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血管外科简介

血管外科开创人张柏根教授,自1979年起从事血管外科专业工作。70年代末,在国内首先开展大剂量下肢静脉顺行及逆行造影;1983年首先提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辅以Valsalva试验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984年设计并应用“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并提出“相对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概念;90年代提出下肢动脉多节段阻塞与多平面旁路术的概念。80年代中期,在国内最早开展移植血管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此后,先后开展了人工——生物复合移植血管研制、动脉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化血管及纳米技术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研究等前沿研究课题。共获得20余项立项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5项,八五攻关及863子课题各一项,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多项。历年来,鉴定成果11项,获奖成果10项;出版专著19册,其中主编2册,论著200余篇。已培养博士18名,硕士22名,博士后出站1名。经过25年的努力,学科已具有10位成员,其中已获正副高级职称的各2名;经过硕士研究生培养的8人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5人次;曾有2人入选市科委启明星、1名入选市科委曙光计划。
  张柏根教授参与了组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的筹备,自学组成立以后,任学组副组长至今。在二医大“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立项时,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列为外科学4个专业之一,张柏根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之一。2003年9月,血管外科成为独立专科后,在张纪蔚主任带领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医疗
  1、血管造影技术:国内首先开展大剂量下肢静脉顺行及逆行造影,并首先确定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辅以Valsalva瓣膜功能试验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方法,已在全国同行中推广。在国内,是首先开展经皮血管腔内球囊导管扩张术、塞疗法等血管栓内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目前,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溶栓及栓塞等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2、动脉系统疾病:从最初的下肢单节段动脉狭窄的旁路转流术和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开始,现已施行数百例下肢动脉多节段狭窄旁路转流术以及动脉闭塞症的介入治疗,并能成功实施腹腔和肢体真性、假性动脉瘤(包括腹主动脉瘤破裂)切除重建术,其它动脉瘤包括肾动脉瘤、脾动脉门静脉瘘合并门脉高压、锁骨下动脉瘤切除重建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成为国内动脉外科最具实力和经验的单位之一。
  3、静脉系统外科:在国内首先提出下肢静脉疾病的分类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类及“相对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疾病新概念;国内首创“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上述方法和概念已在国内被引用。近五年,陆续成功实施多种高难度手术,如下腔静脉肿瘤,腹膜后肿瘤累及下腔静脉壁,静脉畸形等手术。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腔内灼闭术、光照下动力去除曲张静脉术(TriVex术)及内窥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EPS术)等科技术,并且开展联合手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疾病。我科在静脉外科处于国内领先。
  4、尿毒症病人血透通路建立术:近五年来,针对病人自身条件设计多种手术方法,已成功手术愈500人次,手术成功率98%以上,术后2年瘘管通畅率90%以上,远高于国内和国际平均水平。
  (二)科研
  仁济血管外科基础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形成移植血管再狭窄机制及防治研究、血管移植材料研制、动脉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及纳米技术在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等方向。近五年获国家各级科研经费100万余元,承担的主要课题有13项:863子课题(1项)、卫生部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1项)、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3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浦东新区课题(1项)、上海市高教局课题(1项)、二医大校基金(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专著12册,主编专著1册,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五、六版及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一、二版参编单位。
  鉴定成果4项,获奖成果1项: 2003年《肌肉注射VEGF165基因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实验研究》获上海市首届医学科技三等奖。
  (三)教学水平
  血管外科属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国家教委博士、硕士学科点。在国内最早具有血管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1.近五年,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12名、硕士13名,其中3名曾派送美国或日本进修。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名。
  2.接受每年二医大本科生见、实习教学。
  3.每年接受血管外科进修生。
  4.自1999年以来,每年成功举办国家级血管外科学习班。
  (四)学科所获称号及荣誉
  近五年,血管外科列入二医大“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专业,并利用第一期经费建立实验室;2003年第二次入选院特色专业。200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血管外科临床药理试验专业(国药监安[2001]418号文)。
展开

