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被挠伤怎么处理
皮肤被挠伤可通过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外用药物、包扎保护、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挠伤通常由指甲抓挠、皮肤摩擦、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 皮肤被挠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垢和细菌。若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冲洗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按压吸干水分,不要用力擦拭。 2、消毒处理 清洁后需对伤口进行消毒,可选用碘伏溶液或75%医用酒精。消毒时应从伤口中心向外周环形涂抹,避免重复来回擦拭。对于儿童或敏感皮肤,建议使用刺激性较小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等待自然干燥,不要用嘴吹气或用手触碰。 3、外用药物 浅表挠伤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伴有瘙痒症状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过敏反应。若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短期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药物使用前应确认无过敏史,涂抹后避免立即覆盖敷料。 4、包扎保护 对于易摩擦部位的挠伤,应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进行保护。包扎前确保伤口干燥,敷料大小需完全覆盖伤口并超出边缘。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伤口情况,若敷料粘连可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轻柔揭除。夜间可去除敷料保持伤口透气。 5、预防感染 挠伤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不要用手抓挠结痂部位,防止二次损伤。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感染风险。 皮肤挠伤恢复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伤口修复,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皮肤再生。日常注意修剪指甲长度,皮肤干燥时可涂抹保湿乳液减少瘙痒。若挠伤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建议排查过敏原或皮肤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