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中心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拎着行李送台子镇红宋村宋大叔的孙子出院。
一路上,医生对宋大叔千叮咛,万嘱咐,把出院之后的注意事项交代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大爷再出什么岔子,还把自己的名片给了宋大爷,让宋大叔可以随时联系到自己。
这是2013年中心医院推出的又一项优质服务活动之一。为了让住院患者住院期间享受到更便捷、贴心的服务。县中心医院推出了“精细服务 共享温情”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从病人一入院到病人出院后持续性服务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工作细节入手,全力为病人提供精细服务,让医患之间共享原点的温情。
手术室营造“温暖十分钟”
不少做过手术的市民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术室是一个干净而安静的空间,躺在无影灯下等待麻醉,等待手术的那一小段时间,内心是非常地害怕和无助的。这个时候如果医务人员能够给予关爱,会给患者的心灵莫大的安慰。
中心医院手术室推出了“温暖十分钟”关怀计划。手术室的护士长焦秀红介绍说,“温暖十分钟”分为麻醉前五分钟和手术清醒后五分钟。麻醉前五分钟是患者最恐惧、孤独的时候,家人不在身边,没有亲人的手可以握。这个时候,手术室护士就伸出温暖的手,给患者以依靠。
每场手术开始前,护士都会提前进入手术室,每一例手术病人来到手术室都会有护士热情迎接,主动招呼,让病人感到被重视。护士们体贴耐心地向病人讲解手术室的基本情况、手术中的注意事项,解疑释惑,排除他们对手术的顾虑和心理压力。手术室还要求护士要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在大口罩后,用微笑的眼神给患者以安慰。
术后五分钟,护士要亲切地呼唤患者,让他们从麻醉中醒来,同时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手术结束了,很顺利”,让患者安心。护送患者出手术室时,护士也会第一时间主动告诉等待在门口焦急的家属手术的情况和手术后的须知。“关怀以诚,服务至上”,手术室从一个个细节入手,用爱与关怀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家住魏桥镇田李靳村的吴大姐,由于卵巢囊肿在手术室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她笑着说:“手术室的"温暖十分钟"让我感觉特别的温馨,手术有她们陪伴,好像做梦一样,一点也不紧张、不害怕。”吴大姐的爱人也说:“早上送我爱人进手术室的时候,我爱人和我都非常紧张,毕竟是做手术嘛都有风险,但是来迎接我爱人的护士虽然戴着大口罩,但是却有一双笑眼,她亲切地安慰着我爱人,我听着一下子心情就放松了很多,在中心医院感受的点点滴滴都是关怀。”
健康俱乐部医患成“战友”
近年来,中心医院积极牵手患者建立疾病健康俱乐部,医患成为“战友”,将健康防线前移,同时用集体的力量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和抵抗疾病的勇气。这些公益的俱乐部也成为了和谐医患关系一个很好的载体,社会反响非常好。
儿科营造患儿快乐之家
近期,儿科住院患者增多,70多名住院患者有时确实让人吃不消。面对繁忙的工作,中心医院儿科提出了“精细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口号,每一个住院小患者从入院的那一刻便开始接受到了儿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细致服务,从就医诊疗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儿科都要求为每一个患者提供全程服务。大到为孩子进行精心治疗,小到陪孩子们看书解闷,让他们消除在治疗期间的恐惧感,儿科医护人员们都做得无微不至。在此期间,他们积极倡导经常身入病房、主动到病房、多到到患者身边等服务理念,及时发现问题,提现了主动为患者服务的责任与情怀。
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院上下形成了一股比服务、创感动的和谐之风,把精细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让患者在萌动的春色中又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