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我院血管医学研究所专家参加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

2014年9月4日至7日,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ISP)世界大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主办,穆罕默德五世大学(Mohammed V University)承办。有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26国代表参加会议,这次大会共接受论文摘要230篇,会议期间共进行了4个特邀报告,10个专题报告,4个分会学术报告和壁报展示,内容涵盖了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张幼怡研究员应邀主持了心血管分场专题会议,张幼怡和徐明研究员受邀做了专题报告发言。 大会期间分别召开了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和第七届理事工作会议。张幼怡研究员继续当选为新一届理事,徐明研究员当选为新一届理事。 此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我院学者的学术水平,增进了我院科技工作者与世界各国学者的交流与友谊,进一步奠定和提升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国际地位。

9月12日:BTV《健康北京》:马芙蓉:藏在耳中的“噬骨虫”

藏在耳中的“噬骨虫”】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能起到放大声能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菌会通过通气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中耳炎会导致哪些严重后果?又该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9月12日18:30请关注BTV科教《健康北京》。

9月26日:关爱女性健康指导科学避孕健康讲座

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这一国际性活动日旨在提高年轻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年青人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 北医三院妇产科将在世界避孕日这天举办“关爱女性健康,指导科学避孕”的讲座。内容包括“为什么要避孕?”,“有哪些常规避孕方法”,“产后的年轻妈妈如何避孕”等,旨在帮助女性朋友了解科学、高效的避孕方法,帮助年轻朋友做出正确的避孕方法选择。欢迎广大女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性伴侣踊跃参加! 讲座时间:2014年9月26日 下午2:00 讲座地点:眼科中心一层科学报告厅 主讲人:王晓晔副主任医师、王威副主任医师

我院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会

9月11日下午,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我院召开2014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我院院长乔杰,副院长刘晓光、高炜,纪委书记刘东明等出席,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招生工作组专家、医院教学评估专家、各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班主任、教育处工作人员、获表彰的教师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曾辉主持。 乔杰院长首先致辞。乔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祝医院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并对教师们为医院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乔院长从今年北医迎新会谈到了到自己刚入医学院时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学习工作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她说朴实的行为承载着“厚道”的精神,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我们要继续传承。她通过运动医学科杨渝平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集体和个人付出与收获为例,指出北医三院精神正是融化在类似的一件件事情中。同时,乔院长也强调了住院医师基地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有大家的无私奉献,三院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随后,进行了教师节表彰及颁奖典礼。高炜副院长宣读了各类获表彰人员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 接着,毛节明教授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问题及建议”的报告,获得“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的骨科副主任宋纯理作了“培养优秀人才 建设一流学科”报告。毛节明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老师要带好作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注意细节;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抓好各级查房同,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要关心住院医师的成长。宋纯理介绍了骨科在医师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 王宪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此次颁奖、邀请老专家分析问题、优秀科室介绍经验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肯定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的作风及取得的成绩。她说,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北医三院多年来重视质量监督,重视转科学生的细节教育,难能可贵,相信这些做法会给北医的教育和三院发展带来很好的效果。王宪还就北医五年教改及北大教学政策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她代表医学部领导感谢我院老师发扬北医“严谨、求实、厚道”的传统,把学生们培养成优秀的医疗人才。 附:北医三院2014年教师节表彰院内获奖名单 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度教学优秀科室 一等奖:心血管内科 二等奖:运动医学研究所、普通外科、骨科 三等奖: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科 二、北医三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 一等奖:盖晓燕(呼吸内科) 二等奖:杜兰芳(急诊科)、张娟(儿科) 三等奖:胡凯(血液内科)、吴奉梁(骨科)、李磊(普通外科)

风湿免疫科举办全国风湿病培训班

由我院和山西大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风湿病(疑难重症专题)培训班”于8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350人参会。 全国风湿病培训班于2011年7月首次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届,会议以“打造精品,服务临床”为办会理念,邀请了国内风湿领域享有盛名的资深教授解读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诊治进展,深受广大风湿科医师的好评。 本届大会得到了全国众多着名风湿病学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一大批风湿病学老前辈与知名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专题学术报告,为全国各地众多风湿病学医师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就生物制剂治疗炎性关节炎进展及疑难性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艺术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邓晓丽副主任医师及姚中强副主任医师均作了专题报告。

