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2-31 07:59
多吃粗粮有益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健康饮食理念。虽然您这么懂吃,但仍然可能忽视了谷物中的无冕之王——燕麦。它能辅助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控制体重,甚至还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下面为您介绍燕麦的功效与教您燕麦的正确吃法。
燕麦营养分析:
1、燕麦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经常食用,即可对中老年人的主要威胁——心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2、经常食用燕麦对糖尿病患者也有非常好的降糖、减肥的功效;
3、燕麦粥有通大便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大便干,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燕麦能解便秘这忧;
4、它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含有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是补钙佳品;
5、燕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对脂肪肝、糖尿病、浮肿、便秘等也有辅助疗效,对老年人增强体力,延年益寿也是大有裨益的。
燕麦十大养生功效:
改善免疫系统。燕麦中丰富的β葡聚糖能改善免疫系统,有效抗击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益减肥瘦身。燕麦片中膳食纤维丰富,可长时间保持饱腹感,防止摄入过多的油腻和咸味食物,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预防便秘。燕麦片犹如“天然肠道刷洗工”,能帮助预防便秘。
改善血糖。燕麦对血糖的影响较小,并且能减少胰岛素依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降压降脂。每天食用燕麦有助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燕麦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大量吸收人体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减少儿童哮喘。多项研究表明,儿童常吃含燕麦片的食品,有助于降低哮喘风险。
防癌抗癌。研究发现,常吃燕麦片可以降低罹患肠癌和乳腺癌的几率。
提高性欲。研究发现,燕麦片能帮助平衡人体内的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增强性驱动,提高性爱质量。
缓解宿醉。醉酒之后吃一碗燕麦片粥,可有效解酒。原因是,燕麦片有助于吸收血液中的酒精,降低酸度。
改善情绪。燕麦片中丰富的维生素B6有助于提高人体血清素水平。进而让人改善情绪,放松心情。
购买燕麦的诀窍
1、看清商品的商标
燕麦片分为很多种,而许多商家就在商品的商标上下了功夫,而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商标,不要购买小麦片,或者麦片,也许就是一字之差,而里面的食物去天壤之别,燕麦含有许多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而麦片里则更多添加了糖,添加剂以及更加丰富的口感,所以好是看清商标选择燕麦片。
2、看配料表
选择商品的时候不妨多看一下配料表,如果是想买纯燕麦时,则看商品的配料表是否还添加了其他的物质。有时候看到一些高钙麦片和普通麦片该如何选择时,看清配料表,如果同样的燕麦含量,加了钙的话就选高钙麦片,否则,好直接就选择普通麦片即可。
3、尽量选择生燕麦
燕麦的营养价值高,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燕麦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后,生产出了即食燕麦,快熟燕麦等等,然而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就会损失了很多的营养物质,如果有条件的话,好还是购买生燕麦,烹煮半小时。也可以选购一些加了坚果等天然食品的燕麦片。
4、看燕麦片颜色
购买散装或者包装的燕麦时可以观察燕麦的颜色,正常燕麦的颜色是白里带一点黄色或者褐色,如果发暗发黑就可能储存有问题,好不要购买。
如何食用燕麦
1、燕麦片二至三匙,用煮沸的牛奶冲入,放置三五分钟,待出现一些粘稠状后口感会有提高,食用。
2、以水赥蛋或鸡蛋花咸、甜均可,冲入适量燕麦片,同样稍加放置再食用。
3、烧煮好的米粥中,放入少量燕麦片,既增加粥的粘稠度,同时营养也更全面。
4、在燕麦片中加入适量的芝麻糊、果珍或咖啡,再用80℃以上的热水冲饮,口味独特。
5、将少量燕麦片半匙左右加入烧煮好的各式荤、素菜汤中。
6、在一些甜羹中,也可加入少量的燕麦片。
7、在一些冲饮食品,如藕粉、莲子粉中,添加少量的燕麦片食用,口味也不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