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医院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成立于1998年,2009年经省卫生厅批准增挂“浙江省眼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医院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公益、推广为一体的眼视光体系。【医疗服务】医疗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8年医院门诊量85.2万人次,开展手术近6万例。医院专科齐全,目前共设19个临床亚专科及6个临床诊疗中心,其中视光学专科、眼鼻相关专科、屈光手术专科、角膜病专科等在国内乃... [详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成立于1998年,2009年经省卫生厅批准增挂“浙江省眼科医院”,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医院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公益、推广为一体的眼视光体系。【医疗服务】医疗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8年医院门诊量85.2万人次,开展手术近6万例。医院专科齐全,目前共设19个临床亚专科及6个临床诊疗中心,其中视光学专科、眼鼻相关专科、屈光手术专科、角膜病专科等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医院积极响应新医改要求,创新性地推出眼全科门诊、疑难眼病联合门诊、名医专家团队诊疗模式等,给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牵头组建全国眼视光联盟,首批加入了18个省市、自治区近2000家单位;启动眼视光远程诊疗平台,建立服务基层和西部地区远程转诊服务;牵头组建浙江省眼视光专科联盟和医疗联合体,吸纳联盟单位69家、医联体单位3家。在临床诊断、远程医疗、学科共建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全力推进眼视光医疗事业发展。创新“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综合体”模式,推进眼视光产业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区位聚集,打造眼健康领域“硅谷”,目前有11家企业入驻。2009年获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率先在全国开展“眼视光医院集团”的探索与建设,2018年10月正式成立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进一步加快对外推广和国际化进程。目前,除温州总院外,已在海南(博鳌)、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台州、绍兴、丽水等地建立11家分院。【教育教学】首创眼视光医学专业,将经典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有机整合,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施一体化管理,致力于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眼视光医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启动“中国眼视光教育资源计划”,全力推动中国眼视光教育发展。目前拥有从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5+3一体化、硕博士研究生到中美合作培养博士项目(MS/OD)、继续医学教育等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先后主持编写眼视光学系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国家级规划教材52本;先后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眼视光学院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09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后三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009年、2018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首批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浙江省第一批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学研究】医院位列中国医学科学院的“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原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排行榜)”科技产出位居全国眼科第一,综合排名全国眼科前二。在2018年自然指数(NatureIndex)排行榜中,继续位居全国医疗机构眼科第一,在全国所有医院的生命科学大类文章中居第14位。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早开展视觉科学研究的机构之一,发明的对数视力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确定为国家强制性标准(GB-11533-89)。目前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眼视光行业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部再生医学与神经遗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近视防控与诊治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视光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等国家省部级平台。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863”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卫生部卫生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临床医学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等重大科研成果奖。《EyeandVision》英文期刊入选SCIE数据库。医院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建有“眼视光GCP研究平台”。积极开展与临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研制“准分子激光屈光治疗设备”等科技产品获CFDA产品注册证书,关键指标居国际领先。8项眼视光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选2016年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名单。共建共管的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已逐步成为温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平台和人才高地。【人才队伍】医院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眼科精准医疗创新引智基地”“生物材料与临床转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14人次入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学组组长或组员,是国内入选中华眼科学会学组成员最多、涉及组别最广的眼科专科医院。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7人、外专千人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2人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120余人次。【公益慈善】积极推进公益慈善和防盲治盲工作。近视防控与诊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我院,省教育厅依托我院建设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近视防控的号召,发起“近视科学防控”博鳌宣言。十多年来,我院开展了“特奥光明行”“爱心温州·慈善启明”“明眸工程”“川藏青光明工程”“校园视觉关爱”“浙北光明行”、温医大-乐清“双下沉两提升”医联体共建及眼病早期干预科技惠民项目、儿童盲及低视力救助等公益项目,足迹遍布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为100余万人开展免费的眼睛检查和治疗。其中“明眸工程”是由民盟中央牵头协调,在各组织、单位及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我院具体实施的一项防盲治盲公益项目,旨在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眼视光诊疗水平;“川藏青光明工程”从2012年起每年到川藏青高原腹地为当地藏族群众开展眼病筛查等医疗项目,为我国高海拔地区缺乏医疗资源的群众送去健康和光明。2018-2019年,承担“非洲光明行”国际合作任务。医院先后获评“十一五”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第七届“中华慈善奖”、“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医院致力于提供集眼病预防、诊疗、康复和眼保健的全程、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理念,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围绕学院、医院“十三五”规划目标,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用勤奋和智慧,为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眼视光学科体系不懈努力。

