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
改革开放新时期重要论述
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闻不问,怎么能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毛泽东同志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177-178页
现在我们搞四化,情况会逐步好起来,但是好起来也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末也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要达到西方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还要再加上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恐怕要到二十一世纪末。在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还不能浪费,不能把经济发展的成果通通分掉,那样再生产、再发展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们要教育人民,生活只能逐步改善。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只追求物质享受,以后的发展就没有希望。
邓小平1981年9月9日会见竹入义胜为团长的日本公明党第十次访华团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69-770页
中国式的现代化,不能同西方比。日本大平首相一九七九年访问中国时向我提出,你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个什么样的现代化。我想了一下,说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这个基础上,在下个世纪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西方的水平。我们就是这么一个设想。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新提法就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高度文明,就是人民要有理想,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守纪律,要有道德,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
邓小平1981年11月17日会见美国财政部部长唐纳德•里甘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85页
我们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大方针:
一、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
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只顾吃饭,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
必须在保证有饭吃后,国家还有余力进行建设。因此,饭不能吃的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吃的太好,就没有力量进行建设了。
陈云:《经济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针》(1981年12月22日),《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什么是消极现象?例如,大吃大喝,送很贵重的礼品,以及其他种种为谋取小公和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的不正当手段,这些就是消极现象。有的地方总结“经验”,叫做“二菜一汤,生意跑光;四菜一汤,生意平常;六菜一汤,生意兴旺;八菜一汤,独霸一方”。据说,现在八菜一汤也不大灵光了。还有的厂子,选两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当外勤人员,跑材料,推销产品,男外勤人员办不到的事,她们能办到。……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不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教育,这些现象就有可能泛滥成灾,败坏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只要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看到这些现象,并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消极方面是可以受到一定限制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
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的书面发言》(1984年10月20日),《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339页
十三大报告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讲了到建国一百年时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下个世纪中叶,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将发展到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现在一百年已经过去三十八年,还有六十二年,所以说我们的路还很长。以后的六十二年,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要很谨慎,并且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邓小平:《关于召开党的十三大的几次谈话》(1987年7月-11月),《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第2-3页
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
邓小平:《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我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1989年6月9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应当强调指出,要使我们国家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还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务必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切实做到克勤克俭、励精图治。
江泽民:《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1994年11月28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江泽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1995年1月23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末,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有的头脑比较清醒的政治家,对于人们追求物质生活上的纵欲无度,导致社会越来越腐败,已经公开表示忧虑,担心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能把自己的国家引入绝境,陷入不可解脱的危机。但是,我们有些人对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失去鉴别和抵制能力,自己中了毒害,至今还执迷不悟,我看是应该向他们大喝一声的时候了。
江泽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1995年1月23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216页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那么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那么一点,还有八千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没有任何条件可以搞高消费、高享受,只能搞适度消费。即使以后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了,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江泽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1995年1月23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我们的同志决不可以沉浸到“酒绿灯红”的地方去。我衷心希望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地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抵制在一些地方蔓延起来的铺张浪费之风,不要去参与那些豪华性娱乐,更不能去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带个好头。我们的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好风尚、好传统,我们要坚持勤俭建国,我们所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所有的部门和单位,都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江泽民:《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1995年1月23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淡忘了,有的甚至已经丢得差不多了。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盛行起来。一些人沉溺于物质享受,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触目惊心。……这种吃喝之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得是很好的。为什么现在泛滥起来了,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997年1月29日),《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奢侈浪费既是消极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如果现在再不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不坚决与以整治,后果不堪设想。
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97年1月29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页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综合国力还不强,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问题,而且还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艰苦奋斗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现在,全国还有五千八百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要保证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地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全国大概有几百万职工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下岗待业的人员增多。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和广大干部,更应自觉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挥霍国家和人民的钱财。
江泽民:《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997年1月29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7-618页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有些党员和干部包括有些领导干部,追求和模仿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信奉拜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