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三科为一位57岁颈动脉重度狭窄女性患者成功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对治疗效果表示十分满意。此项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西安高新医院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又有了新进展。
2014年2月17日,家居西安市新城区银河坊小区的患者周××以“间断头晕30年,加重4月”之主诉入院治疗。高新医院神内三科详细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眩晕综合征、脑供血不足”。2月24日患者颈部血管超声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混合斑),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90%),右侧锁骨下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软斑),左侧椎动脉内径偏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内膜剥脱术。患者根据专家会诊分析意见和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对比分析,慎重选择了“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神内三科严格进行了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手术预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刘建林主任医师进行指导下。3月12日上午10点患者在全麻西安进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历时2小时20分钟获得完全成功,随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吸氧、脱水、抗氧自由基、预防应激性溃疡、抗凝治疗以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3月20日患者复查颅内血管血流畅通,脑缺血症状消失,高兴愉快地出院回家。
脑血管疾病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患者120万—150万人。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风后出现的偏瘫等后遗症,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关注的重点多放在发生中风后的治疗上,而忽视此类疾病的预防。预防缺血性脑中风一般有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但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应考虑采取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置放术),使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改善,切断栓子产生的来源。如患者已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临床症状,即使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0%,也应考虑外科治疗。
20世纪五十年代,医学专家已经成功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现在这一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全美每年约15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欧美在八十年代开展大规模实验对照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降低70%以上有症状狭窄和无症状狭窄患者中风的危险性,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单纯药物预防下降了约2/3。
目前我国此项手术尚未广泛开展,其中原因与我国医疗水平的普及程度较低、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的危害认识不足、医生对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性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因此需要加大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科普宣传,向患者清楚告知颈动脉狭窄的危害,尽早清除颈动脉血管内的“垃圾”,降低脑梗塞发生的风险,以免在出现严重脑中风后才来就医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