医生团队 更多>

薛安全
简介:薛安全,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专攻高度近视,提倡高度近视临床综合处理,长期专注于后巩膜加固术的技术改进和推广,对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加固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不断对后巩膜加固术进行探索和改进,共完成控制高度近视进展和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裂孔、脱离、出血等手术近万例,是后巩膜加固新型生物膜材料的发明人。
梁远波
简介: 教授、副主任医师。2002年获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硕士学位,2007年获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博士学位;现任我院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赴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际知名眼科中心访问学习;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眼科学组委员兼秘书、亚太地区眼科学会防盲委员会秘书。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15年,发表国内外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奖励4项;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断及个性化的治疗决策。
孙莉萍
简介: 主治医师,硕士。从事眼科临床10余年,擅长各种白内障的诊治,同时对各种类型的角膜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鼎
简介: 主治医师,讲师,博士毕业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The New England College of Optometry),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中心及特需(VIP)病区主任助理,临床教学秘书。擅长各类常见及复杂眼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类白内障和眼前节疾病的手术治疗。为温州首批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市厅级的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重大创新课题等,在权威眼科杂志及SCI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温州市科技论文一等奖,为国际权威眼科杂志《Ophthalmology》、《BJO》等的审稿人,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言。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蒋晓谦教授应邀来院交流

7月29-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蒋晓谦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座谈会在科教楼六楼会议室举行,由陈浩副院长主持,瞿佳校长、吕帆院长、王勤美执行院长、相关科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中,蒋教授作了题为《Privacypreservingdistributedsurvivalanalysis》(《保护隐私的分布式生存模型》)的主题讲座,从专业角度分析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化如何注意隐私安全、如何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等内容。吕帆院长、王勤美执行院长、陈浩副院长、梁远波主任、胡亮副主任等分别从我院实际出发,与蒋教授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蒋教授针对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双方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相关合作。交流期间,蒋教授还参观了医大茶山校区、眼视光科教楼实验室、高新区实验基地等,并重点查看了我院信息中心及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的建设情况。

我院葡萄膜炎专科在葡萄膜炎关联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院葡萄膜炎专科王毓琴副主任医师(第一兼通讯作者)和视网膜再生医疗研究组黄秀峰助理实验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BritishJournalofOphthalmology》(英国眼科杂志)发表题为“CFI-rs7356506isageneticprotectivefactorforacuteanterioruveitisinChinesepatients”原创性论著。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FI(补体因子I)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联,是葡萄膜炎基因研究领域又一重要新进展。葡萄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内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至今,该病的分子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这也使该病的治疗仍十分棘手,是眼科疾病中难啃的硬骨头。而其中急性前葡萄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在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并可能因继发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而导致失明。随着对葡萄膜炎遗传和免疫因素探索的深入,王毓琴等人发现补体系统很可能在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300多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标本的基因型分型和数据统计分析后,成功发现了CFI基因上rs7356506这一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前葡萄膜炎存在显著关联。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补体因子I在葡萄膜炎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葡萄膜炎的遗传学和免疫学基础,也将对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改进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王毓琴,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取得博士学位后来我院工作后一直致力于葡萄膜炎的诊治和研究工作,并组建了浙江省内唯一一个专治葡萄膜眼病的专科。据悉,本研究还得到了我院视网膜再生医疗研究组(金子兵教授和2008级眼视光七年制学生蔡伟军)、检验科(郑美琴主任检验师)和临床科研中心(毛广运副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彭智培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明明博士)的鼎力支持和合作。