疼痛科举办病房启动仪式

9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病房启动仪式在外二病房楼11层示教室举行。副院长兼疼痛科主任刘晓光、副院长王健全出席,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经营管理办公室、骨科、麻醉科、肿瘤放疗科、放射科、药剂科、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皮肤科、口腔科、肾内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据介绍,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将近70%都伴有疼痛症状。有些患者原始疾病得到治疗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疼痛症状会伴随很久甚至终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骨科为例,至少有10%的患者在手术后,疼痛症状还是不能缓解。这种长期的慢性疼痛就不只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疾病。”我国尚没有大样本量的疼痛调查数据,发达国家的数据显示,大约有三成人受慢性疼痛困扰,由此来看,我国慢性疼痛的患者数量应该非常庞大。目前本市三级医院基本都开设有疼痛门诊,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医院的疼痛门诊没有专门医生,而是挂靠于某个科室;有些医院即使开设有专门的疼痛科室,但没有病房,患者只能在医院进行日间治疗,只有少量医院建有疼痛病房,但是距国家的标准尚存差距。北医三院此次建立的规范化疼痛病房打破了和其他科混用“惯例”,不仅有30张独立的病床,还配备有专门的疼痛科医生。 仪式上,医务处周洪柱处长,疼痛中心郭向阳副主任分别回顾了疼痛科筹建过程,郭向阳还为疼痛科献上了“仁心仁术 无痛之家”的匾额和疼痛科数据库,并代表疼痛中心表示,一定要与大家一起努力,做好疼痛科工作,使三院疼痛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王健全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我院在医疗过程中提倡无痛理念,此次专门为疼痛科开设专门的病房表示医院对疼痛科的重视,希望疼痛科多科合作,不断提高疼痛治疗水平。 刘晓光副院长指出,我院疼痛中心下设的疼痛科打破了常规模式,确立“多学科参与,专业化发展”的理念,疼痛科病房面向其它科室,为大家提供一个参与疼痛治疗的平台,患者和科室都会受益。刘晓光指出,疼痛科专业化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技术,疼痛科将以脊柱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从微创技术、阻滞技术、药品治疗及封闭等方面引入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在患者原始疾病的治疗中间或之后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治疗空间,同时疼痛科还兼顾着全院对于疼痛管理的作用,把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和住院患者的治疗、无痛化技术纳入疼痛科管理范围之内。 骨科刘忠军主任也表达了自己对疼痛科的期望。最后,药剂科翟所迪主任以自身经历畅谈了疼痛科对患者的帮助。 背景资料:我院对疼痛的诊疗及研究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全国开展针刺麻醉与镇痛业务,曾荣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周恩来总理曾委派叶剑英元帅来院指导工作,西哈努克亲王等国家元首和美日欧等多国医学专家均曾莅临医院参观。 为了加强疼痛性疾病的诊疗效果,医院在2007年申请增加疼痛诊疗科目,开设疼痛门诊,2010年成立了独立的疼痛科,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重点建设了以现代影像学技术为基础的疼痛微创治疗技术平台,开设了专门的疼痛治疗病房,并逐步购置疼痛射频仪等疼痛诊疗设备。与此同时,大力加强疼痛科专业人才培养。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资助,基本形成了疼痛诊疗的综合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疼痛诊疗质量,加强疼痛诊疗相关交叉学科整合,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彻底解决疼痛病人多地点、疼痛相关学科独立诊治效果不佳,医疗资源浪费的难题,并最终实现疼痛“一站式”治疗,2013年,医院整合疼痛诊疗方面的优势资源,成立了以刘晓光副院长兼任主任的疼痛科(医学中心)。在全面、深入开展脊柱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疼痛药物治疗与评价、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等亚专业疼痛诊疗的基础上,疼痛科积极扩大与相关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进行疼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以及疼痛转化医学工作,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目前,疼痛科开放病床30张,年门诊量25000余人次。疼痛医学中心主要有五个亚专业:脊柱关节痛、神经痛、癌性疼痛、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和疼痛药物治疗与评价。紧紧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开展诊疗工作和研究。尤其在脊柱内镜技术方面、脊柱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具有技术优势,CT、C形臂、超声等影像引导下的各种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神经调制、药物注射等技术也颇具特色,为广大疼痛患者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服务。 

