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一定要早就医,早治疗,不敢一拖再拖,又危险又受罪啊!”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卫元峡心疼地对手术康复的老马说。
原来家住三门峡市观音堂53岁的马老汉,五年前无意间摸到右侧脖子里有一个绿豆大小的包,不疼不痒,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就没在意更没想到医院检查治疗。而近二年,由于包块不断增大,尤其在今年,陆续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体重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他这才来到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张德章通过喉镜检查发现马老汉右耳前颈部向内生长的包块已有拳头大,几乎侵占了老马的整个咽喉,如果不马上进行手术切除,随时会导致老马无法呼吸,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由于口中包块位置特殊、体积庞大,给手术及麻醉带来很大难度。为确保手术成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卫元峡和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屈海波进行术前讨论,为老马量身定制最佳手术方案, 4月1日为老马进行手术。由于肿物几乎侵占整个咽腔,麻醉时气管插管给麻醉师提出了挑战,麻醉手术科主任屈海波先给予患者进行舌体、舌根、会厌及声带表面麻醉,在可视喉镜帮助下先试探性暴露声门,声门暴露完全后给予面罩吸氧,静脉诱导和手控呼吸,麻醉后的病人果然出现肌肉松弛导致肿物布满咽腔,无法完全暴露声门,使用面罩吸氧通气也受到严重影响,这意味着麻醉师将无法控制呼吸,患者有可能很快出现意外,手术麻醉的风险点就在于此。由于肿物位于咽腔内,如果气管导管经口腔内通过,会影响手术医生的正常操作,麻醉的气管导管必须由鼻腔置入,才能保证摘除肿物,怎么办?麻醉医生赵喜波使用无菌弯钳将肿物推向另一侧,屈海波主任快速经口将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内,由麻醉机控制患者呼吸,同时麻醉医生赵喜波经鼻又置入一根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的远端对准声门,快速撤出经口的气管导管,顺利置入经鼻的气管导管,以静脉和吸入的复合麻醉维持状态。术中主刀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卫元峡和副主任医师张德章先用开口器暴露咽腔,利用咽部的少量缝隙,越过悬雍垂,在肿物表面垂直切开粘膜及咽上缩肌,暴露肿物,用手指分离肿物周边肌肉及黏膜,完整切除10.1×6.4厘米拳头大的肿物,经口腔拿出,依次对位缝合肌肉及黏膜。手术历时3个小时,取得圆满成功。术中出血仅40毫升,无动脉破裂等并发症。后经病理检查肿物为神经鞘膜瘤,术后顺利康复的的老马笑了,呼吸平稳了,吞咽顺利了,说话也明显清楚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卫主任提醒大家,要提高疾病的防范意识,发现身体不适尤其是皮肤表面和皮下组织生长异物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小病酿成大病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