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我院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技术能手比武

本报讯于燕波、沙花燕报道:为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水平,在5·12国际护士节前夕,我院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展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暨护理技术能手比武活动。 活动中,各科室的优秀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医院护理管理软件,紧密结合本单位的专业特色和临床病例,提出对医院护理工作持续改进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授课演示,使大家不断提高工作中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使每名护士自觉执行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流程,发挥护理工作主人翁的作用,提升护理服务内涵。 与此同时,来自全院各科室的护理技术能手也齐聚一堂,比试护理技能。经过激烈比拼,10名优秀护理人员凭着娴熟的操作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风貌脱颖而出,被评为“护理技术能手”。 近年来,我院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安全、有效、舒适的护理为目标,不断提高护理技术质量水平,以练兵促临床,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以做好军队传染病护理标杆,适应军队“传染病临床护理示范基地”的带教要求为目标,以护士长带教、护理骨干教学等形式,打造“优秀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争当护理尖兵的浓厚氛围,整体提升了护理队伍的能力素质。 去年,全军传染病临床护理培训基地在我院成立,为军队各级医疗机构培训传染病专科护理人员,并开展传染病护理相关研究工作。 

缅怀红色记忆的阵地 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我院院史馆正式落成

本报讯赵晶明、谢恩华、宋永亮报道:5月28日,我院院史馆在科训楼正式落成,这为我院日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医院文化教育提供了平台。 2011年5月,医院决定建设院史馆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院史馆筹建领导小组、筹建办公室以及筹建咨询委员会等机构。从文物征集到布展大纲定稿,再到落成启用,得到了全院同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筹建期间,院党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要求院史馆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尽早投入使用,为建院60周年献礼。医院还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院人员,特别是老领导、老同志积极建言献策,并提供珍藏多年的资料和照片,为院史馆建设添砖加瓦。为使展出的历史资料更加详实准确,筹建院史馆的同志,不辞辛劳多次到解放军档案馆、总后档案管以及地方的相关部门查找线索,收集资料。走访在院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到医院前身延安中央医院和西柏坡朱豪医院旧址追寻革命足迹,理清了医院历史的发展脉络,为院史馆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夯实了基础。 经过集思广益,集中攻关,形成了院史馆布展方案,几经修订后,最终定稿。清华大学清尚装饰设计公司经过近4个月的紧张施工,布展工作已全部结束。馆内共分为“薪火相传”“亲切关怀”“防治尖兵”“不辱使命”“学科建设”“情系军民”“科研教学”“英才荟萃”“铸牢军魂”“保障有力”十个部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医院在60年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程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一个个定格的瞬间、一幅幅隽秀的画面,真实而细腻的记载了“302人”永恒的精神追求和鲜明的时代记忆。置身于此地,仿佛跟随老一辈医院建设者们穿越时代长河,感悟60年来医院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展厅总面积600多平米,共收录了1700余张照片、400余件实物,并运用了投影、电脑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图文并茂、光影结合的现代化、立体化呈现模式,让参观者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积淀,也能体验到铺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院史馆,是了解我院的窗口和平台,所收藏的每件文物都记载着我院的光辉历史和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院史馆的建成,为全院人员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成为我院“传统教育的基地、展示医院的窗口、透视历史的课堂和文化熏陶的阵地”。 

我院专家医疗队赴金寨革命老区“光荣院”开展医疗义诊服务

本报讯杨燕、戴欣报道:5月27日,我院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赶赴安徽省金寨县革命老区,为光荣院的老红军、老复员军人以及烈士遗属开展医疗服务。 活动中,专家为老同志认真查体,传授老年人养生常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使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专家们还对光荣院的护理员进行老年保健知识培训。 95岁高龄的女红军战士池家春,血压一直不稳定,倔脾气的她有时还为吃不吃降压药和护理员闹别扭。杨永平主任主动与她促膝交谈,为她讲解血压与情绪的关系,鼓励她正确面对健康问题,按时服药。当得知老人吃饭“口味重”的特点后,杨主任耐心规劝她养成低盐、低油、低脂肪的饮食习惯。 81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战士余子清,耳不聋、眼不花,但长期被便秘困扰,消化内科专家张文辉博士给他提出了调整饮食方式和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余老非常高兴。 活动结束时,专家医疗队队长、邢振湖政委代表医院为光荣院赠送了常用药品和科普书籍。

吕吉云院长参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坛”