教师节我院多位教师多个团队受到各类教学奖励或表彰

9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医学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我院乔杰院长等多位教师和骨科等多个团队荣获各类教学奖励和表彰。 颁奖结束后我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0级5班的张元鸣飞同学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发言,他以“好老师是什么样子”为切入点,通过多个感人的小事例阐述了老师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和学生的深深感恩之情。 柯杨常务副校长在讲话中感谢全体一线教师、管理工作者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的全体教职工为医学教育工作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并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表彰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附2014年医学部教师节获奖名单: 一、2014年度首都劳动奖章获奖者 乔杰(妇产科) 二、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三届良师益友获奖导师 乔杰(妇产科)刘忠军(骨科)崔鸣(心内科) 三、2014年度北京大学优博导师获奖者 洪天配(内分泌科) 四、2014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 李颜(教育处) 五、2014年度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奖 张爱京(教育处)原春辉(普通外科)韩江莉(心内科) 六、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杨渝平(运动医学研究所) 七、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三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特等奖: 周非非(骨科) 八、北京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 一等奖:江东(运动医学研究所)邢燕(儿科)白瑾(心血管内科) 九、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 骨科教研室 十、2014年度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 江东(运动医学研究所) 十一、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 江东(运动医学研究所)丁士刚(消化科) 李东(中医科)        韩彤妍(儿科) 王小林(检验科)      张?(心脏外科) 唐雯(肾内科)        李颜(教育处) 洪天配(内分泌科)    袁慧书(放射科) 祖凌云(心血管内科)  闫辉(运动医学研究所) 赵金霞(风湿免疫科)  盖晓燕(呼吸内科) 张英爽(神经内科)    贺豪杰(妇产科) 李欣(普通外科)      胡晋平(眼科) 洪锴(泌尿外科)      谢超(内分泌科) 刘楠(康复医学科)    马长城(神经外科) 汪宗昱(危重医学科)  邱伟强(眼科) 李桂芬(护理部)      杨丽(药剂科)闫明(骨科) 十二、201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奖教学成果奖

肿瘤放疗科论文获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经第十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大会专家评选,我院肿瘤放疗科王俊杰教授、林蕾博士课题组的论文“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多次复发软组织肿瘤”获评为优秀论文。大会资助林蕾博士代表课题组赴韩国首尔参加第二届亚洲临床肿瘤学联盟大会,与来自亚洲各国的肿瘤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各国专家对我院肿瘤放疗科开创性的采用影像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微创技术治疗多次复发软组织肿瘤给予了高度评价。

风湿免疫科举办东方痛风论坛

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和台湾高雄大学联合主办,我院与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于8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我院院长乔杰出席并致开幕词。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东方痛风论坛于2011年8月首次在青岛召开,每年一届,迄今已召开三届,论坛凝集了当今国内外各学科痛风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影响力日益扩大。本届论坛共吸引了美国、日本及全国各地医学同仁共455人参会。我院风湿免疫科赵金霞副主任医师也同与会医师分享了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使用与尿酸达标情况的调查分析。会议内容深入而前沿,是在亚太地区痛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受到广大风湿科、代谢科医师们的欢迎。

泌尿外科举办微创技术研讨会

8月29日至9月1日,泌尿外科第11届微创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我院院长乔杰出席并致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500多名泌尿外科同道参会。 本次会议以3D腹腔镜和输尿管电子镜治疗肾结石为特点,两天的会议共安排了11堂讲座和26台手术,会议内容丰富。来自英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国内多家医院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授课,我院马潞林教授介绍了3D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淋巴结清扫的经验。两天的手术演示中,16位专家完成了26台手术,我院马潞林教授演示一台标准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和一台全球业界极具争议的前列腺癌根治+扩大淋巴结清扫,黄毅教授、王国良和卢剑副教授各做一台前列腺癌根治术。在结石治疗中,我院泌尿外科为大会准备了四台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和三台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我院泌尿外科肖春雷演示了输尿管电子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张树栋做单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青年医师刘可做输尿管软镜碎石。精彩的手术展示了我院泌尿外科在微创泌尿外科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 9月1日的动物手术培训,马潞林亲自带队前往奥林巴斯培训中心进行操作示范,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医师参加了培训,各位学员对前两天学习的手术技巧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页
1/22
下一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意思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于峥嵘
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狐臭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狐臭手术费用在2000-10000元之间波动,具体受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麻醉类型、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1、传统切除术:通过切除大汗腺组织达到根治效果,费用约2000-5000元。适用于重度狐臭患者,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可能遗留线性疤痕。部分医保定点医院可报销基础手术费用,但美容缝合等附加项目需自费。2、微创刮吸术:采用腋下小切口配合刮匙清除汗...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呢

有痰咳不出来可通过多喝水、拍背排痰、蒸汽吸入、使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有痰咳不出来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温开水是最佳选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期间更需注意水分补充,帮助缓解咽喉干燥不适。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能帮助松动支气管内痰液。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拍背操作。 3、蒸汽吸入 将热水倒入容器,头部覆盖毛巾吸入蒸汽10-15分钟,每日2-3次。蒸汽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增强效果,但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哮喘患者进行蒸汽吸入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排痰困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促进排出,对浓痰效果显著。羧甲司坦片可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性状。使用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快速稀释痰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使用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需要专业设备,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严重排痰困难者可考虑此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油腻。若痰液颜色变黄绿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疾病。长期排痰困难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呼吸道健康状况。
陶新曹
陶新曹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