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Nature(自然)》杂志发表北医三院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合作“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组学研究”成果

7月23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乔杰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自然)》 (影响因子:38.597)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s of human early embryos(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组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单细胞DNA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乔杰教授、汤富酬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生郭红山、朱平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闫丽盈副研究员、李蓉主任医师为并列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前沿项目基金的支持。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起始于单个受精卵细胞,父母的基因印记信息(主要是DNA甲基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下一代。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印记维持、X染色体失活状态维持、以及抑制转座子重复序列的转座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为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组学研究的世界首例报道。 研究组利用微量细胞,甚至单个细胞DNA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解析了人类早期胚胎的DNA甲基化调控网络。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精前,精子和卵母细胞中的DNA甲基化程度均很高,而受精后,父母的表观遗传记忆均被大规模擦除,到植入前的囊胚阶段,胚胎的DNA甲基化水平降到最低点。在这一全基因组范围的DNA去甲基化过程中,标记着印记基因的DNA甲基化得以精确维持和保留;二是,受精前,精子基因组DNA甲基化程度显着高于卵母细胞,而受精后,来自精子的父源DNA去甲基化速度大于来自卵母细胞的母源DNA去甲基化速度。到受精卵晚期,父源DNA甲基化程度低于母源DNA的甲基化程度;三是,在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组的大规模去甲基化过程中,与进化上更年轻、更活跃的转座子相比,进化上更古老的转座子重复序列上的DNA去甲基化程度更彻底。这表明,人类早期胚胎在植入前发育过程中,在擦去表观遗传记忆和抑制转座子重复序列的转座活性之间巧妙地取得了平衡。 此项研究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调控网络的研究框架,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评估与改善,以及临床上疑难病例的诊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Nature(自然)》杂志发表我院与北大合作“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谱”研究成果 人类早期胚胎DNA甲基化变化模式 

北京市医管局市属医院管理培训班来我院进行现场教学

7月23日上午,北京市医管局市属医院管理培训班来我院进行现场教学。培训班由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吕一平带队,成员包括北京21家市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及北京市医管局相关处室领导近30人。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金昌晓,副院长刘晓光、王健全、高炜、余力伟,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付卫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出席会议。 首先,北京市医管局副局长吕一平简要介绍了本次培训班到访我院的目的和背景。北医三院近些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医院领导创新意识强、注重效率,医院的服务量一直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同时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及控制费用,希望通过本次现场参观和交流,能够对培训班成员在医院管理方面有所启发,进一步提高市属医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随后,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金昌晓代表我院对培训班同仁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之后,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周瑞作了题为“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双方就绩效考核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最后,培训班同仁参观了我院门诊、急诊、普通外科和眼科快速周转病房,科室相关负责人陪同并进行了介绍。参观结束后,培训班成员对我院门、急诊的流程和病房的管理模式均给予了肯定。 

检验科顺利通过2014 ISO15189复审

7月11日至13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专家组一行5人,对我院检验科进行了为期3天的ISO15189复审。我院院长助理张福春、医务处常务副处长胥雪冬出席评审的首次会议和末次总结会议。 在今年复评审的过程中,依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评审专家对检验科的质量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了全面现场核查,并与我院临床医护人员直接沟通座谈,对检验科质量保证措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指导。评审工作结束,评审组对我院和检验科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对检验科的质量体系、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人员素养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ISO15189是国际公认的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检验科自2008年获得ISO15189实验室认可以来,严格执行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定期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还通过参加卫生部及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组织的国际能力比对,保证了检验质量达到国际同行水平,并圆满通过此后的ISO15189监督评审和复审。 

我院圆满完成台联夏令营医疗保障任务

2014年度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夏令营活动如期举行,活动主题为“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活动内容为邀请台湾1000余名大学生到北京和各省交流访问,在北京活动时间为7月4日至7日,共分为四个团,我院作为活动医疗服务指定医院承担其中两个团约800名台湾学生的医疗保障工作。 此项工作事关台湾青年学生对大陆的认同和了解,对两岸和平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的医疗服务工作,安排专人进行了周密部署,从相关科室抽调了思想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医护骨干组成随团医疗队;急诊科开通了服务对象就诊绿色通道;医务处及总值班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药剂科、医学工程处、供应科、供应室等部门全力以赴,全面保证了医疗队的设备、药品和耗材等各方面的需求。 活动期间随团医疗队根据需求开展医疗保障服务工作,由随队救护车护送营员到医院就诊2人次,救护车出车到活动场地2次,诊治病人51人次,完成清创1人次,缝针1人次。 我院选派的由普通外科李欣、消化科张静、骨科马云、神经内科张淑娟及车辆管理科司机刘晓辉组成的随团医疗队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了该次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得到了活动组织方的赞扬。

胸外科举办第二届“胸部微创论坛”