本报讯朱睿报道:5月2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坛,在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吕吉云院长作为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出席会议,并以“构建和谐医院维护群众利益”为题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 据了解,军地5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的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认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治本之策,积极营造良好医疗环境,推进人民健康事业持续发展作了深入交流。 吕院长表示,我院将以白求恩精神为榜样,加强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与思考,从坚持正面教育、规范文明医疗行为、健全有效制度机制入手,更好地为军地传染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我院专家医疗队走进金寨县光荣院开展医疗服务

5月27日,由我院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来到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为这里光荣院的老红军、在乡老复员军人和烈士遗属开展医疗服务。 活动中,专家们为老同志认真查体,详细讲解老年人养生保健常识,并针对大家提出的具体健康问题进行了详细而耐心的解答,使老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他们还仔细叮嘱护理员应该在老人健康方面留意的细节等,指导其如何更有针对性的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81岁的抗美援朝退伍老战士余子清,耳不聋、眼不花,但长期被便秘困扰,消化内科专家张文辉给他改变生活方式,适当锻炼等建议,“还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必要时可以吃一些乳果糖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在张博士反复叮咛中,余老犯愁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95岁高龄的女红军老战士池家春,血压一直不稳定,倔脾气的她有时还为吃不吃降压药和护理员闹闹别扭。内科专家杨永平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她促膝畅谈,为她讲解血压和情绪的关系,鼓励她正确面对健康问题,按时服药。当得知老人吃饭“口重”的特点后,杨主任耐心规劝,推荐她尽快养成低盐、低油、低脂饮食习惯。 活动结束时,医疗队领队我院政委邢振湖还代表医院为光荣院赠送了一批常用药品和科普书籍。 据了解,我院是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其前身是延安时期的中央医院,多年来医院始终不失红色医院本色,不忘为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反哺老区百姓。先后为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宁夏等“老、少、边、穷”地区百姓送药送药,受益群众超过十万人。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我院技术协作医院

本报讯杨燕、戴欣报道:5月28日,我院与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该院将正式成为我院技术协作医院。邢振湖政委、葛承法副院长、六安市卫生局潘健局长、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潘义广院长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我院专家医疗队、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后,两院分别发挥自身优势,在医院管理、临床会诊、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技术交流、联合会诊、快速转诊、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应突处置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我院将充分发挥传染病、肝病学科人才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诊治水平,也将有效提高六安地区综合医疗水平,为皖西地区医疗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以精神卫生专科为主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的儿科、微创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该院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不断加大特色学科建设力度,尤其是针对消化内科、肝病学科、肿瘤外科等科室给予大力扶持。 根据协议,我院还将定期派出专家对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带工作,帮助该院加强学科建设,指导开展临床新技术、新业务,并免费接收该院派出的进修生,特别是利用信息化远程诊疗技术手段,给当地肝病患者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当天,我院的杨永平、陈国凤、刘振文、张雪峰、张文辉等专家,还现场为群众进行义诊,并到多个临床科室开展教学查房、现场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内镜探查等技术操作,为医务人员开展了肝病和内镜技术培训,受到了当地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中美联合肝病专家门诊在我院开诊

近日,中美联合肝病专家门诊在我院开诊,该门诊通过建立特色档案、对患者进行分类和筛选、跟踪回访等形式,为患者制订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并开展肝病治疗的前沿研究。 该门诊由我院肝病专家、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辛绍杰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肝病临床教授Eddie C.Cheung共同出诊,借助我院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平台,将诊断经验与美国的前沿技术相结合,为肝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据辛主任介绍,此次开展中美联合肝病专家门诊,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全球最新的专业咨询,由世界级专家团队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评估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专家在积极进行临床研究的同时,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和设备,运用生物标记和预测方式来记录诊断、治疗结果,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我院护理科研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患者穿刺插管滑落难题

由我院护理部唐永红、鲍鹤枚、张昕等人研发的《一种阻止穿刺插管滑脱的固定片》,于近日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据了解,许多疾病在治疗时需要通过穿刺插管进行持续注射治疗、引流积液、间接留取标本、观察治疗效果,插管留置人体的时间少则几日,多则数十日。在此期间,为了防止导管脱落,医护人员总是先将纱胶布、透明辅料固定在患者插管部位,并定时观察,叮嘱患者少活动,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由导管滑脱引起的医疗事故在各医院时有发生。究其原因,60%都与固定不牢和插管处渗血有关,不仅给患者增加了创伤、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正常治疗和康复。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护理部专门组成科研小组,经过临床调研、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把一种无毒无味、软硬适中、可高压灭菌消毒的医用硅胶,制成直径约1.5-3cm、有一定厚度的固定片,并遵循物理学压力、摩擦力原理,既能牢牢卡住插管边缘,又不妨碍患者使用。科研小组还在固定片与皮肤接触表面放置了抗生药物、消炎药物缓释膜,预防患者皮肤局部感染和穿刺处渗血。该实用新型专利在我院临床科室免费使用以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导管滑脱率明显下降。

