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希望生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如愿。目前在没有药物能够治愈儿童自闭症的情况下,教育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充分的教育训练,才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患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最大程度促进患儿社会适应,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家庭负担。因此,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坚定的信心和态度开展教育训练。
1、家长要积极行动。专家为自闭症孩子进行专业评估,确认障碍程度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障碍程度包括:障碍发生的时间、原因。时间越早,后果越严重,预后越不乐观。早发现,早训练,愈后会更好。依专家的评估,明确孩子现阶段适合哪种训练,选择合适的机构进行训练,而不是盲目跟从。
2、正确的选择机构和老师。对自闭症儿童选择一个好的训练机构很重要,选择一个好老师更重要。一般将老师分为听语型和视动型,听语型老师能说会道,善言词;视动型老师较有耐心。家长可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老师。
3、家长要对康复有正确的期待。一般认为,7岁以下落后正常儿童2年以下的自闭症儿童有希望上学,确定孩子能坐得住,眼睛的专注力能持续一段时间,培养孩子的写字能力,语言能力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要写字、认字、会应用字;若7岁以上,落后正常儿童2—3年,则没有希望上学。孩子的未来家长应思考,此时侧重培养孩子建立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的生活技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及对性问题的处理。
4、家长要持有正确的心态和态度。确诊后,家长必须积极面对,接受事实,争取时间,开始训练。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促进他进步的环境。对自闭症的治疗,坚持早发现早训练的原则。最佳训练期是3-6岁。家长更应具备爱心、细心、警觉心、责任心,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关爱孩子。
5、家长应有意识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1)注重培养正确的行为。(2)注重对正确行为的奖励。(3)忽略不正确的行为的原则。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情景性,将训练贯穿于生活之中,积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一味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4)理解机构和老师。如小孩子调皮是正常的,偶尔摔伤、擦破皮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家长却因孩子的一点点皮外伤就与老师大动干戈,怒目相对,我们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这样做,对孩子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一个体验生活的机会。家长与老师,为孩子的事情闹得不开心,其实受损的是孩子,因为这些孩子的特殊性,除了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老师在一起,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喜、怒、衰、乐都和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6、家长要掌握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各种训练手段和知识理论也百家争鸣,为了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家长也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自闭症的一般特点和自己孩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掌握自闭症训练的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定期为孩子做康复评估,时刻参与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再学一门专业。
7、要加强家校合作。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教师,机构三位一体加强合作。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并改变个别化教育计划。机构对教师进行合理的管理,让每个老师有发挥自己的特点及特长的空间,创造发明新的训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