科室医生

(共15位)
查看更多>>
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
周围血管病下肢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下肢动脉闭塞血透通路建立。
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动脉缺血、静脉曲张、糖尿病足、脉管炎。
外周血管疾病诊治,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血透通路,血管瘤,下肢动脉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的评估及建立。另外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有较多的研究。
周围动静脉疾病的手术治疗、超声诊断及术后随访。
脉管炎、静脉曲张。
外周动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血透通路建立。
血透患者动静脉瘘的建立及并发症、疑难问题的处理,下肢难治性溃疡,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脉管炎和尿毒症病人血透通路建立的手术及微创介入治疗。
动脉硬化病变如动脉闭塞和瘤样扩张的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外周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治疗。
动脉闭塞,动脉瘤,周围静脉病,血透通路。
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静脉功能不全及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
动脉闭塞性疾病(老烂脚、脉管炎)微创介入和手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通路手术,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手术和腔内微创治疗,主动脉瘤手术和介入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成功实施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日前,由我院胆胰外科科主任王坚教授主刀,成功施行我院首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一周后即顺利康复出院。患者为男性,40岁,平时经常感觉右上腹胀痛。MRCP检查显示:胆总管明显扩张,最大直径可达3cm,诊断为I型胆总管囊肿。患者前往王坚教授门诊就医时,内心非常焦虑,对开腹手术充满恐惧,希望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实施者的手术技术和操作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王坚教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了病情,并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和术前论证后,接受了患者提出的微创手术要求。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幼年期症状隐匿,成年后症状逐渐开始显现,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若不治疗极易癌变,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开腹手术的方式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但若要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尤其是胰腺段囊肿,即使在开腹情况下也不是件易事,更别说是在操作空间狭小的腹腔镜下;而切除后的肝管空肠吻合则又是一大难点,由于吻合位置高,在全腔镜下进行吻合操作的技术难度极高,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十分精准,稍不小心就会撕脱胆管壁,导致吻合失败。因此,国内只有极少单位开展此项手术。虽然手术难度极大,但在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室已有的技术条件后,王坚决定大胆尝试。在李可为、陈炜和陈涛等医师的密切配合下,凭借耐心、细心与爱心,运用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完整切除了胆总管囊肿,并圆满完成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管-空肠吻合和空肠-空肠吻合,成功地完成了我院历史上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出血仅100ml。患者术后1天即下床活动,术后1周顺利康复出院。微创是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MayoClinic的学习经历使王坚深知,只要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娴熟,腹腔镜下手术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以往腔镜手术有一个误区就是因操作视野狭小而尽可能避免缝合,但王坚坚持认为只有会缝合、敢缝合才是真正的腔镜手术。为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模拟器以及猪等动物上的缝合训练。由于胆胰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难度,胆胰微创在世界上还属于起步阶段,我院新成立的胆胰外科在王坚教授的带领下,勇于挑战手术难度,积极发展胆胰微创技术,已成功开展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目前全科正以“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和争创国内一流胆胰外科的勇气,去努力开拓胆胰外科微创化的发展道路。 

泌尿外科成功实施我院首例膀胱起搏器二期植入术

4月10日,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李佳怡主刀完成了我院首例膀胱起搏器二期植入术。膀胱起搏器,亦称骶神经电刺激,该疗法尤其适用于因患各种疾病造成的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等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排尿障碍病人。自2013年年底被我院正式引进,目前我院泌尿外科成为上海市以该术式治疗排尿障碍性疾病的唯一单位。本次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名85岁的老年女性,长期受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困扰,术前每天排尿近20余次,伴急迫性尿失禁,生活苦不堪言。在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及理疗无效之后,李佳怡医师为其完善了尿流动力学等全面的检查,并明确其符合膀胱起搏器的适应症。结合患者意愿,于2014年3月患者接受了膀胱起搏器的一期植入术。术后排尿日记等客观结果显示,手术疗效显着,患者每日排尿次数由20余次减至10次以内,并且几乎再无急迫性尿失禁出现。应患者的强烈要求,李佳怡医师决定为其进行二期植入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患者与老伴常年独居郊区养老院,子女均在国外,在一期植入术后的观察阶段,李佳怡医师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养老院对患者进行探望与观察。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困扰老人多年的尿频、尿急、尿失禁一去不复返,其对于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据悉,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可程控的微创电调节疗法,通过电流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神经反射,改善相应的排尿功能障碍症状。膀胱起搏器治疗分两个阶段,一期植入测试电极可以让患者体会这项治疗对自己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治疗,如果病人在该期间能够获得症状缓解,表示适合行二期手术,植入长期系统。二期植入便是将起搏器植入皮下脂肪组织并固定电极线,起搏器由医用程控仪开启并设定适当的刺激程式,病人另有一个体外遥控器可以开关调节起搏器的程序。手术完成两三天后就可以出院,两周后打手机、用微波炉、下水游泳等都不成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目前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对此项技术的正式开展,从而将为更多深受排尿障碍性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骨科成立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组

