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01医院

301医院第七届创伤骨科研讨大会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301医院第七届创伤骨科研讨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大会将于2014年3月21-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研讨大会也是第二十六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期间的一个重要学术论坛。 届时组委会将邀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及AO国际讲师团的王满宜教授、曾炳芳教授、姜保国教授、张英泽教授、唐佩福教授、裴国献教授、张长青教授、刘?教授、马信龙教授和毕郑钢教授等80余名国内外著名的创伤专家及学者莅临大会,由于本次大会的参会代表较多,会议交流时间有限,所以本次会议将采取由国内外创伤领域的知名专家就经典手术病例进行讲解,并展开专家与专家之间的讨论、交流,通过专家之间的深入解析、研讨交流,共同分享成功手术经验、分析失败手术原因。组委会同时邀请了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院骨科的Prof. Brian Mullis及来自德国汉堡创伤中心主任Prof. D. Rueger教授授课股骨干骨折及骨盆骨折。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也将亲临现场并就现代化战争做精彩演讲。这将是一场有深度、有广度、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的高端学术盛会,通过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必将是使基层骨科医师受益匪浅,对某项疾病的手术方法和手术策略、成功原因和失败教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提高国内创伤骨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基层医师的诊疗技术。 网上预登记学员均授予全军继续教育一类学分(6分),预登记学员免除全部注册费用并提供免费午餐(北京地区部分医院设有班车免费接送)。 报到时间:2014年3月21日(10:00 - 22:00点) 嘉宾报到地点:国家会议中心酒店 学员报到地点:北京亚奥国际酒店 会议时间:2014年3月22日全天 会议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大宴会厅 会务咨询:王秀丽 13910141187 010-66938006 张昊 13466696411 张静 18810069618 学术咨询:陈 华 13911068413 欢迎各位骨科同道莅临指导! 大会主席:王岩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骨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 二0一四年一月七日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

普通外科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腹腔镜下机器人贲门食管肌切开手术

3月6日在普外陈凛主任、卫勃副主任的协助下,由普外一病区田文主任亲自主刀,在腹腔镜下运用机器人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贲门食管肌切开、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手术。 此例患贲门失驰缓症的病人,因贲门肌肉长期痉挛,致食物不能正常进入胃内导致营养不良及食道扩张、食道炎。长期不能正常饮食,给病人带来了精神上和生理上极大的痛苦和压力,病人体重从89 Kg下降至75 Kg。 贲门食管肌切开、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手术,是切开贲门处痉挛肌肉,松解粘连狭窄处,从而让食物能顺利进入胃底。此手术如切开不够,则达不到手术目的, 切开过度又会造成胃部食物反流、损伤食道粘膜引起食管瘘。为保证手术效果,手术中需精准行食管肌切开和胃底折叠缝合,手术精准度、技巧要求高。 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3D视野,比腹腔镜更有层次感;局部解剖结构放大15~20倍,更清晰;7个自由度的机器手臂,比人手更精准;更加稳定、灵活等优点。 该手术充分发挥了机器人技术优势,术中精准,手术顺利,出血少,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小时病人即下地活动,肠道功能恢复并拔除胃管。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正朝着微创、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我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I期临床试验室顺利通过CNAS复评审

2月20日至21日,我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I期临床试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专家复评审检查。韩进副院长出席评审会并致辞,医务部周丹副主任等领导参加,试验室负责人王睿教授作评审汇报。据悉,通过此次评审,我院I期临床试验室将持续3年拥有国家级认可的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继续获得鉴定互认协议的40多个国家与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承认。

我院专家当选首都国医名师

日前,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评选结果揭晓,被誉为军中“扁鹊”的著名中西医临床专家、我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赵冠英教授获此殊荣。据悉,“首都国医名师”评选活动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卫生局组织,每五年评选一次,2013年北京地区各医疗和科研单位,共推选112位老中医参评,最终有30名专家荣获“首都国医名师”称号,赵冠英教授是驻京军队系统唯一当选专家。

