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型综合中医医院。医院是江西省中医医疗集团理事长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三区多门诊”的发展格局,分别是总院、抚生院区、红谷滩分院和阳明路门诊部... [详情]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型综合中医医院。医院是江西省中医医疗集团理事长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三区多门诊”的发展格局,分别是总院、抚生院区、红谷滩分院和阳明路门诊部。其中,总院位于繁华的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八一大道和福州路交汇处,地铁2号线旁。抚生院区揽江入胜,位于风光迤逦的赣江江滨,是医院的新院区。医院各院区和门诊部均有地铁直达(2号线直达总院和阳明路门诊部,4号线直达抚生院区,1号线直达红谷滩分院)。一、历史沿革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医院的前身是1954年5月创立的江西省中医实验院。1957年,医院划归江西医学院,更名为江西医学院附属中医实验院。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成立,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中医实验院的院址兴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定院名为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医院的院名沿用至今),是全国最早一批省级中医医院。1962年,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江西省中医院正式开业接诊。1966年,医院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0年,因江西中医学院被合并,医院也划归江西医科大学领导,更名为江西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1973年,江西中医学院恢复办学,医院重新划归江西中医学院领导,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1990年,医院再次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医院增挂江西省骨伤医院牌子。2013年5月,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医院也随之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医院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南昌市民最满意医院”、“江西省百姓健康服务十佳医疗单位”、“江西省平安医院”、“江西省教育系统节能考核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三、人才队伍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600余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110人。其中有国医大师2人(洪广祥、伍炳彩),全国名中医3人(皮持衡、张小萍、范崔生),省国医名师7人【许鸿照、何晓晖、陈崑山、周士源(女)、赵纪生、贺支支(女)、喻文球】,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37人,江西省名中医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2人。长期负责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大学等国家地区的中医药课程,并为20多个国家提供中医药教育,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员保障和对外医疗、培训经验。四、设施设备医院开放病床1700余张。有百级、千级、万级层流手术室12间。有省内首台宝石能谱CT,拥有3.0T和1.5T核磁共振、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一大批一流的仪器设备。五、专科设置医院专科门类齐全,设有急诊科、肺病科(呼吸内科)、脾胃肝胆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血液病科、糖尿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外科、外科、口腔创伤整形科、结石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六、重点专科建设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分别是:针灸科、妇科、外科、肺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护理学;拥有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分别是:针灸科、心血管病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分别是:针灸科、肺病科、妇科、骨伤科、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护理学、毒蛇咬伤。七、教育教学医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合署办公。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中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1个(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儿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全科医学)。医院设有22个学科组,分别是:中医内科学科组、中医外科学科组、中医妇科学科组、中医儿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科组、中医眼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科组、中医耳鼻喉科学科组、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科组、西医内科学科组、西医外科学科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组、骨伤学科组、针灸治疗学科组、康复学科组、经络腧穴学科组、刺法灸法学科组、实验针灸学科组、推拿学科组、中医养生学科组。医院教学成果突出,医院在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8个,分别是:肺病学、针灸学、骨伤学、伤寒学、疮疡学、心病学、康复医学和全科医学。医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2014年)、二等奖2项(《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八、科学研究医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腧穴热敏化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热敏灸重点研究室、南方毒蛇咬伤研究中心、南方血吸虫肝病中医研究中心、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院、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热敏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肺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江西省中医妇产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医院科研成就喜人。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百余项。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医院原创发明的热敏灸技术,成功奠定了“南看江西灸”的格局。医院创办了江西热敏灸医院,并组建江西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并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山东枣庄、湖北蕲春等设有热敏灸分院。近年来,医院秉承“精诚为医、厚德为人”院训精神,突出“用心沟通、贴心服务”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办院条件、完善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卫生和健康大会精神,牢牢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始终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办院方向,持续改善办院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中医医院,在“健康中国”、“中医药强省”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