陈蔚教授科研成果被评为我国近5年角膜病十大研究进展之一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日前宣布,近五年中国角膜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十大进展出炉。我院陈蔚教授所在的临床及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系列创新性研究,成功入选“十大进展”。近年来,我国角膜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发展迅速,角膜病学组通过对近五年我国大陆地区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搜索出影响因子较高、被引用次数较高、国际同行评价较好的数十篇文章,并将这些文章发送给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的委员,评选出近5年角膜病十大研究进展。陈蔚教授入选的研究内容为——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系列创新性研究,主要完成人包括陈蔚、李锦阳、郑钦象、马慧香、赵泽林、林颖、任岳萍。研究结果解读: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不同温度和冷冻保护剂对角膜透明度、厚度、硬度、角膜基质纤维的结构以及角膜抗原性的影响,并提出适用于深板层移植的最佳角膜植片保存方法。且通过回顾性研究证实脱细胞供体材料在圆锥角膜、营养不良等低危角膜移植中术后视力、屈光状态、神经再生等和新鲜角膜材料无显著性差异;随后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明脱细胞供体材料相比新鲜角膜,能显著降低感染性角膜炎、HSK、化学伤等高危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排斥率,提高植片的长期生存率。另外,首次将内皮移植术后留存的前角膜板层应用于深板层移植,并证实长期随访中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手术方式。从而实现一个供体通过深板层移植及内皮移植可分别让两位角膜盲患者复明,最大化的利用供体角膜。积累大量的深板层移植的手术经验后,在国际上首创了闭合式穿透性角膜移植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传统开窗式穿透性角膜移植可能带来的爆发性脉络膜出血和眼内结构损伤等风险。主要代表论文发表在2010及2012年IOVS,2011年AJO,2013年Cornea及2014年BJO。十大进展详细内容近期还将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

“慈善启明•青田光明行”走进船?镇

“来了么,来了么……”还没走进船寮镇政府,就听见期待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7月10日上午,天气依旧酷热,船寮镇的老人们却早早地来到了镇政府内等候。时间刚过9时,我院的医护们如约到来,摆仪器、布置现场、登记资料……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医院太远了,没大毛病我一般不去,现在有专门的医生过来给我们做眼部健康检查,我们都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老人们在登记资料的队伍里伸长了脖子。91岁的季阿婆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了筛查现场,在经过登记资料、视力检测、眼部检查到血压血糖测量一番细致地筛查后,被确诊患有较为严重的白内障,并拿到了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通知单。“我妈年初的时候发现右边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我们正想要找个机会去医院看看。”季阿婆的女儿告诉笔者,她妈妈是一名老党员,活这么大岁数了都没生过什么大病,这次的白内障可把他们急坏了。“我可以去温州做手术了!”就在季阿婆激动地离开时,刚刚结束血压测量的蓝阿伯也拿到了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通知单。他盯着薄薄的通知单许久,才喜滋滋地抬起头来,向周围的人分享了这个“喜讯”。在筛查过程中,部分老人被确诊患有白内障的同时,也伴随着睑内翻、翼状胬肉等其他眼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眼盲,也给白内障复明手术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眼科医生说,眼盲不一定是白内障,还有可能是胬肉、青光眼、高度近视等其他病症,要及时就医。船寮镇是2014年“慈善启明·青田光明行”的第三站,当天共有227名老人接受了眼

温州医科大学-依视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届指导委员会顺利召开

 温州医科大学-依视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WEIRC)第一届指导委员会于7月10日在我院顺利召开。来自依视路集团的GillesLeSaux博士、LeanirithYean博士、GillesGarcin博士和ZhaoJian博士以及学校瞿佳校长、吕帆副校长,医院王勤美副院长、陈浩副院长做为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会聆听报告。WEIRC中、外方负责人保金华、BjornDrobe做会议报告。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WEIRC的所有研究及已获得的成果,并对WEIRC下一阶段的研究列出了清晰的计划。会上,各位指导委员仔细听取报告、认真记录,并针对WEIRC现阶段的成绩、有待改善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温州医科大学-依视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5月22日,主要对近视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在环境、个体行为、视觉系统等多个层面上,全面研究与近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素以及交互作用关系,进一步揭示近视内在机制。

