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健康保健中心4月双休体检安排

作者:复禾健康
上一篇: 就医流程 下一篇: 仁济医院五一劳动节休假安排通知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泌尿外科成功实施我院首例膀胱起搏器二期植入术

4月10日,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李佳怡主刀完成了我院首例膀胱起搏器二期植入术。膀胱起搏器,亦称骶神经电刺激,该疗法尤其适用于因患各种疾病造成的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等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排尿障碍病人。自2013年年底被我院正式引进,目前我院泌尿外科成为上海市以该术式治疗排尿障碍性疾病的唯一单位。本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名85岁的老年女性,长期受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困扰,术前每天排尿近20余次,伴急迫性尿失禁,生活苦不堪言。在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及理疗无效之后,李佳怡医师为其完善了尿流动力学等全面的检查,并明确其符合膀胱起搏器的适应症。结合患者意愿,于2014年3月患者接受了膀胱起搏器的一期植入术。术后排尿日记等客观结果显示,手术疗效显着,患者每日排尿次数由20余次减至10次以内,并且几乎再无急迫性尿失禁出现。应患者的强烈要求,李佳怡医师决定为其进行二期植入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患者与老伴常年独居郊区养老院,子女均在国外,在一期植入术后的观察阶段,李佳怡医师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养老院对患者进行探望与观察。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困扰老人多年的尿频、尿急、尿失禁一去不复返,其对于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据悉,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可程控的微创电调节疗法,通过电流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神经反射,改善相应的排尿功能障碍症状。膀胱起搏器治疗分两个阶段,一期植入测试电极可以让患者体会这项治疗对自己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治疗,如果病人在该期间能够获得症状缓解,表示适合行二期手术,植入长期系统。二期植入便是将起搏器植入皮下脂肪组织并固定电极线,起搏器由医用程控仪开启并设定适当的刺激程式,病人另有一个体外遥控器可以开关调节起搏器的程序。手术完成两三天后就可以出院,两周后打手机、用微波炉、下水游泳等都不成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目前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对此项技术的正式开展,从而将为更多深受排尿障碍性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骨科成立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组

近年来,由运动造成各类大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损伤的疾患,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日前我院骨科响应医院"做大、做精、微创"的理念,整合创伤与关节学组的优势资源,成立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组。该亚专业组将整合骨科创伤组、关节组的人力资源、硬件优势资源,重点发展膝、肩关节微创手术,同时发展髋关节和腕、肘、踝小关节微创手术,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康复方案作为发展方向。据介绍,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医疗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节镜手术为微创、安全,手术创伤小。2、住院时间短(住院时间2~3天),患者术后恢复快。3、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作为日间手术,更加减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符合目前的医改政策。目前,我院骨科在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领域内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病例和经验,形成了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其中,韦民师从欧洲着名教授RicarrdoMinola和AlexCastagna学习膝、肩关节镜技术,现为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王伟曾于2008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学习关节镜技术。李展春2013年曾在美国学习关节外科人工关节技术。梯队成员已开设相关的专病与专家门诊。此外,科内还有拥有施乐辉关节镜工作站一套,在平时的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室表示,为加快该亚专业的发展,科室将通过网站、义诊、专业学术会议、病例讨论、出国培训学习等多途径有计划地推进专业做强做大,提升仁济骨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仁济医院五一劳动节休假安排通知

健康保健中心4月双休体检安排

4月10日爱鼻日义诊

4月份科普健康教育讲座通知

清明节放假通告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糖尿病人适宜吃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草莓、蓝莓、樱桃、苹果、柚子等。1、莓类水果:草莓、蓝莓、黑莓等莓类水果升糖指数较低,富含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每100克草莓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血糖负荷仅为1。莓类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分次食用。2、柑橘类水果:柚子、橙子等柑橘类水果含糖量适中,升糖指数在30-40之...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胃里肿瘤和胃癌的区别

胃里肿瘤与胃癌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质、症状和治疗方式,胃里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胃癌属于恶性肿瘤。1、性质差异:胃里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胃息肉、平滑肌瘤等生长缓慢且不转移。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属于恶性肿瘤范畴。2、症状表现:良性胃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偶有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胃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进展期会出现...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

二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其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二型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缺陷、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1、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是二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格列奈类药物如瑞...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M蛋白异常就一定是多发性骨髓瘤吗

M蛋白异常不一定由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可能由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等因素导致。1、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该病表现为血液中存在M蛋白但无临床症状,属于良性病变。可能与年龄增长或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血清蛋白电泳和肾功能指标。患者需避免...
邵彬
邵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引起胃癌的最主要原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胃病及环境暴露等。1、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该细菌通过分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等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风险5-6倍。根除治疗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2、饮食因素...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糖尿病人酸奶能喝吗

糖尿病人可适量选择无糖酸奶,需注意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摄入,优先挑选低GI、高蛋白产品。1、血糖影响:酸奶含乳糖和添加糖分可能升高血糖,普通酸奶每100克含糖约10-15克。无糖酸奶使用代糖替代蔗糖,碳水化合物含量可降至5克以下。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是评估个体耐受度的有效方法。2、营养选择:希腊酸奶蛋白质含量达普通酸奶2倍,有助于延缓胃排空速度。选择标注"无...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生内衣一般上穿多久就要更换?

女生内衣一般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这是因为内衣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和洗涤的影响,导致弹性下降、支撑和塑形效果减弱,甚至可能残留细菌和污渍,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对皮肤健康造成影响‌。 更换内衣的必要性 1、材质老化‌:内衣的材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弹性下降,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变形的内衣可能会对乳房造成压迫和束缚,影响乳房的健康‌。 细菌滋生‌:内衣作为贴身衣物,容易滋生病原菌。长时间不更换,病原菌会在内衣上大量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2、身体变化‌:女性的乳房会随着年龄、体重变化、生育等因素而发生变化。长时间穿着同一款内衣,可能会因为尺码不合适而对乳房造成不必要的压迫。 不同内衣的更换频率 1、日常文胸 6-8个月:每周穿2-3次,建议半年一换;若每天穿同一件,3个月需检查是否变形。 材质影响:蕾丝、丝质寿命较短(易勾丝),纯棉、莫代尔更耐穿。 2、运动内衣 3-6个月: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频繁摩擦,弹性损耗更快。 3、哺乳内衣 孕期/哺乳期结束后:激素变化导致胸部尺寸波动,需根据阶段调整。 如果发现内衣已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使未到时间也建议及时更换。合适的内衣应贴合身体、无压迫感,且能稳定支撑胸部轮廓。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