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
支气管哮喘/肝癌/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前列腺炎/胆结石/不孕不育症/胸膜炎/肺癌/甲状腺瘤
联系方式:
总机:0755-88359666
出诊时间:
早8:30-晚17:30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医院简介

深圳中医院于1975年成立,座落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占地面积37975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8.5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下属机构有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深圳市国际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深圳市传统医疗中心。目前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4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万余人次,是深圳市重要的大型综合性专科医院。现有职工千余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近百人,副高级职称... [详情]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科室 更多>

医生团队 更多>

卢延年
简介: 卢延年,男,主任中医师,干部保健科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出身于中医世家,从父亲往上都是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30多年,现任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妇科,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对消化,呼吸, 高血压 ,高血脂, 冠心病 ,头痛,失眠,眩晕及妇科白带过多, 月经不调 有独到的研究。
廖远超
简介: 廖远超,男,主治医师,在三甲医院从事口腔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现代根管的治疗术,各种活动、固定 义齿 的修复, 阻生齿 的拔除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论著数篇,参与编辑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丛书
滕桂梅
简介: 滕桂梅,女,主管技师,从事口腔工作近30多年,多年来一直服务在门诊,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口腔内科治疗,口腔修复,牙齿美容等。如治疗包括牙齿补牙技术,材料应用根管治疗术、 牙周病 治疗等。尤为擅长镶牙修复。如固定牙方面包括烤瓷冠、牙贴面、金属冠、套筒冠等,活动牙方面如:金口活动义齿、隐形义齿、精密连接体义齿等,多年来不断积极学习新技术,发表论文多篇
薛明慧
简介: 薛明慧,女,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94年进修口腔正畸一年,现任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口腔卫生保健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口腔新技术培训班,在诊治口腔疑难复杂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科研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一项,擅长各种牙齿不齐的早期治疗及固定矫治,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颞颌关节病、夜磨牙症的矫形治疗,各种义齿修复,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及美容技术等。

医院环境 更多>

  • 深圳市中医院
  • 深圳市中医院
  • 深圳市中医院
  • 深圳市中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深圳市中医院开展“中医中药社区行”活动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为市民提供科学、准确、权威的中医药科普知识,使市民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掌握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方法。深圳市中医院拟在全市各区的社区开展“中医中药社区行”活动。一、活动内容1.专家义诊。2.名贵药材鉴别(冬虫草、西洋参、天麻、蛤蚧等)。3.测血压、派发宣传资料。4.八段锦表演、教学。5.互动有奖问答。二、首场“中医中药社区行”活动时间和地点1.地点:深圳市福田区新洲花园中心广场。2.时间:2014年8月31日下午3:30-5:30时。深圳市中医院2014年8月29日 

深圳市中医院第三门诊部就诊信息

深圳市中医院第三门诊部(中医特色门诊部)自今年4月开业以来,不断拓展业务,尽可能安排各专科特诊专家定期到第三门诊部出诊,让更多市民看上名中医。一、目前开设科室和项目1.特诊科: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优秀中医及医院内、外、妇、儿等各专科特诊专家。2.中医特色诊疗专科:开展颈、肩、腰、腿痛的诊疗;开设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牵引、熏蒸、小针刀、天灸等中医特色疗法。二、交通指南深圳市中医院第三门诊部位于深圳市罗湖区迎春路15号。途经的地铁公交路线如下:1.地铁1号线(罗宝线)国贸站。2.公交车:罗湖区人民南路国贸站101、12、204、215、25、302、337、k204、E8路;建设路中国银行站337、352、381、61、N402、389路;和平路动检大厦站61路等。三、咨询电话:82221786 

