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2:00
秋天是吃柿子的好季节。柿子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所以很多人喜欢吃。但你知道吗?吃柿子也有一些饮食禁忌。今天,我将告诉你秋天吃柿子的12个禁忌。让我们跟着我去了解一下!
目 吃柿子对风心病患者有好处。秋天吃柿子12禁忌柿子皮不能吃柿子有什么好处?常见的柿子去涩方法是什么?
吃柿子对风心病患者有好处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外国谚语说: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然而,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硬化,柿子的效果远远大于苹果,可以被称为对心脏健康有益的水果之王。与柿子和苹果的营养成分相比,柿子的纤维含量是苹果的两倍;石炭酸(一种抗氧化剂)和钠、钾、镁、钙、铁、锰等矿物质成分要高得多;只有铜和锌比苹果少。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教授葛林斯坦主导了这项研究(ShelaGorinstein)每天吃一个中等大小约100克的柿子就足以防止动脉硬化――心脏病突发、中风的主要原因。
国际研究小组指出,柿子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在也有很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巴西是主要产区,以色列逐渐赶上,发展出一种叫做“莎隆果”的产区(SharonFruit)新品种。美国各地都有野生柿子。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保护我们的健康,但也有很多因素可以伤害我们。我们应该避免这些致病因素,找到保护我们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医疗保健的方法,可以使患者在治疗后有一个恢复过程,患者必须知道这种方法,否则治疗效果会降低。这种疾病是我们熟悉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要做好疾病的保健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秋天吃柿子12禁忌
1、莫空腹吃。
因为柿子含有更多的单宁酸和果胶,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不同大小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它们就会留在胃里形成胃柿子石。
若胃柿石不能自然排出,则会引起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2、莫吃柿皮。
柿子中的大部分单宁酸都集中在皮肤上。柿子脱涩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单宁酸都去掉。如果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搭配合理。
在中医中,螃蟹和柿子都是冷食,所以不能一起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有高蛋白质的蟹、鱼、虾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块,即胃柿子石。
同时,酒后不宜吃柿子,否则会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引起肠梗阻。
4、因人而宜。
柿子含有10.8%的糖,大部分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所以吃后容易吸收,增加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更有害。
此外,脾胃腹泻、大便松弛、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不宜食用;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的患者,大部分胃切除术后不宜食用。
5、适可而止。
柿子中的单宁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物质无法使用。因此,多吃柿子很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的缺乏。
因为柿子含有更多的糖,人们吃柿子比吃相同数量的苹果和生梨更饱,这会影响食欲,减少晚餐的摄入量。一般认为,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是合适的。
【食物搭配禁忌】
1、柿子和螃蟹:两者同食,呕吐、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
柿子和螃蟹都很冷。他们一起吃。感冒伤脾胃。螃蟹富含蛋白质。吃柿子时,吃螃蟹。螃蟹中的蛋白质与柿子中的单宁酸相遇,可在人的胃中凝固,成为不易消化吸收的群体,出现腹痛、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2、柿子和鹅肉:两者同食,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鹅是一种全价蛋白质和优质蛋白质。蛋白质遇到柿子中的单宁酸,容易凝结咸单宁酸蛋白,聚集在胃里,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3、柿子和酒:两者同食,引起肠梗阻
柿子很冷,但酒有点苦,又热又有毒。葡萄酒进入胃刺激肠道分泌增加,柿子中的单宁酸与胃相遇,形成粘性物质,容易与纤维素形成团,形成凝块,难以消化,不易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肠梗阻。
4、柿子和海带:两者同食,引起胃肠道不适
富含钙离子海带和单宁酸的柿子一起食用。海带中的钙离子可与柿子的单宁酸结合,产生不溶性结合物,容易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胃肠道不适。
5、柿子和章鱼:两者同食,胃损伤易引起腹泻
章鱼味甘、咸、无毒,药性寒而不泄,能养血益气。柿子又甜又冷,所以两种东西不应该一起吃,否则会损害胃,容易引起腹泻。
6、柿子和甘薯:两者同食,容易得到胃柿石,严重导致胃穿孔危及生命
甘薯含有更多的淀粉,吃后人的胃会产生大量的胃酸,如果你吃一些柿子,柿子会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沉淀。
淀物积聚在一起,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结块,难以消化,不易排出,人容易得到胃柿子石,严重的胃穿孔危及生命。
7、柿子和酸菜:两者同食,可引起胃石症。
吃柿子后,请不要喝太多酸性蔬菜汤或水。
因为吃泡菜,人的胃会产生大量的盐酸,会与柿子在胃中产生的胃酸作用产生沉淀,沉淀物一起积聚,会形成不溶于水的块,从而形成胃石病。
柿子皮不能吃
中医调查发现柿子皮不能吃。很多人认为水果皮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但除了柿子皮,有些人觉得吃柿子时咀嚼柿子皮比单独吃柿子更美味。事实上,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柿子中的鞣酸大多集中在皮肤上,所以柿子脱涩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鞣酸都去掉。如果和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过程不完善的时候,皮肤中含有更多的鞣酸。
知道柿子皮不能吃,那么吃柿子有什么禁忌呢?
