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肿瘤患者创造生命的通
我院完成首例超声定位下PICC置管术
2012年4月7日,疼痛科孟菲护士长、廖静副主任护师完成首例超声定位下PICC置管术,据了解,这在我市尚属首例。接受治疗的是一名肺癌并全身多发骨转移患者,其肱骨上段已经完全被肿瘤吞噬,由于压迫了回流静脉,其右上肢明显肿胀。因为长期治疗,左上肢静脉输液很困难,其左肘关节上静脉条件不好,无法行直接穿刺picc置管术。孟菲护长经过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血管介入科的学习,掌握了超声定位下PICC置管技术,成功的为患者施行左侧贵要静脉超声定位下PICC置管术。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采用引导针经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我院疼痛科已熟练掌握该技术,并成功完成几十例,帮助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了药物外渗、组织坏死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一条无痛输液通道,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置管操作简单、无需手术,可在床旁操作。导管材料由高等医用硅胶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易折断, 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和缝针,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但有部分病人血管条件不好,无法行浅表静脉穿刺,这就需要在超声定位下穿刺位置较深的主要静脉,成功率很高。
此项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疼痛科护理组在静脉治疗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肿瘤患者又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