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庆市中医院

煎煮中药有学问

中药汤剂沿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和优势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服用中药汤剂之前,对中药煎煮的是否得当,关系到中药疗效能否完全发挥,如果煎煮不当,不但会降低药效,甚至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千万不要小看了中药的煎煮方法,其中学问不少。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些煎煮中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 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市中医医院举办“医患关系沟通技巧”主题报告会

为了增强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4月26日下午,安庆市中医医院特邀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书记、院长王维利教授来院举行“医患关系沟通技巧”主题报告会,医院领导班子及从事临床医务工作1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王维利教授首先客观分析了在当前医疗环境大背景下的医患关系,介绍了几例近期备受关注的的医疗纠纷。随后,王教授从沟通学的相关理论入题,详细讲解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冲突的常见种类、冲突的处理方式等问题。紧密联系医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王教授针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进行了具体介绍。她认为,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期望与现实之间、需求与满足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医务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建立共情。要从点滴的小事着手,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从事的职业等情况,只有根据其具体特点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与患者交流,化干戈为玉帛,将矛盾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三个小时的主题报告会内容生动详实,贴近医务工作实际,王教授更是就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具体运用沟通技巧不时与台下医务人员互动交流,探讨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使整场报告会气氛活跃,台下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参加主题报告会的医务人员均表示,王教授的授课内容让从事医务工作者受益匪浅,了解到医患沟通在医疗环境中是无处不在的,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在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意义。将注重加强人文和社会关系知识的学习,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上一页
2/2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五个月的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五个月宝宝拉肚子可能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反应引起。处理方式包括调整喂养、补充水分、腹部保暖、使用益生菌等,症状严重或持续需及时就医。
郭薇薇
郭薇薇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宫颈上有囊肿需要治疗吗

宫颈囊肿多数情况下无须治疗,若伴随异常症状或感染时需就医处理。宫颈囊肿多为宫颈腺体堵塞形成的潴留性囊肿,通常由慢性炎症、宫颈损伤或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 生理性宫颈囊肿体积较小且无不适时,一般不会影响健康,定期妇科检查观察即可。这类囊肿多为宫颈转化区腺体开口堵塞所致,分泌物积聚形成透明或淡黄色囊泡,直径多在几毫米以内,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菌群平衡。 病理性宫颈囊肿可能伴随白带增多、同房出血、下腹坠胀等症状,需结合宫颈TCT、HPV检测排除其他病变。若囊肿合并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或体积过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考虑激光消融、电灼等物理治疗。治疗前需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癌筛查项目。日常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阴道,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同房后出血或异常排液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孕期发现宫颈囊肿需由产科医生评估处理方案。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