OCULUS亚太培训科研中心成立仪式在我院举行

7月2日,我院与德国OCULUS公司共同组建的OCULUS亚太培训科研中心成立仪式在会议室1举行。王勤美副院长及相关负责人、OCULUS公司亚太区经理LarsMicheal、达美康公司经理宝音等人出席了该仪式。会议由王勤美副院长主持,他首先介绍了眼视光学院、医院的发展及规划,然后对创新团队的成员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随后LarsMicheal介绍了OCULUS公司的发展历程,并表示该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会议最后,王勤美副院长和LarsMicheal经理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OCULUS公司还分别聘任王勤美副院长和黄锦海医师为该研究中心的主任与副主任。据悉,本次成立的OCULUS亚太培训科研中心是OCULUS公司在亚洲合作成立的第一所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立旨在提升眼视光的科研水平,促进国际化交流合作。中心将整合双方资源,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成果的发表。

“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项目顺利获批。为促进我省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省教育厅于今年1月启动了“十二五”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建设工作。本次建设项目自2014年至2015年,分两批遴选共100个示范中心,本年度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60个项目。眼视光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省内高校2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直接被列入建设范围。

爱眼日之免费眼科咨询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眼保健知识,提升群众眼健康水平,6月5日上午,2014“践行群众路线、健康服务进基层”大型公益活动第13站走进我院,迎接6月6日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我院组织了眼科专家志愿者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眼科咨询以及清洗眼镜、调整镜架、测量血压等服务。一大早,医院门口人头攒动,尽管离活动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志愿者身影已清晰可见。他们布置现场、接受咨询、分流咨询者,为活动的正式开始积极准备着。今天的咨询会场设置了近视激光专科、白内障专科、青光眼专科、斜弱视专科、眼底外科、眼底内科、眼鼻相关专科等几个常见的眼病专科。各专家医师为陆续前来的参与者现场把脉问诊,他们严谨的态度,耐心的讲解,让问询的市民收获满满。不仅如此,我们的测量血压、清洗眼镜、调整镜架等服务让市民直呼实用性强。开展爱眼日活动旨在引导广大群众关注眼健康,营造爱眼护眼的良好社会氛围。早发现,早治疗,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今日前来咨询者有一百多人次,清洗眼镜70余副,修理眼镜10余副,测量血压80余人。2014“践行群众路线、健康服务进基层”大型公益活动由温州市卫生局、温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和温州市医学会联合主办,FM88.8温州经济生活广播《健康导医》承办。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男生检查私处应该挂什么科

男生检查私处通常应挂泌尿外科或男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则专门处理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体选择可根据症状表现和就诊医院科室设置决定。1、泌尿外科适合处理阴茎异常、睾丸肿痛、血尿等常见症状。可诊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等器质性问题。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该
杜鹏
杜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太子参泡水喝具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增强免疫等功效,适合气阴两虚、体倦乏力的人群饮用。太子参是五加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药性平和,可长期适量服用。
王志学
王志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阴唇有点黑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唇颜色变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原因有关。阴唇颜色变化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早上可以空腹吃芒果吗

早上一般可以空腹吃芒果,但胃肠功能较弱或对芒果过敏的人群需谨慎。芒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果糖,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 芒果的果肉柔软且富含果酸和消化酶,健康人群空腹食用通常不会引起不适,反而可能促进消化。其中含有的芒果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A原有助于维护视力健康。成熟芒果的糖分以果糖为主,升糖指数适中,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建议选择完全成熟的芒果,未成熟果实中单宁酸含量较高可能刺激胃黏膜。 部分人群空腹食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芒果属于漆树科植物,其果皮含漆酚成分,过敏体质者接触或食用后可能引发唇周红肿、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空腹摄入高纤维水果可能诱发腹痛腹泻。胃酸分泌过多者食用后可能出现反酸症状。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去除表皮残留的农用化学品,避免削皮时污染果肉。 建议首次空腹尝试芒果时先少量食用,观察是否有刺痛或麻木感。搭配燕麦片或全麦面包等食物可延缓果糖吸收。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用清水漱口,严重者需就医。日常储存芒果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冷藏导致果肉冻伤变质。
王志学
王志学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