6月26日至27日,胸外科主办的第二届“胸部微创论坛”暨胸部肿瘤与胸壁畸形微创外科治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第二期在我院举行。会议围绕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前沿新技术新进展,分为“全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食管癌根治、纵隔肿瘤、胸壁畸形及复杂气胸”四个板块全面展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胸外科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6日,闫天生主任、马少华副主任医师通过现况视频转播分别进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演示。27日上午,闫天生作了“微创胸外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问题与对策”的精彩演讲;马少华报告了“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及“Hook wire 定位精确肺切除术”,其中食管癌这组病例以T3期病变及化疗后手术患者多、术后并发症少、没有吻合口瘘发生等诸多特点,引起与会者关注;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京弟介绍了“胸腔镜纵隔肿瘤经验分享”;主治医师宋金涛和王通等也分别进行了“胸壁畸形的微创手术”、“胸腔镜治疗复杂气胸”的报告。会后,闫天生又通过现况视频转播进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胸腔镜复杂纵隔肿瘤切除”的演示;马少华进行“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的演示。通过观看手术实况的现场转播,与会者对我院胸外科在胸腔镜微创手术方面的先进理论、规范方法和精湛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形式新颖、内容全面,高水平的大篇幅手术实况的动态视频现场转播独具特色,突显了论坛作为微创交流平台的作用和功能。会议互动热烈,充分交流。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与会专家的妙语点评,引起会场阵阵掌声。 

呼吸内科参加第五届中国睡眠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7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睡眠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西南昌隆重召开。来自内地及港澳、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睡眠大会设有睡眠障碍、嗜睡及其他睡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内科诊疗等十个专题会场。在睡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及其多系统损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院呼吸内科张立强教授作了题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家庭管理模式”的专题报告,并主持了主题演讲会场;王建丽副教授向大会作了“Amold-Chiari畸形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疑难病例报告。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按照医师协会管理规程进行了选举,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立强当选常委兼秘书长。

普通外科举办首届全国肠梗阻微创治疗及新进展研讨会

7月12日,普通外科主办首届全国肠梗阻微创治疗及新进展研讨会,计划40人规模的研讨会参加人数达到80余人,研讨会得到了消化科、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大力支持。普通外科姚宏伟副主任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先由付卫教授为学员现场演示了腹腔镜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根治术,随后,普外科修典荣教授、付卫教授、姚宏伟主任医师、孙涛副主任医师、崔龙副主任医师和吴晓静主管护师分别就微创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的拓展、腹腔镜辅助—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肠道梗阻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策略选择、恶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奥曲肽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价值、留置肠梗阻导管患者的护理技巧进行专题讲座,消化科王爱英教授、李军副主任医师分别就肠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和大肠癌梗阻的结肠金属支架(SEMS)治疗进展作专题报告。 由于此类专题的会议国内鲜有举办,且相关学术内容进展较快且尚存争议,研讨会上气氛热烈,学员们积极提问并与讲者互动,并且给与本次研讨会很高的评价。

陈仲强当选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7月10日,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进行了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我院骨科陈仲强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刘忠军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刘晓光教授、孙宇教授当选为委员。

童笑梅当选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副主委

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于7月7日在京召开。会上,我院儿科童笑梅主任当选副主任委员,妇产科王妍副主任医师当选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妇产科赵扬玉常务副主任、儿科韩彤妍副主任医师、眼科冯学峰副主任医师当选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每年全球早产儿出生率高达1700万,早产儿的系统管理涉及多临床学科的交叉和合作。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是中华医学会各地方分会中第一个以早产防治与早产儿救治管理这一特殊疾病群体为事业的专业组织,肩负着 “救治、管理、规范、服务”的重任,目标为提高我国早产儿医学水平和改善早产儿及其家庭的生存健康大计。

药剂科举办全国临床药学新进展学习班

为促进国内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发挥临床药学重点建设专科的专业辐射作用,药剂科于6月21日至25日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临床药学新进展学习班。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临床药学同行参加了本期学习班。 为更好地提供临床药学的最新进展信息,本次学习班邀请了近60位国内外讲者,设置了“抗感染论坛”、“循证药学论坛”和“临床药学论坛”等专项内容。学习班上,药剂科翟所迪主任牵头发起的“中国万古霉素指南”制定工作也进行了专场汇报。学习班内容丰富、精彩,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本继续教育项目自1997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18期。 
上一页
7/22
下一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意思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于峥嵘
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狐臭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狐臭手术费用在2000-10000元之间波动,具体受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麻醉类型、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1、传统切除术:通过切除大汗腺组织达到根治效果,费用约2000-5000元。适用于重度狐臭患者,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可能遗留线性疤痕。部分医保定点医院可报销基础手术费用,但美容缝合等附加项目需自费。2、微创刮吸术:采用腋下小切口配合刮匙清除汗...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海带吃多了引起胃不舒服怎么办

海带吃多了引起胃不舒服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适量运动、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海带过量摄入可能由膳食纤维刺激、碘摄入过量、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立即停止食用海带及其他高纤维、高碘食物,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短期内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饮食,减少胃肠负担。可少量饮用温蜂蜜水或姜茶帮助缓解胃部不适。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上腹部15-20分钟,每日重复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3、适量运动 饭后1小时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次20-30分钟。温和运动有助于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海带残留物排出。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胃部不适,运动中若出现恶心呕吐需立即停止。 4、服用药物 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胶体果胶铋胶囊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肠排空。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联合用药或长期服用。 5、就医检查 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可能需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变。长期大量食用海带者还应检测甲状腺功能。 日常应控制海带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0克干重,浸泡时间需超过6小时以减少碘和藻胶酸含量。烹饪时搭配醋或柠檬汁有助于分解藻类纤维。胃肠敏感者可将海带切碎煮烂后食用,避免空腹大量进食。建议定期进行胃肠健康体检,尤其是有慢性胃肠病史的人群。
姜金波
姜金波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