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我院2011年科教大会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教授,副镇长方活力,中山医科大学朱家恺教授,广东医学院副院长郑学宝,东莞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周子权等各级领导及我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科研教学获奖人员以及部分医务人员与学生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文斌副院长主持。
总结科教工作 硕果累累挂枝头
会上,方敏鸣副院长作了2011年科教工作报告,总结了我院过去一年的科教工作情况,并对未来科教工作的发展提出意见。
2011年,我们胜利通过了三级医院评审,实现了科教工作的几大突破——迎来了第一批外国留学实习生,迎来了我院第一篇SCI收录文章,迎来了又一个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更令人欢欣的是,近期该课题已公示拟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3项科研成果通过东莞市科技局鉴定,获省卫生厅医学基金课题2项,东莞市一般项目13项,市重点立项2项,近期待上报东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5项待鉴定,省、市在研科研项目50余项••••••硕果丰盛。成绩的取得,是我院近年来重视“科教兴医、科教强院”,大力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结果。
同时,方敏鸣副院长也指出了我院明年科教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要完善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三基培训管理工作,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和合格率;二是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工作,完善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机制,重新研讨定位本院的重点学科,鼓励资助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研修、参加学术交流和高等医学院校合作,使我院学科建设水平符合三级医院的要求;三是着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采取师资院内外培训的方式加强教学实施过程的质控和督导,定期进行教学实施的考评和竞赛,着力培养教师的教学意识及授课艺术等教学能力;四是做好科教工作远景规划,完善医院医教研并重的功能,确保科教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
表彰科研先进 号召学习共勉
随后,秦金桥副院长宣读了表彰决定。
出席会议的各级领导先后为科研指导贡献奖获得者钟世镇教授、临床教学贡献奖获得者朱家恺教授、科研协作奖获得者李忠华和丁自海教授、科技成果特等奖《虚拟手构建及其在(冠状面)纵行断指再植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课题组、论文特等奖《Urinary tubular biomarkers in short -term type 2 disables mellitus pati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颁奖;大会对科教研室、儿科教研室、口腔科教学组3个带教集体,吴耀辉等54名优秀带教老师、胡争波等15名优秀实习生代表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也给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等29个新技术、新项目,《长期卧床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等200篇优秀论文给予表彰及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黄潮桐和优秀带教老师代表金细强分别在会上讲话。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在开展科研及教学工作时的收获与心得,积极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带教老师刻苦钻研、奋勇拼搏,为医院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此外,来自印度的实习生代表Sandeep也在会上发言,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道出了在医院学习这一年间的感想,领导的悉心关怀、老师的孜孜教诲、同学的体贴照顾,都让他感怀难忘,这对他及另外几名外籍留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
领导殷切关怀 共谋医院发展
表彰仪式结束后,与会的各位领导纷纷在会上发言。言语中有赞赏、有肯定、有期盼、有建议,为我院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方活力副镇长对我院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许,他在发言中提到,厚街医院一直是我镇科教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为“科教兴镇”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厚街医院能顺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行“科教兴医、科教强院”的战略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努力为全镇人民的健康做贡献。
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周子权也强调了科研教学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三级医院评审的厚街医院,更应当以科教工作作为谋求未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一是要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扶持重点、体现特色;二是要继续加强高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产出一批有带头作用的专科领军人物和能够“挑大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以此提升全院医疗、科研、教学的整体水平。
广东医学院副院长郑学宝对我院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培育学生、认真履行教学附属医院职责所做的各项教学工作表示感谢,并着重提出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配合“医改”,在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来临之际,推进医院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像更高的发展层次迈进。
站在新的起点 展望新的“五年”
会上,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方耀高及名誉院长叶耀华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方耀高院长对过去一年间各级领导对我院科教工作的关怀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对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医院未来的科教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做到“四个创新”、实现“四个突破”。首先,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学质量层次突破。近几年来,我院先后成为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层次逐步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我院应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导师培训机制、导师考评机制,完善教学机构的组织框架、教学管理机制,在教学实施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医院理论授课的优势,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质量层次突破。按三甲医院学科建设标准,提升学科带头人层次和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建立适应医院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合理人才梯队。“筑巢引凤”与“筑巢育凤”必须双管齐下,在用好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发展业务骨干及后备人才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再次,创新学(专)科发展方式,实现学科技术水平突破。医院要重视重点学科交替发展和竞争发展,从传统分类向专科细化转变,从简单硬件建设向注重学科带头人转变,从技术熟练操作向应用创新复合型转变,注重重点学科带动效应。医院将大力强化学科建设工作,充分调研、依据实情,重新定位我院学科建设策略,完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机制,鼓励和资助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进行研修、学术交流,并倡导与医学院校合作,搭建科教平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最后,创新科技管理,实现科研水平突破。科技标志着医院的综合实力,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我院将出台举措大力推进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群众健康和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充分发挥医院专家委员会和附属医院的作用,加快在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和前沿技术的引进与发展,拓宽学术交流渠道。
叶耀华名誉院长也在会上提出了对医院未来发展的构想。在医院实现了三级医院评审、正准备展开全新发展蓝图的转折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周围大环境的医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256省道不到20公里的范围里,就有包括我院在内的四家三级医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占上风,这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叶院长指出,要为医院谋发展,就必须为学科谋发展。目前,我们医院的学科发展是不平衡的,重点、特色的学科都集中在外科系统,如何在现有的重点、特色学科稳步发展,其他学科也争取有重点突破,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叶院长也强调指出,学科要发展,首要因素是人才。我院现有的人才梯队仍不足以支撑三级医院的规模,医院应当在引进培养高尖领军人物的同时,也强化第二、第三人才梯队的建设,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逐步解决人才缺乏的现状。最后,叶院长也提出了新的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并大力号召医院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到未来五年医院发展蓝图的规划中来,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医院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每一位“厚医人”都能挂起风帆,那么厚街医院这艘大船最终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