柿子不应与高蛋白蟹、鱼、虾等食物一起食用 在中医中,螃蟹和柿子都是冷食,所以不能一起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有高蛋白质的蟹、鱼、虾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块,即胃柿子石。
糖尿病患者不吃柿子。因为柿子含有10.8%的糖,而且大部分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就是这样),吃了之后很容易被吸收,增加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更是有害。
吃柿子有什么好处?
经常吃柿子有什么好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格林斯坦宣布了他的研究结果:每天吃100克柿子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和中风。过去,我们不注意柿子对心脑血管的营养价值,多吃柿子对心血管有益。
柿子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远大于苹果,堪称心脏健康水果之王。
柿子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现在也是柿子的主要产地。以色列后来利用野生柿子和基因工程,培育出口感清香、无涩、无核、耐储存的小柿子新品种。
柿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碘、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享有“果中至品”之称。柿子肉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碘、钙、磷、铁等维生素C。碘含量居水果之首,糖和维生素C比普通水果高1~2倍。因为柿子中含有的糖大多是可溶性糖,所以它的果肉甜如蜜,汁浓如蜜。如果放在冰箱里冷藏,会甜甜凉爽,沁人心脾。与苹果相比,柿子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是苹果的两倍,钾、钠、镁、钙、铁、锰等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含量远高于苹果,只有铜和锌含量低于苹果。
柿子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健脾、止血等功能。《本草纲目》说:“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邑而能收,因此具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的功效。柿子也是缺碘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良好保健水果;柿子含有较多的单宁酸和维生素,具有降血压、止血、清热、滑肠的作用,痔疮、便秘患者常吃有益;柿子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清热、润肺、解酒。
5常用的柿子去涩方法
一、保鲜剂法
制备保鲜剂:甲醇10-20%、乙醇10-20%、一种或几种高锰酸钾、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02%-0.2%,其余为水量。使用方法:柿子表面均匀喷洒或蘸保鲜剂,10kg25-75ml。处理后,柿子果实的储存和保存期可达100天以上。柿子果实在储存过程中缓慢脱涩,出库后一段时间内可保持一定硬度,延长市场销售周期。
二、捣柿子果法
浸泡100公斤柿子,选择1.5公斤柿子小水果或残留水果(好水果也可以)。将小水果或残留水果捣碎,放入水箱中,加水搅拌,倒入浸泡过的柿子,加水到柿子不露出水面,轻轻搅拌水果,浸泡2-3天。用这种方法浸泡的柿子可以保持柿子的原味,美味清爽,不易腐烂。
三、混果脱涩法
涩柿子与成熟的苹果、梨、山楂、猕猴桃混合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在室温下,5-7天后可以去除涩味。成熟水果释放的乙烯和其他气体可以促进柿子的酶活性和呼吸,从而去除涩味。这种方法使成熟的柿子有芳香的味道,但果实有点软。你也可以把涩柿子放在塑料袋里,放1-2个苹果,收紧嘴,2-3天。
四、石灰水脱涩
每100公斤柿子果实用7公斤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倒入罐中,然后放入柿子中。好加水淹没柿子果实。20-25℃下,3-4天即可脱涩,柿子果实酥脆。
五、加热缺氧脱涩
将柿子放入缸、桶、坛或铝锅中(无铁容器),加入45℃淹没柿子,保持水温在35-40℃,16-18小时后即可脱涩。这种方法处理的果肉又脆又硬。
六、刺伤脱涩法
将小段干芝麻秸秆或牙签插入柿盖(萼片)周围,每个柿子插入3-6根(圆形),几天后即可脱涩。
七、二氧化碳脱涩
将柿子放入封闭容器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0.7-1.05公斤/平方厘米,在15-25℃下,2-3天即可脱涩。这种方法处理的果实脆而不软。
八、酒精脱涩
装柿子时,每一层喷少量75%的酒精,安装后密封保温,20℃9天左右即可脱涩。处理后的柿子很软。请注意,酒精消耗不应过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