滑液,改善关节润滑和缓冲功能。
4、中医调理针灸选取阿是穴、肾俞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缓解疼痛和僵硬。艾灸利用温热效应驱散寒湿,适用于遇冷加重的骨质增生。中药熏洗使用伸筋草、透骨草等药材,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推拿手法可松解肌肉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清理增生骨赘和炎性组织,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病变。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严重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者,需根据年龄和活动需求选择假体类型。椎管减压术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压迫,常配合植骨融合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截骨矫形术通过改变力线分布缓解关节负荷,适用于伴有明显畸形的患者。
骨质增生患者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跑跳等冲击性动作,建议选择平底软质鞋减少关节震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鱼类、深色蔬菜等食物。寒冷季节需加强关节保暖,可佩戴护具提供支撑保护。若出现持续夜间痛、关节交锁或明显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