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复禾医院库 > 健康资讯 > 健康头条 > 如何应对感冒鼻塞中医治疗感冒鼻塞

如何应对感冒鼻塞中医治疗感冒鼻塞

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3:59

  一、感冒感冒鼻塞

  除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患者还具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鼻涕、吐薄白痰、喉咙红肿疼痛、口渴或口渴热饮、苔藓薄白等特点。他们通常穿很多衣服或盖被子感觉更舒服。这种感冒鼻塞与患者感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患者可选择感冒鼻塞冲剂、感冒鼻塞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患者有内热便秘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感冒型鼻塞患者不宜使用桑菊感冒鼻塞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鼻塞片等药物。 治疗感冒鼻塞的关键是出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桂枝汤是风寒鼻塞的主治方,也叫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鼻塞,但南方慎用)。 总结:解表辛温,宣肺散寒。

  二、风热感冒鼻塞

  除了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感冒鼻塞的一般症状外,患者还有发烧严重、痰粘黄、喉咙痛,通常在感冒鼻塞症状前疼痛,痰通常为黄色或黑色、便秘等特点。以辛凉解表为原则进行治疗。患者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鼻塞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适用于风热型感冒鼻塞患者。

  三、寒包火感冒鼻塞

  感冒鼻塞(表现为流鼻涕、大便干燥、咽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鼻塞(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通过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鼻塞的一些症状,如喉咙痛、头痛、眼睛肿胀等。,但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鼻塞,还是要吃银翘解毒丸、莲花清瘟胶囊等。

  四、热湿型感冒鼻塞

  患者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种感冒鼻塞多发生在夏天。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患者可选择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不宜选择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五、时尚感冒鼻塞

  患者的症状类似于风热感冒鼻塞。然而,感冒鼻塞患者的症状比风热感冒鼻塞患者更严重。患者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烧、头痛、怕冷、寒战、严重头痛、全身酸痛、疲劳、鼻塞、流鼻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清热解毒、疏风透表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灵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感冒鼻塞患者单独使用银翘解毒片、强银翘片、夏桑菊感冒鼻塞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疗效较差。

  中毒性流感患者表现为高烧、胡说八道、昏迷和抽搐,有时会导致死亡。因此,疾病很容易传播,因此应尽快隔离和治疗。

  总之,感冒鼻塞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中药方

  1、风邪外感,营卫不和

  【症状】发热恶寒,出汗不解,口渴不想喝,苔薄白,脉浮小数。

  【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

  【方药】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3克,白磕壳3克,鲜荷梗1支

  【用法】水煎服。

  【按语】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所以看到发热恶寒,汗流浃背,用桂枝汤加芳宣产品,祛风辟秽,调和营卫,所以热退,风邪得解。

  2、风热感冒鼻塞

  【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尿黄、脉浮数、舌红无苔。

  【治法】辛凉解表

  [感冒鼻塞]

  感冒鼻塞

  【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

  【按语】肺细腻,清虚高。选方要轻清,不要重浊。这就是治疗“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这是风热感冒鼻塞,所以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明,宣肺化痰。

  3、感冒鼻塞夹湿

  【症状】感冒鼻塞两周,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痒疼痛,大便干燥,排尿正常,颜色浅、白、黄、腻,脉浮微数。

  【治法】祛湿解表

  【方药】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芥末3克,前胡3克,香附3克,陈皮3克,炒萝卜4.5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白3寸。

  【用法】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内经》云:“从外到内,先治内,再调内。”这是感冒鼻塞夹湿,治疗应先缓解,再用脾消滞,清利湿热。

  4、湿浊中阻,肠胃气滞

  【症状】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平滑,二便俱少。

  【治法】祛表内湿

  【方药】苍术4.5克,藿香6克,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9克,芥末6克,姜2片

  【用法】水煎服。

  【按语】这种感冒鼻塞是湿邪侵入表内的证据。湿邪束于肌表,卫阳内郁失于敷布和温暖,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故治以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桔壳、陈皮行气宽,以帮助祛除湿邪,更配生姜外达以逐在表内湿邪。防湿郁化热,入黄苓、赤苓清热渗湿。表内湿解除症自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严寒的习俗有哪些? 下一篇:牙疼怎么快速缓解牙疼?有哪些小偏方?

推荐文章

推荐医院

推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