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其问题是指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一、心理健康的人群,或者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亚健康群体和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例如:子女教育、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习、恋爱、婚姻家庭、性心理、自我发展、焦虑、抑郁、压力应对等问题。
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伴随一定症状的人群,如由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早期事件、突发事件等引发的各种神经症,例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
三、是特殊人群,在临床上能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如:精神分裂、躁狂等,在症状治愈后的恢复期,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恢复。
这时候有人会问:既然心理是健康的,为何还要找咨询师啊?事实上,这是人们在常规认识上存在的一个盲点,把心理咨询等同于医院的治疗模式:生病——看病——吃药。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没有心理冲突,也并不表示心理健康就不会遇到突发事件。从人的机体疾病上来说,心理因素是造成生理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心理保健推荐一种大众健康的模式,那就是预防——未雨绸缪,在身体还未呈现出疾病状态是及时从心理、运动、营养、身心的舒缓等方面进行调整,从心理到身体摆脱疲劳、困顿、缺乏营养等状态,避免心理、身体机能失调,进而出现疾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身体疾病的治疗实质上是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段,而预防才是最重要的。而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的人群来说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有时当我们面临各种选择,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发现对自己了解并不充分,这时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认清自己,从而作出合适的生活选择。
当前人们在生活中都承受了种种压力,尤其是有些慢性的压力一点点蚕食着我们的心灵,长期的压力使人忘记的压力的来源,而把精力全部用在对抗压力上。所以,人们常常感觉压力大,但是却不知道压力源于何处,只觉得困顿疲乏,逐步带来身体上的反应,如失眠、头疼、没有胃口、四肢无力等,也会带来情绪上如:抑郁、焦虑等。此时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认识压力、宣泄压力和合理地应对压力,带来心理状态的改善。
而对于心理有病的说法,在现实中,绝对心理健康的人并不存在,心理相对比较健康的在人群中只占小部分,而不是很健康的或者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人群的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智力发育滞后的人占人群的一小部分,这就是构成我们全部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图表。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抑或现在的,将来的世界里,大大小小的创伤,或者失败的经历总是在我们的生命里存在的,并且还会持续地出现和存在,人生的道路总是在坎坷和艰难中曲折地延伸。心理咨询能帮助人们较为客观地认识世界,看待事物,审视自己;能帮助人们处理昔日的创伤和情绪,解除精神痛苦,寻找到有效应对困难的方式,并且在生活中挖掘出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从而开拓出一片新的生活天地。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咨询不是精神病患者所应该采取的治疗方法。精神病患者应经过系统的临床治疗,在病理性症状缓解或者基本消失后,才能够进行;抑或在精神疾病发作的早期,在病理性症状尚不明显时可以适度地介入,而且必须得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
希望更多的人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心理咨询,当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寻求帮助,以免出现严重问题时,才畏缩在另类的感觉里偷偷地看病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