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被机器轧断,创口处皮肤缺损严重,如果立即再植,即使能把大拇指接活,也会短掉一截,功能严重受损。但50岁的赵先生很幸运,在我院医生的“奇思妙想”下,挑战医学极限,将他的大拇指临时移植在手臂上,让两者血脉相连,受伤的手掌残端皮肤愈合后,再把“寄养”的大拇指移植回去。在把大拇指“种”在手臂上1个多月后,2月26日上午9:10分,赵先生再次被推进手术室,经过近9个小时的手术,被“寄养”在他手臂上的大拇指,又重新“回植”到手掌上。据悉,此类将单根手指异位“寄养”再“回植”的手术,此前国内尚未有过先例。
1月7日下午4点左右,贵州的赵先生在溧阳的一家公司操作搅拌机时,右手不慎被绞伤,一时间血肉模糊。当被送到我院后,经初步检查,赵先生右手大拇指已经完全断离,食指、中指受伤严重,仅连着末节一部分。庆幸的是,伤势严重的赵先生,神智却很清楚。经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赵先生的右手大拇指断离创口处的皮肤组织损伤非常严重,如果当时就对他进行再植手术的话,由于伤处皮肤组织的缺损,大拇指虽然也可能接活,但会短掉一截,手指的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先对右手掌创口处进行植皮,等创口愈合后,再把断离的大拇指移植上去,这样做不但可以尽可能的保持被轧断大拇指的完整,还可以恢复更多的手指功能。不过,这种手术,此前从来没有做过。
“以前有过把患者的手暂时移植到腿上‘寄养’的,但‘寄养’手指和这个比起来,将会难得多。”为赵先生手术的田医生介绍说,相比于整个手掌,大拇指的血管、神经要细的多,而把断指移植到手臂上,最难的地方,就是要把两者的血管成功连通。当天晚上,在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手术后,赵先生的大拇指被移植“寄养”在了他右手臂上。“要把大拇指的血管和他手臂上骨间背侧动脉血管连接在一起,细的血管只有0.3毫米左右。”田医生介绍,在把赵先生断指“寄养”在他自己手臂上的同时,又在他腹部剪开一块皮,但不剪断,利用腹部的这块“活皮”覆盖在他右手掌的创口处,等皮肤在手掌创口处长好后,再把大拇指“回植”到手掌上。
1个多月后,赵先生腹部的皮肤已经生长在了手掌的创口处,具备了大拇指“回植”的条件。昨天上午9:10分,赵先生被再次推进了手术室,经过近9个小时的手术,“寄养”在手臂上的大拇指被完好的移植到了手掌上。田医生介绍,相比于上次大拇指异位“寄养”手术,这次“回植”手术,除了手指血管、神经比较细,缝合连通是难点外,由于“寄养”1个多月后,大拇指的血管弹性有点变脆,这也给这次“回植”手术增加了难度。如果赵先生今后治疗康复顺利的话,他这一“寄养”再“回植”的大拇指将有望恢复全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