第三0四临床部招聘科室主任启事

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根据工作安排,三0四临床部将在3月中下旬开展科室主任聘任工作,有30多个聘期届满或者聘期已满2届以上的岗位需要重新竞聘上岗,欢迎总医院各部专家报名参聘,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3月20日。 一、招、聘科室主任岗位35个 聘期届满的科室主任岗位:烧伤整形科、骨科、胸 心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产科、口腔科、麻醉科、呼吸科、消化科、肿瘤一科、血液科、神经内科、儿科、药剂药理科、核医学科、输血科、肾内科、干部一科 (心内为主)、内分泌科、实验动物科、病理科、创伤外科研究室、放疗科、重症监护科、放射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 主任岗位空缺:普通外科、肝胆胰脾外科、泌尿外科、信息科、干部三科(血液、肿瘤为主)、检验科。 二、科室主任招聘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原则上是中国共产党员。 2、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现为硕士以上学历并取得学位。 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50周岁以下(截止时间2013年12月31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一至二岁。 4、学科理论扎实、科研水平较高,能解决本专业重大疑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兼职,在业界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科研工作有较好的成绩(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5、有6年以上高职任职经历或科室领导任职经历。对有国外著名医院、科研院所任职和学习经历一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下优先。 6、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带领学科创新发展的本领,公道正派,廉洁自律。 7、身体健康。 三、招聘须知 1、参聘对象撰写个人申请报告,提供个人简历1份。有意向者可以先与临床部干部办联系,联系人宋振球,电话867214,手机18600287012;廖俊,电话867617,手机18910912312;简历可以发邮件gbk_304@163.com或传真至867617。 2、沟通协调后意向明确者,我们将安排与临床部领导面谈。 3、填写《科室主任聘期目标责任书》。 4、准备个人述职答辩幻灯,做好竞聘相关工作。 附临床部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0四临床部,原为解放军三0四医院,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创(烧)伤、骨科、急救三大方向为主要特色,带动医教研协调发展,是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目前展开床位1900张,年收容5万余例,手术3万例次,近年来主要医疗指标以25~30%增长,居驻京军队师级医院之首。有临床、医技科室47个, 是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交通伤救治中心,首都癫痫外科、脑胶质瘤治疗中心,北京市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完成多批次急难险重医疗任务,救治了大量来自全国各 地的危难重症患者,在军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全军烧伤研究所,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北京市重点学科,军队、北京市重 点实验室。拥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总后科技三星人才,2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名博士生导师、78名硕士生导师,高级职称专家达到260名,拥有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5亿元人民币。近5年科研工作显著,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资助课题125余项,其中,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军队“十二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各1项,资助经费总额1.39亿元。   第三0四临床部政治部 二0一四年二月十四日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换届工作通告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经中华医学会批复成立于2011 年。 根据中华医学会对期刊编辑委员会任期和换届调整的相关规定,《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启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本次换届工作在《中华腔镜外 科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及总编辑的领导下,由编辑部具体组织实施。换届工作坚持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希望有更多的腔镜外科相关专业的专 家,尤其是热爱杂志工作的专家,参与到编委或通讯编委行列。 换届工作由编辑部具体负责,根据现任编委的去留意向、新编委人选推荐、自荐,汇同编委所在工作单位的意见,形成初步名单,正式行文上报中华医学会审批。 作为杂志编委、通讯编委既有荣誉,体现学术水平;也有义务,承担相应的职责。欢迎广大编委、通讯编委、读者、作者针对换届工作和今后杂志的工作提出宝贵建议。 附表:《编委、通讯编委任职资格推荐表》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 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换届征聘函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二0一四年二月六日   

解放军总医院官方网站郑重声明

解放军总医院不在任何媒体发布关于任何产品的广告,凡以我院名义或打着我院旗号发布的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广告均为虚假。 敬请广大患者和群众注意甄别,防止上当受骗。