市中医院又推便民新举措,“移动就医”平台正式上线

继今年2月推出微信便民服务平台后,深圳市中医院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再次拓宽便民服务的新阵地,深圳市首家公立医院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移动APP服务平台近日正式上线。亮点一:出诊动态。挂号信息是每个患者最关心的数据,移动就医服务平台可以实时查询到准确的号源剩余数量。无论您在家里、公交车上、路上。只要手机可以连接网络,您都能进行实时查询。按医生查找、按科室查找主动获知医生的号源动态。亮点二:无线候诊。患者挂完号候诊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只能被动的等待医生叫号,无法主动获知信息。移动就医全方面解决候诊排队状态实时查看,无需注册登录,通过输入就诊登记号可以查到预计的等待时间和前方排队人数。如果候诊时候出去办事,不用怕,无线候诊功能提供提醒功能。其它便民功能:医生排班、检查结果查询、医院简介、最新活动、周边停车、分享好友。使用方法:方法一:市民利用手机扫描深圳市中医院“移动就医”二维码,然后免费下载安装即可进入平台。方法二:Android用户可以在安卓市场、91助手、360助手、魅族商店、应用汇等软件搜索“移动就医”或“深圳市中医院”即可点击免费下载安装。另外,苹果用户可直接在苹果应用商店APPstore搜“移动就医”或“深圳市中医院”免费下载安装即可使用,该服务支持android2.0及IOS5.0以上的平台。

深圳市中医院第三门诊部(中医特色门诊部)试营业

深圳市中医院开通医院微信平台

深圳市中医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名院、国家示范中医院,承担着深圳市大部分市民中医药诊疗的任务。201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267万,日均门诊量7615人,疑难病症及慢性病患者占53.3%,号源和床位一直非常紧张,因此市民看病往往要排长队等候。医院针对市民就诊时面临的不便,从医院自身找原因,努力挖掘潜力,通过优化流程、创新思路,推出了预约挂号、中药房改造、中药速递、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的便民举措,有效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近日,医院开通了微信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便民服务的阵地,这也是医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新媒体、整合资源开展的又一创新工作尝试。一、微信平台功能(一)就医指南1.医生出诊信息:在该平台,医生排班信息每小时更新1次,市民在家就能按日期查询到哪个医生出诊,哪个医生停诊,然后可以在该平台预约相关的医生。2.读取体检(检验)结果:市民凭体检时填写的姓名、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能第一时间在手机上读取体检结果,了解身体健康状况。3.医院楼层分布:包括医院科室搜索,还有门诊、住院大楼楼层分布的快速查询。4.科室、医生介绍:全院各科室简介、诊疗范围、技术优势、科室医生简介等。5.医院交通:市民通过平台一方面可以查询医院交通一览表,还可以输入起点、终点进行交通查询及模糊查找。(二)便民服务1.网上预约挂号:市民可通过该系统进入预约挂号系统,进行网上预约挂号。2.电话挂号:提示市民可以通过拨打12580或114进行预约挂号。3.满意度调查4.联系方式:医院的具体地址、联系电话、医院网址。5.其他便民服务:中药速递、免费血压测量、轮椅、饮水、自助银行等便民服务项目。二、关注方法市民可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查找“深圳市中医院”,选择带医院LOGO“”的平台,并添加关注,或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即可体验方便快捷的服务。

深圳市中医院开通医院微信平台

深圳市中医院开通医院微信平台深圳市中医院作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名院、国家示范中医院,承担着深圳市大部分市民中医药诊疗的任务。201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267万,日均门诊量7615人,疑难病症及慢性病患者占53.3%,号源和床位一直非常紧张,因此市民看病往往要排长队等候。医院针对市民就诊时面临的不便,从医院自身找原因,努力挖掘潜力,通过优化流程、创新思路,推出了预约挂号、中药房改造、中药速递、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的便民举措,有效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近日,医院开通了微信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便民服务的阵地,这也是医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新媒体、整合资源开展的又一创新工作尝试。一、微信平台功能(一)就医指南1.医生出诊信息:在该平台,医生排班信息每小时更新1次,市民在家就能按日期查询到哪个医生出诊,哪个医生停诊,然后可以在该平台预约相关的医生。2.读取体检(检验)结果:市民凭体检时填写的姓名、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能第一时间在手机上读取体检结果,了解身体健康状况。3.医院楼层分布:包括医院科室搜索,还有门诊、住院大楼楼层分布的快速查询。4.科室、医生介绍:全院各科室简介、诊疗范围、技术优势、科室医生简介等。5.医院交通:市民通过平台一方面可以查询医院交通一览表,还可以输入起点、终点进行交通查询及模糊查找。(二)便民服务1.网上预约挂号:市民可通过该系统进入预约挂号系统,进行网上预约挂号。2.电话挂号:提示市民可以通过拨打12580或114进行预约挂号。3.满意度调查4.联系方式:医院的具体地址、联系电话、医院网址。5.其他便民服务:中药速递、免费血压测量、轮椅、饮水、自助银行等便民服务项目。二、关注方法市民可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查找“深圳市中医院”,选择带医院LOGO“”的平台,并添加关注,或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即可体验方便快捷的服务。院办公室 

