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儿童心理科简介

  儿童心理科成立于1997年,主要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自闭症、抽动症、品行障碍、学习障碍、儿童期精神病、儿童情绪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以及其他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
展开

科室医生

(共5位)
查看更多>>
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及治疗。
儿童多动症、学习困难、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及治疗
李伟建
李伟建

好评率:91%

预约挂号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儿童多动症、学习障碍、自闭症、青少年情绪问题与行为问题
各类儿童心理行为及情绪问题的诊断和矫治,对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自闭症的诊断、评估及治疗积累了多年的经验。

医院动态 更多>

端午放假安排

端午期间,我院天目山路本部门急诊照常。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5月31日门诊照常,6月1日、6月2日停诊。

关爱特殊儿童 促进康复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都会有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在身心发展上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缺陷。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事实证明,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即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达到最佳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成员。为了让这群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更好地融入社会。5月20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主要的合作方式:第一,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提升青年教师的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实践技能,双方合作开发体现医教结合理念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方案。根据双方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双方互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申报,组建专家团队;第二,设立实训基地。学院安排儿童康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方向)等专业学生到市七院见习、毕业顶岗实习,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市七院选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三,学院在市七院设立志愿服务岗。根据医院的工作需要,选派儿童康复专业(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等专业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者,提供志愿服务;第四,学术活动共享。通过医教合作的方式,市七院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将建立紧密型的校院科教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双方教育、科研能力,为促进浙江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医学研究事业发展服务。

心理咨询门诊部将组织免费考前心理辅导

中、高考临近,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进入了心理疲劳期,为帮助广大考生找到良好心态,重塑自信,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将组织免费考前心理辅导。1、时间:5月18日(周日)上午8:00—11:30(免挂号诊疗费、心理咨询费)2、咨询范围:考生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神不定,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甚至出现头脑昏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良生理反应。如有家长也出现上述情况,也可前来咨询。3、咨询专家:李敏(副主任医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周国岭(副主任医师、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叶雪花(心理治疗师)4、提供10个免费物理放松名额。5、地点: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文一路193号中豪晴园)

五一期间门诊安排

五一期间门诊安排5月1日,儿童科、心理咨询、普通精神科照常,其余门诊停诊。专家门诊详见网站停诊信息。5月2日、3日所有门诊均照常。

我院文一路心理咨询门诊部4月起推出周末咨询

张永华院长门诊调整通知

因工作安排,张永华院长3月27日下午中医特需门诊调整至3月28日下午,请安排好您的就诊时间,谢谢。门诊办2014.3.25

我院将新开院外心理咨询门诊部

我院将于下周一(1月13日)新开院外心理咨询门诊部,位于文一路193号(文一路与教工路交叉)。是杭州市首家以精神心理卫生医疗机构为背景的心理咨询门诊部。内设杭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杭州市心理咨询中心、浙江省老年心理康复中心、儿童心理分中心、健康中国——全国抑郁症及睡眠障碍促进项目教育基地等。主要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睡眠调理、焦虑抑郁诊治、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专家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配备标准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结合专业的心理测验,开展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沙盘治疗、脑电治疗、脑波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方面、全方位为您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心理咨询与治疗范围:l心理亚健康问题:心累、脑疲劳、记忆力下降、容易走神、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懒散、无兴趣。l性格问题:自卑、孤僻、敏感多疑、人格障碍等。l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社交恐惧等。l婚姻、家庭问题:婚前心理辅导、婚姻关系调适情感咨询、亲子教育、青春期交往等。l职场问题:职场压力大、办事拖拉、职场关系紧张、职业选择纠结、职业变动不适应等。l儿童心理问题:学习障碍、考试焦虑、厌学、多动、抽动、自闭、夜惊、无故哭闹、恐惧等。l女性心理调试:孕期前后心理调节、更年期心理疏导等。l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的心理调节。l各种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和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l创伤心理辅导:经历创伤事件(如经历灾难、目睹意外、亲人离去、失恋、受到失败打击等)后,出现害怕、无助、恐惧、不安全、被背弃感。l个人心理分析及成长。

便民服务暖人心??市七医院食堂又推新举措

杭州市七医院工会为满足职工、患者就餐需要,联合食堂人员共同推出新举措。第一,在之前推出的免费汤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五味”调料,即醋、酱油、盐、辣椒、味精等多种调料,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地点设在职工食堂午餐点心窗口,可自取。第二,养生水果入食堂。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上火,于是各类平价水果悄然“爬上”点心窗口,苹果、梨、橘子等,不仅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也给就餐人员带来丝丝暖意。第三,引入酒店式管理服务,每天向食堂派驻由工会成员担任的“大堂经理”,解决职工、患者在就餐时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引导排队窗口分流,缓解就餐高峰时出现的排队难,就餐慢等问题。(工会)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由脑部小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累及直径100-400微米的穿支动脉,典型病灶直径小于1.5厘米。其发生与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等因素相关,临床可表现为单纯运动性轻偏瘫、感觉障碍或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局灶症状。1、血管病变: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主要诱因,持续高压状态导致脑内穿支动脉玻璃样...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严重么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相对较轻的类型,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部位、范围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1、症状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微头痛、头晕或短暂肢体麻木,通常不伴随意识障碍或严重功能障碍。部分病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2、病因分析: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玻璃...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相对较轻的类型,其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范围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相关。1、病灶特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直径通常小于1.5厘米,多发生在大脑深部小动脉供血区。这类梗死灶虽小,但可能影响神经传导通路,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肢体麻木或无力症状。病灶数量增加可能提示脑血管整体健康状况恶化。2、症状表现:约三分之一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影像检查时发...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该住院吗

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住院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关键因素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或跌倒风险。1、症状评估:单纯无症状腔梗通常无需住院,通过门诊调整危险因素即可。若出现新发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含糊等局灶性神经缺损症状,或存在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建议住院观察72小时以评估病情进展。2、基础疾病:合并未...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会痊愈吗

腔隙性脑梗死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症状,但完全痊愈需结合病灶位置和个体差异。该病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微小血栓、血管炎等因素引起。1、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配合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合并高血压者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等降压药控制基础疾病。神经保护剂如胞磷胆碱可能促进功能...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腔隙性脑梗死怎么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可通过抗血小板治疗、血压管理、血脂调节、血糖控制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腔隙性脑梗死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吸烟和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1、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这些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抗血小板治疗需长期坚持,患者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腔隙性脑梗...
邵自强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性性冷淡了该怎么办

女性性冷淡了,首先应该和她进行沟通,了解她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然后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女性性冷淡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身体疲劳、情绪压力、生理问题等。首先应该关注女性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等问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其次要尊重女性的感受和情绪,了解她的需求和想法,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情调浪漫的方式,增加情趣和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提升性欲。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建议一起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可能的生理问题。 性冷淡并不是一个罪过或是缺陷,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重要的是要尊重女性的感受和需求,与她进行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沟通。
杨乐金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