我院专家建立中药辨识评控新方法

日前,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年多的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评控新方法——“成分敲出敲入”法。该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中药主要药效成分,为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评控、药材筛选与研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此项研究成果已被多个国际知名期刊收录发表。 “成分敲出敲入”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成分敲出”的方式筛选和确定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采用“成分敲入”的方式摸查和确定最低有效剂量和最大安全剂量。以牛黄为例,研究发现牛黄抗真菌作用的主要成分并不是某一个成分,而是多个胆汁酸类成分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去氧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协同作用能使药效活性提高33倍。目前,该研究已经完成了黄连和牛黄化学评价检测指标及限量标准的科学制定,为中药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方法学实例。 目前,我国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主要是采用还原分析的方式,往往容易出现成分分离越细,药效作用越弱,造成中药整体有效,但单体成分无效的结果。而在成分含量质控标准范围方面,往往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并且含量标准的上限和下限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不大。针对这一现状, 肖小河所长带领的科研团队在2009年首次提出了“成分敲出敲入”的概念,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4年多大量临床研究,终于建立“关联药效、标而又准”的中药成分含量质控标准“成分敲出敲入”法,为我国在中药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国际牙科美学修复高峰论坛在我院召开

近日,2014国际牙科美学修复高峰论坛在我院召开。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两百余名牙科美学修复权威专家,以“引领当今国际牙科美容美学修复的新潮流新技术”为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和现场病例演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第二面孔”——牙齿的美观,牙齿修复技术也向美观、舒适方向发展。我院在首都北京率先引进韩国超薄瓷贴面Style veneer技术,即以玻璃陶瓷作为主要材料,通过压铸或切割的综合工艺,将牙齿瓷贴面的厚度由传统瓷贴面的0.5-0.7mm变成了堪比隐形眼镜厚度的0.2mm,最终实现最高级别的美容修复,被誉为现代口腔美容修复新潮流。治疗时,牙科医生根据患者面型、邻牙等参考条件,不需或极少对患者实施磨牙,就可直接采用齿科专用贴面粘结剂,将超薄瓷贴面贴在病损或有缺陷的牙釉质表面,并根据患者个人喜好选择满意颜色和亮泽度,以达到美观舒适健康的功效。该技术一推出,就受到众多牙病患者的青睐。 会上,被誉为“世界上最贵的口腔医生”、来自日本的世界知名口腔综合美学修复大师山崎常郎教授,国际口腔种植体医学会成员、韩国The Style veneer超薄瓷贴面创始人、韩国The Style Korea 义齿技工所董事长金钟圆,美国口腔正畸美容修复专家道格拉斯, 全军中医中药委员会中医口腔粘膜病专委会常委、我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李雅彬,The Style Korea 义齿技工所中国华东区技术总监戈蕾等,针对超薄瓷贴面牙在牙科美容修复中的临床运用、如何完美高效备牙等问题进行了精彩授课,并现场实战演练了超薄瓷贴面牙齿修复新技术。此次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院口腔美容发展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一页
3/5
下一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炎症、遗传因素以及饮水习惯不良。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芳香胺类物质是明确的膀胱癌致癌物,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烟雾中的有害成分经肺部吸收后通过尿液排泄,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导致DNA损伤和异常增殖。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低至接近非吸烟者水平。2、职业化学暴露:接触苯胺染料、橡胶、皮革、印...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6天前得哺乳期乳腺炎,高烧到3

哺乳期乳腺炎高烧持续3天未退需立即就医。哺乳期乳腺炎主要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严重时可形成脓肿。建议暂停患侧哺乳,通过抗生素治疗、排空乳汁、冷敷镇痛等方式干预。 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最常见诱因,可能与哺乳姿势不当、内衣过紧、婴儿含乳困难等因素有关。早期表现为乳房局部硬块伴压痛,及时排空乳汁可缓解。细菌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常伴随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全身乏力等症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未及时处理的乳腺炎可能进展为乳腺脓肿,此时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反复发作的乳腺炎需排查是否存在乳头皲裂、免疫低下等基础问题。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影响婴儿的药物。 发生乳腺炎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佩戴无钢圈哺乳文胸减轻压迫。饮食宜清淡但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可适量食用鲫鱼豆腐汤、瘦肉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但需与哺乳时间间隔4小时以上。正确的手挤奶方法有助于维持泌乳功能,具体操作应以拇指食指呈C型按压乳晕而非拉扯乳头。若24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须紧急至乳腺外科就诊。
徐建威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