深圳市中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公告

深圳市中医院已开通多种形式的预约方式,具体如下:电话预约:拨打1258006(移动用户),12580转6(联通、电信用户);拨打114转7。手机预约:安装中国电信“翼健康客户端”或预约挂号客户端(安卓市场或AppStore)。网上预约:我院网站或http://sz.91160.com或szicity.com或www.hk515.com。现场预约:一楼预约服务部工作人员人工预约或医院一楼大堂预约挂号自助服务终端机自助预约。可预约7天以内的号源。就诊当天不可预约当天的号源。(意见和建议可请打电话4001191160)预约成功的患者务必于就诊当天按所预约时间段提前30分钟凭身份证或医保卡在一楼挂号处7、8、12号窗口取号,取号时请告知挂号员您是预约取号,超过该时间预约号作废。另:预约挂号成功的患者请于就诊当日按所预约时间段提前30分钟到门诊楼一楼挂号处的“预约挂号专用取号窗口”(7、8、12号)取号,卫人委预约挂号平台及我院挂号系统已设定各时段取号时间,您早于或晚于该时间段均取不到号,过了取号时段您仍未取号,则系统自动视为爽约,爽约3次您将不能使用预约挂号服务。取号时请向挂号员说明是预约取号,并出示手机短信里的预约订单编码、医保卡、病历本或身份证等。具体取号时间对照表预约就诊时段取号时段8:00——9:007:30——8:309:00——10:008:30——9:3010:00——11:009:30——10:3014:30——15:3014:00——15:0015:30——16:3015:00——16:00

深圳市中医院正式开通114预约挂号服务

为了给就诊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预约挂号服务,我院自2013年8月19日起,正式开通114预约挂号服务。目前医院预约方式如下:电话预约:拨打1258006(移动用户),12580转6(联通、电信用户);拨打114转7。手机预约:安装中国电信“翼健康客户端”或预约挂号客户端(安卓市场或AppStore);网上预约:我院网站或http://sz.91160.com或szicity.com或www.hk515.com;现场预约:一楼预约服务部工作人员人工预约或医院一楼大堂预约挂号自助服务终端机自助预约。可预约7天以内的号源。就诊当天不可预约当天的号源。(意见和建议可请打电话4001191160)预约成功的患者务必于就诊当天按所预约时间段提前30分钟凭身份证或医保卡在一楼挂号处7、8、12号窗口取号,取号时请告知挂号员您是预约取号,超过该时间预约号作废。另:预约挂号成功的患者请于就诊当日按所预约时间段提前30分钟到门诊楼一楼挂号处的“预约挂号专用取号窗口”(7、8、12号)取号,卫人委预约挂号平台及我院挂号系统已设定各时段取号时间,您早于或晚于该时间段均取不到号,过了取号时段您仍未取号,则系统自动视为爽约,爽约3次您将不能使用预约挂号服务。取号时请向挂号员说明是预约取号,并出示手机短信里的预约订单编码、医保卡、病历本或身份证等。具体取号时间对照表预约就诊时段取号时段8:00——9:007:30——8:309:00——10:008:30——9:3010:00——11:009:30——10:3014:30——15:3014:00——15:0015:30——16:3015:00——16:00

同城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医生答疑 更多>

心肌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肌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用药、监测症状变化及早就医。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1、充分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也应避免体力活动,日常活动以不引起心悸、气促为度。睡眠时间应保证8小时以上,午间可适当小憩。长时间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家属可帮助进行被动肢体活动。 2、限制运动 3-6个月内禁止竞技性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康复后运动需经心脏功能检测逐步恢复。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若出现胸痛、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诊。 3、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病毒性心肌炎可能需用利巴韦林颗粒。禁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心肌损伤,合并心力衰竭时需长期服用地高辛片。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4、饮食管理 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镁元素,适量进食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加重心脏负担,限制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摄入。 5、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静息心率、血压和体重变化,观察有无下肢水肿。突发持续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心率超过120次/分钟需急诊。恢复期每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青少年患者需警惕暴发性心肌炎可能。 心肌炎患者应保持环境安静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防呼吸道感染。康复期间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屏气动作。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定期随访时需向医生详细反馈用药反应和生活方式调整情况。
高云
高云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