医生团队 更多>

何晓晖
简介: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江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编著作和全国性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12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谢强
简介: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名中医,省名中医,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中医 耳鼻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王萍
简介:中医学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坚持传统中医理念,提倡预防与治疗并重。
熊建平
简介: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原就职于江西省中医院康复科,针灸推拿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连心”小分队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

 8月13日,“连心”小分队深入崇源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图为专家正在为村民把脉。(彭志强摄) 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慰问贫困户、低保户以及卧病在床的患者。(彭志强摄)8月13日,“连心”小分队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带领下,深入崇源村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连心”小分队组织了我院心血管科、骨伤科、呼吸科、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急诊、全科等10名专家到崇源村开展义诊活动。在义诊活动现场,医生详细询问群众的病情,认真进行检查和诊断,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专家还对不能前来问诊的患者上门服务。经过紧张的工作,共为300多名群众进行了义诊,为村民免费送药价值5000余元。为了促进崇源村儿童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校资企业——江西江中安可科技有限公司还把价值16万元左右的“安可”奶粉伴侣和婴幼儿葡萄糖等产品免费发给村民。前来领取的群众络绎不绝,喜笑开颜,现场一片欢庆和谐的景象。共发放产品近280余箱。“连心”小分队还组织药学专家对崇源村的地理及气候环境进行了考察,为村药物种植提出建议。“连心”小分队还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交谈,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连心”小分队走访、慰问了贫困户、低保户以及卧病在床的患者,送去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这次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村民们纷纷表示感谢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关心,感谢党组织的温暖。 “连心”小分队组织专家上门送诊(彭志强摄) 村民领到“安可奶伴侣”,脸上充满了喜悦(彭志强摄)

我省确定深化医改2014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从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深入推进医改相关改革工作等六个方面,对2014年下半年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工作安排》明确,今年将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同时,在新余市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改革工作,拓展深化3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同时要求,2014年我省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进一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待遇水平。《工作安排》提出,在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方面,对在我省已经入围,符合药品限价和配送管理规定,允许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议定成交,实行网上交易;在推动社会办医方面,编制《江西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投资指引》,研究制定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在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对农村符合救助条件的参合对象降低50%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对城镇符合救助条件的参保对象适度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依托省、市医院建设若干慢病防治中心,健全慢病防治网络,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此外,根据省医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工作安排》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共提出制订《编制江西省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22项政策文件,明确了负责部门和时间进度表。

我院冬病夏治“三伏贴”受热捧

 7月18日,今年正式进入初伏,气温将持续升高,为阳气正旺之时,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从七月初开始,已有部分患者前来医院预约“穴位敷贴”,寻求“冬病夏治”良方。今年夏天,我院肺病科、针灸科、心血管病科、风湿病科、耳鼻咽喉科均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诊疗服务,7月18日一大早,各科室“冬病夏治”诊疗服务现场便挤满了排队“敷贴”的市民,其中,以老人和家长带来的幼儿居多,而年轻人也不乏少数,场面十分“火爆”。各科室在前期对“三伏贴”诊疗工作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搭出“三伏贴”宣传板,并印制大量宣传单。医院在“三伏贴”特色诊疗期间,专门在一楼大厅增设了临时诊疗台方便市民登记就诊,同时,为老人、女性、幼儿分类设置敷贴窗口,方便对不同人群进行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8月7日末伏,各科室已累计有近两千余人,前来接受“三伏贴”诊疗服务。我院开展“三伏贴”研究多年,采用特殊配方、特殊制作工艺,并在穴位选择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和方法,疗效显著。为了满足广大病友要求,各科室也将继续开展传统的“三伏贴”、“三九贴”等季节性特色门诊,为更广大患者谋求福祉。

医院积极推进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

7月30日上午,医院在急诊科召开急诊和重症医学科现场督导会,党委书记刘中勇现场了解了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慰问了酷暑高温天气下一直坚守在急诊一线的医护人员,并就今后的工作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刘中勇强调,急诊和重症医学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科室发展。同时,要牢牢抓住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有利机遇,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急诊急救综合处置能力。