近年来,由运动造成各类大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损伤的疾患,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日前我院骨科响应医院"做大、做精、微创"的理念,整合创伤与关节学组的优势资源,成立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组。该亚专业组将整合骨科创伤组、关节组的人力资源、硬件优势资源,重点发展膝、肩关节微创手术,同时发展髋关节和腕、肘、踝小关节微创手术,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康复方案作为发展方向。据介绍,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医疗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节镜手术为微创、安全,手术创伤小。2、住院时间短(住院时间2~3天),患者术后恢复快。3、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作为日间手术,更加减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符合目前的医改政策。目前,我院骨科在运动损伤(关节镜)亚专业领域内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病例和经验,形成了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其中,韦民师从欧洲着名教授RicarrdoMinola和AlexCastagna学习膝、肩关节镜技术,现为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王伟曾于2008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学习关节镜技术。李展春2013年曾在美国学习关节外科人工关节技术。梯队成员已开设相关的专病与专家门诊。此外,科内还有拥有施乐辉关节镜工作站一套,在平时的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室表示,为加快该亚专业的发展,科室将通过网站、义诊、专业学术会议、病例讨论、出国培训学习等多途径有计划地推进专业做强做大,提升仁济骨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仁济医院五一劳动节休假安排通知

健康保健中心4月双休体检安排

4月10日爱鼻日义诊

4月份科普健康教育讲座通知

清明节放假通告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子宫内膜癌可以手术吗

子宫内膜癌可通过手术治疗,具体方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等。手术选择需结合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1、早期治疗:临床Ⅰ期患者首选全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中需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该阶段手术治愈率可达90%以上,术后可辅以阴道近距离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2、进展期处理:Ⅱ-Ⅲ期患者需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范围包括受...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甘草对糖尿病有影响吗

甘草可能通过调节血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式影响糖尿病,具体作用与甘草酸、黄酮类等活性成分有关。1、调节血糖:甘草中的甘草酸能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作用机制与激活PPAR-γ通路相关。2、改善抵抗:甘草黄酮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TNF-α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甘...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癌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疲劳感。1、排便改变:早期结肠癌患者常出现排便频率异常,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粪便形态可能变细或呈铅笔状,与肿瘤占位导致肠腔狭窄有关。部分患者伴随排便不尽感或里急后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结肠镜检查。2、便血特征:肿瘤表面出血可导致粪便隐血或肉眼可见的暗红色血便,血液常与粪便混合。需与痔疮出血鉴别,后...
邵彬
邵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肛周脓肿的成因是什么

肛周脓肿可能由肛门腺体感染、肛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肛门腺体感染是最常见的成因,细菌通过腺体进入周围组织引发炎症;肛裂则因皮肤破损为细菌入侵提供通道;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发生感染;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导致肛周脓肿。1、肛门腺体感染:肛门腺体位于肛门内,分泌物容易滞留,细菌感染后引发炎症,形成脓肿。治疗...
王晏美
王晏美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瘘与肛周脓肿有什么关系

肛瘘与肛周脓肿密切相关,通常表现为肛周脓肿发展为肛瘘的过程。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形成脓液积聚,而肛瘘则是脓肿破裂或引流后形成的慢性通道。肛周脓肿未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能演变为肛瘘。肛瘘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如瘘管切开术或挂线疗法,同时需注意术后护理以防止复发。1、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肛门腺体引...
姜金波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适合糖尿病人吃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适量食用,常见适宜水果包括草莓、樱桃、柚子、苹果、梨。1、草莓:草莓升糖指数仅为40,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每份建议控制在100克以内,搭配坚果食用可延缓糖分吸收。草莓中的花青素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2、樱桃:樱桃升糖指数约22,含抗氧化物质花青素。选择新鲜樱桃而非蜜饯,单次摄入量不超过12颗。樱桃中的多酚类物质可能辅助调...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生内衣一般上穿多久就要更换?

女生内衣一般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这是因为内衣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和洗涤的影响,导致弹性下降、支撑和塑形效果减弱,甚至可能残留细菌和污渍,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对皮肤健康造成影响‌。 更换内衣的必要性 1、材质老化‌:内衣的材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弹性下降,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变形的内衣可能会对乳房造成压迫和束缚,影响乳房的健康‌。 细菌滋生‌:内衣作为贴身衣物,容易滋生病原菌。长时间不更换,病原菌会在内衣上大量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2、身体变化‌:女性的乳房会随着年龄、体重变化、生育等因素而发生变化。长时间穿着同一款内衣,可能会因为尺码不合适而对乳房造成不必要的压迫。 不同内衣的更换频率 1、日常文胸 6-8个月:每周穿2-3次,建议半年一换;若每天穿同一件,3个月需检查是否变形。 材质影响:蕾丝、丝质寿命较短(易勾丝),纯棉、莫代尔更耐穿。 2、运动内衣 3-6个月: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频繁摩擦,弹性损耗更快。 3、哺乳内衣 孕期/哺乳期结束后:激素变化导致胸部尺寸波动,需根据阶段调整。 如果发现内衣已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使未到时间也建议及时更换。合适的内衣应贴合身体、无压迫感,且能稳定支撑胸部轮廓。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