普通外科肿瘤生物治疗特色门诊

门诊专家:徐迎新 专家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全军普通外科医学专科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1997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后,开展了肿瘤免疫治疗及转化医学方面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在外科建立了围手术期及术后全程实体肿瘤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平台,目前正在建立中西医整合抗肿瘤绿色治疗平台。自2004年和2006年获得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新医疗技术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批准以来,已经安全实施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1600余疗程,获得了Ⅲ/Ⅳ期胃癌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一年和三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的疗效;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其它实体肿瘤的治疗亦获得良好疗效。 门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 挂号科室: 普通外科肿瘤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相关知识和我们的特色: 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思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攻击或清除肿瘤,并未考虑患者自身抗肿瘤能力的恢复与重建,因此无法防止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如果过度用药或过度治 疗还可造成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的进一步减低直至崩溃。当放、化疗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时可使用升白药物来提高白细胞数量,以抵御感染。通常是从骨髓中动 员出来大量粒细胞,但并未解决淋巴细胞的减少以及带来的后果。特别是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是抗肿瘤的主力,其在中老年胸腺萎缩后,经放、化疗打击后的恢复并非易事。实际上在清除肿瘤病灶的同时,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力,改善机体内环境同样非常重要。即“驱邪”必须“扶正”。 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技术属生物治疗范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第四大抗肿瘤治疗手段,也是四大手段中唯一具有整体考量和“扶正培本”功效的 疗法。过继转移的免疫活性细胞不仅能够杀伤肿瘤,同时可以增强患者整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该疗法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将机体外周血免疫 细胞的前体定向诱导、活化并大规模扩增(数百倍到数千倍),从不同途径输入体内,可迅速补充免疫活性细胞,并快速作用病灶部位,是肿瘤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 重要组成部分。 肿瘤的免疫治疗与外科有很深的渊源,是近百年前美国的外科医生William B. Coley所开创。他发明了著名的Coley毒素,即使用加热灭活的混合细菌培养物激发机体防御反应,引起肿瘤出血坏死和消退。由于其活性因素是内毒素,副作用较大而无以为继。八十年代后在美国著名外科医生Steven. A. Rosenberg的研究带动下,国际上再次掀起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热潮,该团队在晚期黑色素瘤和肾癌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今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广泛开展了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证明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2010年美国Dendreon公司抗前列腺癌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完成了随机分组多中心临床试验,获得了中位生存期延长4.1个月的疗效,成为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首个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被认为是历史性突破。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发现树突状细胞(DC)及其抗肿瘤作用的拉尔夫.斯坦曼。他是一位胰腺癌患者,用自己发现的DC治疗,存活了4年之久。目前已用于临床的免疫细胞包括特异性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DC)、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TIL)、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TDLN);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等。 本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历经10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我院普通外科逐步建立了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医学平台。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临床级肿瘤抗原致敏DC、CTL、TIL、TDLN、NK、CIK细胞体外大规模培养扩增体系;免疫细胞表型分析、细胞因子分泌、免疫细胞体外杀伤、T细胞受体克隆化及多态性分析系统;消化道肿瘤原位模型、肿瘤淋巴道转移模型、人源免疫细胞体内抑瘤观察模型;以及利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对人免疫细胞在裸鼠原位胃癌模型的体内分布进行动态示踪,完成了系统的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新医疗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在临床方面:2004年该疗法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论证批准并报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进入临床研究,未发现Ⅱ级以上不良反应,获得了症状改善等近期疗效,证明该医疗技术是安全的。经再次报备,获得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扩大临床应用。我们已经总结并分析了肿瘤抗原致敏DC/DC诱导特异性T细胞/CIK三种免疫细胞联合治疗Ⅲ/Ⅳ期胃癌的疗效。观察到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组与手术+化疗组比较,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一年和三年生存率均显著提高,并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该疗法在结直肠癌患者亦获得三年和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的疗效。 目前国内外抗肿瘤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已取得了大量的临床观察数据,但多数都是应用于无法使用其它治疗手段的晚期病人。而且为了证明某一免疫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往往使用单一免疫细胞制剂和单一注射途径。本项免疫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在于: 1. 围手术期开始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即明确诊断后,术前采血45毫升并开始培养扩增DC和淋巴细胞,术中在保证大病理诊断的前提下留取自体肿瘤组织制备肿瘤组织抗原,术后早期(8-9天) 开始免疫治疗。此时,肿瘤负荷减到最低,手术造成的急性炎症反应已减弱并恢复,是免疫细胞过继转移的最佳时机。同时该治疗可以促进整个机体的术后恢复,强 化了预存免疫状态,为术后化疗奠定了好的基础。该窗口期免疫治疗的患者普遍反映其后的化疗副反应轻微。后续化疗间歇和结束后将酌情继续跟进免疫治疗。因 此,患者在外科就诊咨询手术时,应同时在肿瘤生物治疗门诊就医,统筹考虑综合治疗方案,以便把握好肿瘤生物治疗的时机。 2. 多种免疫细胞联合输入:序贯给予足够数量和活力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每一疗程(采血1次45毫升)回输的DC 在1´108左右,DC诱导的T细胞(DC-AT)>1´1010,CIK细胞>1´1010。所输入的DC必须荷载肿瘤抗原且成熟度很高,能有效地给效应性T细胞提呈抗原,而未成熟的DC则诱导免疫耐受。制备的免疫活性T细胞为CD3+ 细胞,约占培养细胞总数的95%以上,其活化程度应大大高于外周血培养前的起始细胞(有特定指标),其中大部分应是记忆性(memory) T细胞,以杀伤为主的CD8+细胞应占70%以上。细胞应具有肿瘤特异的TCR克隆化前体(precursors),回输体内后产生肿瘤特异的T细胞克隆并可持续直到12个月以上。应最大限度的减低具有抑制免疫活性的CD4+CD25+FoxP3+T细胞(Tregs) 和凋亡细胞(programmed cell death,PD)的数量。 3. 免疫活性细胞从不同途径输入体内:DC在富含淋巴组织区域多点皮内注射,DC-AT 腹腔内注射,CIK细胞静脉回输。 尽管采用以上综合治疗策略和新技术已被临床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我们期待进一步提高疗效。考虑到我国的肿瘤患者来院治疗时大多是进展期,体内整体环境很 差。借用中医的观点,肿瘤病人不仅正气虚弱,同时具有毒、瘀、痰、湿等病邪积滞的邪实因素,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到体内后,如体内这些病邪不驱除,整体内 环境不改善,亦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且不能持久。因此中医药与免疫细胞技术结合,可更快获得中医药的“扶正培本”效应,中医药多靶点的综合作用以及对整体内环 境的调节(驱邪扶正)可巩固免疫细胞疗法的疗效。二者相得益彰,可能发挥1+1>2的协同作用。因此,我们鼓励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内治与中医外治结合,“调整阴阳”,“引邪外行”。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具有我国特点和优势并符合我国国情的抗肿瘤绿色治疗新模式,为减轻患者痛苦,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及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而努力。 联系方式:010-66936248,010-66937046, 010-66936534

