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儿,张大夫!观察室的患者胸痛加重,呼吸困难!"
2011年2月23日早7时,急诊室夜班医生张宇光正坐在接诊室书写急诊记录,忽然听见值班护士刘恩吉焦急地喊他,几乎是反射性的从椅子上跳起来,他推起除颤仪直奔观察室。
清晨的宁静就这样被打破了。张大夫准备去抢救的患者是当日早6时33分来就诊的中年男子,主诉"胸痛伴左肩背痛20分钟",根据问诊、查体以及心电图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在认真地向患者交待病情,并告知其所患疾病的危险性后,建议患者住院治疗。然而,患者自己认为疾病不重,同时以未带电话,未带医保卡为由拒绝住院,坚持在急诊用药。尽管患者不同意住院,张大夫用自己的电话与其家属联系,通知患者家属必须住院,然后请科里的医护人员帮助挂号、交款、取药、送血标本,等患者在观察室吸上氧,用上药以后,张大夫又继续接诊其他患者。
这时候,急诊科另外两名夜班护士王欣杰,车淑红也正在往观察室跑。观察室里,护士刘恩吉正在患者床边,做心前区捶击及胸外按压,她已经将输氧量调至6L,看见医生赶来,立即汇报:"巡视时发现患者用手撕扯胸前的衣服,躁动,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张大夫一看监护仪上心电图:室颤。"准备除颤!"
"200焦耳,第一次除颤,其他人闪开。"监护仪显示仍为室颤波。
"360焦耳!"第二次除颤,示波器上的图形显示为细颤波。
"付肾,1毫克,静推。"
"付肾,1毫克,静推。"护士王欣杰重复医嘱、取药,配药,静推,动作迅速,流畅。
"360焦耳!第三次除颤!"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监护仪上,恢复窦律,电复律成功了!患者发绀的口唇、耳廓转为红润,可触及大动脉搏动,1分钟后自主呼吸恢复,几分钟后神志恢复。随后高级生命复苏继续进行……
7时30分,患者状态平稳,张大夫向刚刚赶来的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ACS发生、发展、演变情况,及抢救过程。办理住院手续,护送患者入心血管内科疗区。
2011年2月23日8时整,急诊科晨交班,新的一天开始了!
从护士发现患者病重至医生电复律成功,仅仅不到1分钟的时间,病人的生命就悬在那里,迅速思考,准确判断,有效救治,好比同死神赛跑。抢救生命,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用平时的勤练苦练时刻准备着,在抢救的黄金时间里把患者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 (急诊科 刘健 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