杨涛为实习生进行《小儿厌食症》专题讲座

7月31日下午,我院优秀青年教师杨涛为百余名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题为《小儿厌食症》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中,杨涛老师从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和治疗五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细致地讲解。他的报告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讲座气氛和谐而融洽。通过这次讲座加深并提高了同学们在这一领域的认识和水平,让大家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上的优势和特色,同学们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老师们交流、学习。

我院举办江西省首届热敏灸联盟技术培训班

 8月2日,由江西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我院承办的江西省首届热敏灸联盟技术培训班在南昌举行。省卫计委副主任程关华、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左铮云、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钟玉祥、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刘希伟出席了开班仪式,全省33所市县中医院针灸科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提升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我省热敏灸技术在防治疾病、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培养针灸康复人才队伍。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与会者纷纷表示,参加这次“热敏灸核心技术培训班”受益匪浅,不仅充分感受到了以陈日新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不断继承创新、并将此项技术推广贡献给全人类的努力,同时体会到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

我院检验科积极创建学习型科室

近日,为全面提高我院检验科人员的专业水平,扎实推进我院检验科人员的整体素质,检验科坚持每周三下午组织全体检验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科室。本次学习由科室主任杨军平主讲,内容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因素、经验教训等,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学习工作的体会,探讨检验科新项目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交流改进工作方法的心得。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调动了全科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科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我院慰问交警 送8000包中药凉茶

 8月5日上午,骄阳似火、热浪翻滚。我院干部职工代表推着8000包自制的中药解暑凉茶,先后来到辖区八一大道叠山路口、福州路口,给正在辛勤工作的执勤交警、协警送去慰问和炎日下的一份“清凉”。入夏以来持续高温,每天仍有多名民警顶着炎炎烈日在路上执勤,他们工作量大,每天也频繁受到紫外线和空气中尾气、粉尘的侵袭,工作条件和环境都较为艰苦。深知交警的工作的辛苦,近年来,我院坚持在炎夏给交警送去慰问和自制中药凉茶,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免费派送的清热解暑什锦凉茶是医院组织专家精心调配的,由西洋参、麦冬、枸杞、菊花、桔梗、金银花等10多种中药材组方煎制而成,对气津两伤所导致的气短乏力、口干眼花、食欲不振、咽喉不适等有较好的抑制、预防功效。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男生检查私处应该挂什么科

男生检查私处通常应挂泌尿外科或男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则专门处理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体选择可根据症状表现和就诊医院科室设置决定。1、泌尿外科适合处理阴茎异常、睾丸肿痛、血尿等常见症状。可诊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等器质性问题。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该
杜鹏
杜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引起男人少精子症的原因

男性少精子症可能由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异常、生殖道感染、染色体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少精子症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需结合精液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1、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由于睾丸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患者可能伴有阴囊坠胀感,久站后症状加重。治
仲秋
仲秋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晕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晕倒又被称作晕厥,是—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晕倒可以引起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男女的发病比例几乎是相等的。引起晕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的晕厥、脑源性的晕厥还有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等。
杜志刚
杜志刚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高钾血症可以引起呼吸衰竭吗

高钾血症可能引起呼吸衰竭。高钾血症导致呼吸衰竭的机制主要有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代谢性酸中毒、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1、严重心律失常:血钾浓度超过6.5毫摩尔/升时可能引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高钾血症会改变心肌细胞膜电位,导致窦房结功能抑制和传导系统异常,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后,全身组织缺氧可继发呼吸衰竭。2、呼吸肌麻痹:...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室壁瘤如何保守治疗

室壁瘤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常用方法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限制钠盐摄入以及控制血压和心率。1、药物控制: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改善心室重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室性心动过速挂什么科

室性心动过速应挂心血管内科或急诊科,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 1、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处理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科室,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美西律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 2、急诊科 若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有意识丧失、持续胸痛、血压下降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急诊医生会通过心电监护、血液检查等快速判断病情,可能采取电复律、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紧急处理措施。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遵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有晕厥史或家族猝死史者需加强监测。患者应随身携带病历和急救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郝盼盼
郝盼盼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