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偏头痛患者成脑病门诊“主力军”
顾锡镇:中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淤血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西结合医学会聘为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滋肾养肝、化痰祛淤法防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参加10项省、局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第一负责人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从医30多年,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对中风、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自汗、盗汗、神经衰弱、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积水、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面肌痉挛、忧郁症等疗效尤佳。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三、五上午,星期四下午。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能睡上一个安稳的好觉,第二天神清气爽,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如今,却有很多人遭受着失眠之苦。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脑病中心)主任顾锡镇指出,在神经内科门诊,因睡眠障碍就诊的患者超过了25%,其次则是偏头痛患者,而睡眠不好也会引发偏头痛。所以,当出现睡眠障碍、偏头痛后除积极治疗外,养成不熬夜等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
40%的人遭受过失眠之苦
据顾锡镇介绍,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不能入睡、睡不稳、早醒和睡醒后不能恢复精神。从黑夜到白天,从觉醒到睡眠,人的精神和身体变化都有复杂的规律,健康人通常可以忍受这些规律偶尔而且短期被改变,但是频繁打断甚至长期中断这些规律,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将严重恶化。睡眠的节律被打乱,难以入睡或者保持睡眠困难,就称为失眠。仅有睡眠量减少而无白日不适(短睡者)不视为失眠。“有调查显示,40%的人遭受过失眠之苦。”顾锡镇表示。
失眠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可由精神、心理和躯体疾病所引起。得了失眠症特别是慢性失眠症不仅会引起眼圈发黑、眼袋明显、皮肤松弛、面色晦暗,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老年痴呆、健忘、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长期睡眠不足影响人体内分泌和许多生物代谢过程。不仅如此,人的睡眠时间与寿命长短也有明显的关系。每晚平均睡7至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即使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若长期每晚只睡4小时,也无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新陈代谢的问题而加快衰老。长期维持每昼夜睡眠不足的人群,则会形成“睡眠赤字”,导致健康透支,加速衰老,缩短生命期。
中医辨清症型治疗失眠有疗效
“对于失眠的患者来说,有的会担心长期服用安眠药产生依赖,有的则担心药物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很多人希望通过中药解决失眠问题,而中药在治疗失眠方面也确实效果不错。”顾锡镇表示,按照中医理论,引发失眠的原因有心脾两虚、痰热淤阻和更年期综合征等。从门诊病人来看,因痰热淤阻引发的入睡困难患者更多,“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越来越好,这就会导致脾胃功能运化不足,人也就会容易上火,从而导致痰热淤阻。”顾锡镇解释道。而心脾两虚引发的失眠患者,则早醒的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华,疲劳乏力、倦怠,大便稀、舌质淡,心烦、易怒;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则有潮热多汗、心情烦躁等表现。“根据不同的症型,进行辨证施治,这是中医中药的特点。”顾锡镇称。
另外,顾锡镇提醒,睡眠质量和饮食习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晚餐吃得过于丰盛又太过油腻,或者时间太晚,都会延长胃内的排空时间,胃、肠、肝、胆、胰等器官会将餐后紧张工作的信息传送给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跃,致使夜里无法好好安睡。食用过多产气的食物,容易导致腹部胀气,可能致使夜晚不能安睡。而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及洋葱等,会造成人胃部灼热及消化不良,从而干扰睡眠。过多食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也是导致失眠的诱因。
所以,晚餐要吃得少一点,并且选择低脂易消化但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鸡肉或是瘦肉,还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麦子等谷物),都能发挥镇静安神的作用,对失眠者尤为有益。对于工作需要而吃得晚和习惯吃夜宵的人群,应尽量选择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导致腹部胀气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玉米、香蕉、面包、碳酸饮料及甜点等。适量补充有助睡眠的食物,如牛奶、燕麦、蜂蜜、莲子、龙眼、大枣等。
难治性偏头痛不妨试试中药
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就诊人数位居第二的就是偏头痛患者,而很多偏头痛患者同样有睡眠问题。据顾锡镇介绍,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发于一侧,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典型的偏头痛患者有前驱症状,并有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睡眠不足、饮酒等。偏头痛由于痛势剧烈,伴恶心呕吐,或延及面肌拘急麻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西药只能作为改善症状的对症治疗,而中药制剂却有其独特的疗效。属原发性者,多有遗传史,该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可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偏头痛,其性质多为跳痛、刺痛、涨痛、昏痛、隐痛、裂痛等。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间歇性发作,应做必要检查,明确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变。
顾锡镇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位50多岁的患者,当时找到他就诊时,每周要发作两次,发作时每次要吃到9颗止痛片,但即便如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顾锡镇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开出了相应的中药,结果吃了6周中药后,这位患者的偏头痛就再也没发过,“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他没有再来找过我,后来他女儿也因为偏头痛来找我吃中药。”还有一位新疆的患者,到南京女儿家玩,正好偏头痛发作,找顾锡镇就诊后,吃了一顿中药,疼痛就明显改善,一服半中药吃完,她的偏头痛就彻底好了。
由于偏头痛有一定的遗传,顾锡镇的患者中年纪最小的还在上中学,所以,顾锡镇提醒,预防偏头痛一定要有良好的睡眠,不能太疲劳,有偏头痛史的人可乐、咖啡、奶酪、红酒等食物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