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军区总医院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心
选择科室
X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阴唇有点黑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唇颜色变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原因有关。阴唇颜色变化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右侧卵巢囊肿严重吗

右侧卵巢囊肿多数属于生理性囊肿,通常不严重,可能由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肿瘤性病变引起。1、黄体囊肿:排卵后黄体未及时消退可能形成囊肿,直径多小于5厘米,常伴随月经周期变化自行消失。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黄体破裂,可通过超声监测随访。2、卵泡囊肿:未破裂卵泡持续增大形成,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多数3个月内自然吸收。偶发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需特...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必须手术吗

多数卵巢囊肿无需手术,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及症状综合评估。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超声引导穿刺、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1、定期观察: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无不适症状时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月经周期中可能自行消退,观察期间需监测囊肿变化,若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进一步评估。2、药物治疗:功能性囊肿可选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影响怀孕么

多数卵巢囊肿不影响怀孕,但部分类型可能降低受孕几率或增加妊娠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囊肿类型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等、囊肿大小直径>5厘米需警惕以及是否伴随输卵管粘连或排卵障碍。1、生理性囊肿: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属于生理性变化,通常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这类囊肿不会干扰卵泡发育或输卵管功能,对怀孕无显著影响。超声监测显示囊肿壁薄...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不治疗会怎样

卵巢囊肿不治疗可能导致囊肿增大、破裂或扭转,引发腹痛、感染甚至不孕。多数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囊肿需警惕恶变风险。1、囊肿增大:持续存在的卵巢囊肿可能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如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后缩小,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囊腺瘤可能持续增长。2、急性并发症:囊肿蒂扭转或破裂属于妇科急症。扭转时血液供应中...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有哪些并发症

卵巢囊肿可能引发扭转破裂、感染、不孕、压迫症状和恶变五种主要并发症。1、扭转破裂:体积较大的囊肿易发生蒂部扭转,导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表现。囊肿破裂时囊液流入腹腔可能引发化学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处理。超声检查可见盆腔游离液体,血液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2、继发感染:囊肿继发感染时出现持续发热、下腹压痛等盆腔炎症状。感染可能来源于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或血行...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如何判断乳汁是否充足

乳汁是否充足可通过婴儿体重增长、排尿排便情况、哺乳表现等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指标有婴儿每日尿量6-8次、体重每周增长150-210克、哺乳后满足感、乳房胀满感等。 1、体重增长 婴儿出生后10天内应恢复至出生体重,之后每周体重增长150-210克为正常范围。家长需定期使用同一体重秤测量,选择晨起空腹时记录。若连续两周增长不足100克,可能提示乳汁摄入不足。此时可增加哺乳频率至每日10-12次,并观察哺乳时吞咽动作是否明显。 2、排尿次数 足量哺乳的婴儿每日排尿6-8次,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家长需记录24小时内更换的湿尿布数量,若少于6片或尿液呈深黄色,需警惕摄入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起尿量应明显增加,母乳喂养初期可配合观察尿结晶是否消失。 3、排便性状 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排便3-4次,便质呈黄色糊状。满月后可能转为数日一次,但便量多且松软仍属正常。若排便次数持续减少且便干硬,或出现绿色泡沫便,可能与乳汁不足有关。家长需注意哺乳时是否听到规律吞咽声,单侧哺乳时间建议维持15-20分钟。 4、哺乳表现 有效哺乳时可见婴儿脸颊鼓起、下颌规律运动,哺乳后自行松开乳房并呈现满足状态。若婴儿频繁哭闹、拒奶后又寻乳,或哺乳时间超过40分钟,需评估乳汁分泌量。哺乳前乳房胀满、哺乳后变软是乳汁充足的体征,但产后6周后胀感减轻属正常生理调节。 5、母亲体征 哺乳时另一侧乳房漏奶、婴儿睡眠安稳2-3小时、母亲自觉口渴等间接提示乳汁充足。产后初期乳房可能经历生理性胀痛,但持续乳头疼痛或婴儿含接困难需排除喂养姿势问题。建议家长记录哺乳日志,包含每日哺乳次数、时长及婴儿状态,便于专业人员评估。 哺乳期母亲需保持每日摄入500千卡额外热量,饮水量达到2-3升,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的摄入。避免穿紧身文胸压迫乳腺,哺乳间隙可冷敷缓解胀痛。建立哺乳生物钟有助于维持泌乳量,夜间泌乳素分泌高峰时段建议保持1-2次哺乳。若调整喂养方式后仍怀疑乳汁不足,应咨询哺乳顾问或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医用级吸乳器辅助。哺乳期自行服用催乳中药或保健品存在风险,须经专业人员指导。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