第二届全国冠心病室壁瘤外科治疗学习班第一轮通知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冠心病室壁瘤外科治疗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定于2013年7月27-28日 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举行。该学习班两年前曾举办了第一届,学员报名踊跃,参会积极,获益匪浅,尤其是现场手术演示,讲解直观透彻,受到学员的好评。本届学 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和手术演示,全面系统的讲解冠心病室壁瘤外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并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学习班内容丰富,实用 性强,对于各医院开展室璧瘤外科治疗具有极大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会议主席  高长青 2013-5-9     联系人:肖医生(010-66938236, 18811062858) 李医生(010-66938235, 13466332170) 报名邮箱:bisrocs2010@yahoo.cn 参加学习班者短信、电话、邮箱报名均可。 学习费用:学费800元(包括午餐及教材),食宿自理,可提供酒店预约。
上一页
11/11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意思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于峥嵘
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挂什么科

脊柱转移瘤建议首诊骨科或肿瘤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就诊路径包括骨科、肿瘤科、疼痛科、放疗科和神经外科。1、骨科:脊柱转移瘤常引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科可评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等外科干预。若患者出现突发性截瘫或剧烈背痛,急诊骨科能快速处理急性脊髓压迫症状。2、肿瘤科:针对已知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科能统...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干咳吃什么药最好

干咳可以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等镇咳药,或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复方制剂。干咳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中枢性镇咳药 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效,适用于无痰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胶囊和糖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晕嗜睡。 2、外周性镇咳药 苯丙哌林通过阻断肺-胸膜牵张感受器传导,缓解刺激性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和颗粒剂。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恶心。 3、兼性镇咳药 喷托维林兼具中枢抑制与局部麻醉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和滴丸。青光眼患者禁用。 4、复方制剂 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粉和樟脑,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含抗组胺成分,适合伴有轻度炎症的干咳。不宜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干咳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胸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气道反应。
王星光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